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快讯 » 正文

全国财政超收4800亿背后:经济稳步复苏,补充今年“弹药”

作者:第一财经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51412/21

财政收入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国财政收入数据好于预期,折射出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1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全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关口,达

标签:

财政收入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国财政收入数据好于预期,折射出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

1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全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关口,达到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出现一定超收。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与去年初预算报告相比,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执行数比预计数高出约4800亿元,即财政超收4800亿元。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略低于年初预算数,少支出约3800亿元。

许宏才表示,财政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是受经济稳定恢复,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拉动,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相适应的,也是符合预期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有效落实,没有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超收收入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去年财政超收反映了经济稳步复苏的总体态势。今年经济稳字当头,预计财政收入增长压力大于去年,收支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而去年的超收可以放在今年支出,有利于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支持今年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这也体现了跨周期调节。

超收

每年初政府预算报告,会对当年财政收入有个预计数,当最终收入实际执行数超出预计数,即为超收。

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在确定收入预计数时比较谨慎,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预算数约为19.77万亿元,不过最终实际收入数据好于年初预期,超收约4800亿元。财政收入增速也略高于经济增速。

“财政超收建立在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许宏才说。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达到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如果按照现价计算,去年经济增速更高,财政收入增速跟经济增速相近。由此可见,财政超收并没有偏离经济发展态势和预算安排,符合预期。超收也折射经济有序恢复的积极信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表示,超收是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再加上价格因素所致。

许宏才认为,财政超收是建立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的基础上。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高,带动财政收入增长。

尽管财政超收且收入增速高达近些年罕见的两位数,但这跟上一年受疫情冲击基数较低有关。放宽到近几年来看,实际上去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并不大。

许宏才表示,虽然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超收,但与2019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增幅低于GDP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要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的超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财政超收衡量的是预算执行与预算的差异,即体现了年初预算较稳健,另一方面反映出实际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财政收入上升。

按照预算法等规定,超收收入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许宏才表示,去年的超收按照预算法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没有安排去年的支出。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也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由于超收纳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部分资金毫无疑问可以在今年使用。”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

短支

与财政超收相反,去年全国财政支出略低于预期。

对此,施正文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近些年为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增收节支观念在不断强化,地方支出更加慎重,更关注支出效率,支出从严。另外政府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此外,由于缺好项目及管理从严等原因,政府投资性支出增速明显放缓。

杨志勇也持相同观点,“这是正常现象。没有预算不能支出,少数支出可能因为项目执行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支出,也可见支出更加严格。”

许宏才介绍,去年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比如剔除国防武警、国债发行付息、储备等支出后,中央部门本级支出同比下降8.2%,而这是在前几年连续压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中央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

另外,他表示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比如,去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超3万亿元,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幅。

罗志恒表示,财政支出增速略低于预算支出,这也与经济形势的运行有关,即财政支出强度、节奏要与动态的经济形势相关,而不能完全固守年初预算,总体上支持了经济社会运行稳定,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就业稳定,这说明支出是总体合理的。

在去年,一些人士认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慢,影响支出进度。但这也恰恰反映了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作用。

许宏才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去年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许宏才告诉第一财经,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的管理。这包括合理确定新增限额,严把资金支持方向,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财政部将继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做好债券发行使用工作,继续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目前地方加快发债进度,截至1月24日,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规模至少达到3433亿元,其中以专项债券为主。机构预计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专项债将在今年一季度发行完毕,叠加去年第四季度的1.2万亿元专项债资金,将拉动投资,托底经济。

今年财政收支紧平衡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收入形势并不乐观。

许宏才表示,2022年财政收入的预算安排,财政部正在认真分析形势,进行研究和测算。总的来说,要结合经济的增长,当然还要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要把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在预算收入中也要作出安排。财政部在综合这几个因素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2022年的预算收入。

冯俏彬表示,今年财政收入形势将不如去年那么好。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这从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下台阶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放缓,又在去年较高基数下,财政收入增速会放缓。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预计在上半年过去,财政超收失去了基础。

杨志勇也认为,今年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因为经济决定财政,2022年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增长可能面对更大的挑战。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院数据,今年29个省份中有24个省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为了给企业纾困,中央已明确2022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元,这将会导致地方减收、财政增收一定压力。

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一波减税降费延续政策,这包括延续年终奖单独计税优惠政策等,减税规模已经超千亿元。

许宏才表示,今年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及缓税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研究出台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精准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要求,今年充分考虑减税降费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坚决防止收过头税。

目前考虑到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影响,一些地方已经下调了今年财政收入目标。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预计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5%,这低于去年9.1%增速。

罗志恒预计,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左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将大幅下行,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