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快讯 » 正文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6月份若疫情被全面控制,则投资将加速,消费也会急剧反弹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57712/22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廖丹日前,百度APP财经联合北大国发院组织“稳经济大盘”专家对话,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预测,如果6月份全面控制住疫情,将会是一个投资加速、消费急剧反弹的过程。刘元春指出,稳

标签: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廖丹

日前,百度APP财经联合北大国发院组织“稳经济大盘”专家对话,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预测,如果6月份全面控制住疫情,将会是一个投资加速、消费急剧反弹的过程。

刘元春指出,稳经济有先后顺序,有些政策短期能够见效,但是中期可能难以持续,有些在中期可以持续,但是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他认为,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安排不同的政策工具。

对于短期,刘元春说,复工复产很重要。政策层面,比如全国各地健康码互认,比如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行业补贴,便利全国通行等等。

需要考虑政策工具的搭配和排序

刘元春强调,疫情之下稳经济,需要考虑政策工具的搭配和排序。第一,目前重要一点依然是抗疫,抗疫胜利是整个经济复苏的前提。只要疫情不结束,经济很难真正完全地回到常态。

第二,在疫情冲击下,一些市场主体、产业、区域受到强烈冲击,救助变得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市场主体存在,才能维持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的信心。

第三,必须在抗疫的同时,使经济循环尽可能向常态恢复,防止停摆。

第四,通过一揽子政策加大供求两端的刺激。需求端要有扩需求的一系列举措,供给端要有一系列减成本手段,两端并进,使经济循环朝全面复苏的方向推进。

刘元春补充,这几个环节,有先后顺序,有轻重缓急,因为有些政策短期见效,但中期可能难以持续;有一些在中期可以持续,但短期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安排不同的政策工具,使一揽子方案科学搭配,有一个科学的实施路径。

当前,纾困过程中对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救助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便是复工复产,打通各处堵点、断点。

对特困人群、中小微企业的补贴性政策,要能够继续出台,实现他们最起码的需求。

在复工复产方面,相关政策如全国各地健康码互认,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行业补贴,便利全国通行等。

但有些项目,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布局,不是一年两年就完成的,要按照这些大型工程的客观规律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疫情救助的节奏来实施。这是中期布局。

还有一些消费政策,也是久久为功的事情,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比如对于一些大型耐用商品的刺激,短期可能很难见效果,但中期效果就会显著。

“因此,我们有大量工作可以做,但需要对短期工作和中期工作分步骤、分区域、分行业、分主体进行研判。”刘元春如是表示。

保就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消费

刘元春指出,此次疫情救助中保市场主体,很重要的立足点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消费,保社会稳定。

其中有很重要的逻辑。通过传统的失业救助体系或者疫情期间的特别救助体系,能否使这些家庭进入常态化消费?显然不可能。中国家庭的收入依然是依存于就业,因此,通过保企业来保就业,从过去几年的救助来看是有效的。

在上海加快经济恢复的方案中可见,稳岗有稳岗补贴,扩岗有扩岗补贴。刘元春解读,其实就是保工保产,保证工人不被解雇,同时鼓励雇佣工人。体现为:一是要维持小企业的生存,二是保证就业,三是鼓励扩岗。

从全国经济态势来看,刘元春初步预计,6月份若全面控制住疫情,将面临投资加速、消费急剧反弹。

根据各地近日公布的稳经济一揽子实施细则,刘元春判断,6月份的经济反弹可能比2020年5月、6月还要强烈。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