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维度剖析|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多点突破,成果显著

作者:赛迪顾问 来源: 头条号 62101/06

作 者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为助力国家级产业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开展2022年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研究,在优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五力”评估模型的

标签:

作 者

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为助力国家级产业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开展2022年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研究,在优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五力”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家级园区先进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重磅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本文着重分析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在“五力”视角下的发展特征。


一、经济实力:百强园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百强园区“腰部力量”持续巩固扩充。2021年百强园区中,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亿元以上的园区达21个,较2020年增加4个。地区生产总值在1000亿-2000亿元的园区数量有29个,与2020年持平。地区生产总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园区数量有34个,较2020年增加5个。值得注意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下的园区数量下降至16个,较2020年减少9个。



工业经济成为百强园区经济实力的“中流砥柱”。百强园区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达500亿元以上的园区共有53个,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以上的园区数量达到4个,较2020年数量翻番。1000亿元以上的园区达到21个,领先优势明显。500亿-1000亿元区间的园区占整体比重最大,达到28%。300亿-500亿元区间的园区占比24%,具有较大发展空间。300亿元以下的园区达到23个,相比2020年减少4个。



百强园区进出口总额呈现“金字塔”式分布。2021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外贸供应链阻滞、国际运费高企、我国外贸订单外流等因素影响,百强园区进出口总额严重滑坡,整体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从进出口总额看,百强园区中,过半数园区的进出口总额位于100亿美元以下,数量共有52个。处于100亿-500亿美元区间的园区数量达到35个,进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以上的园区仅有13个。



二、创新潜力:创新是百强园区制胜的发力点

北京入围的百强园区研发投入强度独占鳌头。技术创新是园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园区研发投入强度可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园区技术创新能力。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的园区数量再创新高,已达7个,较去年增长2个,北京两个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均在此区间;研发投入强度为8%-10%的园区共有8个;研发投入强度为3%-8%的园区共78个;有7个园区的研发投入强度低于3%。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4%,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两倍。



京、粤、苏、沪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已超百强园区五成。创新主体是百强园区产业升级、推进高水平创新的缩影,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共有24个园区在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000个,较去年增长较快,且高新技术企业多集中在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步形成集聚,北京、广东、江苏和上海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最多,其拥有量占百强园区总拥有量的55.5%,其次是中部地区,如湖北、湖南和安徽等,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则较少。



各种新型研发机构是百强园区创新载体未来发展方向。创新载体是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创新研发的重要源头,是其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目前,高校及科研院所是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的主要创新载体,也是其主要的“政产学研用”平台,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在强力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时,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各种创新空间、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全新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高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创新能力,促进其创新载体能级持续跃升。


三、融合能力:百强园区多领域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智能制造是百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百强园区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从企业示范、场景打造、行业应用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园区智能制造发展和应用水平。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告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中有110个示范工厂单位和241家优秀场景企业。长沙市智能制造走在全国前列,有3个百强园区共计斩获4个示范工厂和8个优秀场景,数量排名全国第一,这主要得益于长沙市近年来不断释放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百强园区推动产业要素高效流动的重要抓手。2021年,百强园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遴选来看,主要涵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信息安全能力提升、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等四个方向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持续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转型,合肥市入选百强园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表现亮眼。


百强园区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百强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发展层次、融合机制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之举。2021年,百强园区积极探索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组织模式,催生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2021年,国家发改委确定了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共有20个区域、40家企业入选,涉及27个国家级园区,其中14个入围百强园区,获得17个试点单位称号。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三地一体化协同发展收效颇丰,通过产业协同、经济融合、要素流动等方式不断引领两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斩获5个试点单位称号。



四、产业聚力:百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北京入围的百强园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度远超其他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度可以衡量园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水平,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先进制造业经济效益的发展程度。从该项指标分布看,各地区的百强园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度程度相差较大,其中,北京市百强园区的先进制造业跨越式集聚发展,平均集聚度值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是天津市的4.7倍、上海市的5.6倍、广东省的5.9倍,这主要归功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不断出台激励政策,持续吸引高端企业入区设立总部,同时鼓励“硬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在创新驱动持续构建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收益双提升。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百强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共识。当前,各地区园区锚定培育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持续出台新举措,打出产业集群“组合拳”。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筛选出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和涉及园区载体来看,1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发展载体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在拥有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数量指标中,上海、苏州、南京、东莞、广州等城市的百强园区表现最为突出,如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百强园区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上跑出了“加速度”。


五、绿色动力:百强园区绿色发展成果丰硕

江苏先进制造业园区领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将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园区间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21年,已批准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量共有62个,百强园区中共有34个,占总体数量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4.8%。百强园区中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量主要分布于14个省(市),其中,江苏一省独大,共有14个示范园区,占百强园区总体比重为41.2%,浙江和山东分别占据4个和3个,安徽和天津均有2个,其余省(市)各有1个。



中西部地区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绿色工业园区将节能降耗工作摆在加速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突出位置,统筹推进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是新时期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承载平台。截止到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共有224个,百强园区中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共28个,占总体比重达到12.5%。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省(市)的绿色工业园区数量达17个,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贵州等中西部省份的绿色工业园区数量达到8个,占百强园区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百强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循环化改造可以推动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助推园区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降碳,对于园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21年,已公布的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共有97个,百强园区中共有6个,占总体数量比重为6.2%,属于较低区间,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天津和辽宁各拥有1个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下载完整报告,请扫码登陆赛迪满天星APP或访问满天星官网www.mtx.cn。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