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债市走势进入更加复杂的阶段。一季度一般是配置盘买入的时候,配置盘的意思是大型机构配置买入债券,这种时候债券需求旺盛。但同时,经济复苏成为越来越明确的事情。疫情达到峰值的速度远超预期,此前预计疫情达峰影响一季度经济,现在来看,疫情迅速达峰对经济的扰动影响变小。一季度中的二三月份,补偿性修复到来,强复苏可期。配置盘买入利好债市,经济复苏进程超预期利空债市,它们碰撞到一起,谁的力量大一些呢?会将债市引向何方呢?
有利因素1:债市前期大幅调整
不论是配置盘买入,还是经济复苏超预期,都是影响因素。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市场,但如果要量化每个因素影响程度有多大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及债券市场的本身位置。如果没有经历2022年11月和12月的债市大跌,如果债券还是在牛市的高位,复苏超预期肯定是大利空,债市会迎来大跌。可是现在债市已经经历了超预期调整。第一轮下跌主导因素是预期经济转好,第二轮下跌的主导因素是理财产品赎回导致的被动卖出。两轮大跌后,债市已经到了可以反映经济强复苏预期的程度。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为例,第二轮下跌幅度超过第一轮,现在反弹幅度没有收复第二轮下跌的一半。
经济复苏超预期,债市是会跌,但此前债市已经跌过了,那么现在的敏感性就会弱很多。从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收益率角度来看,第一轮下跌收益率从2.9%飙升到3.4%,第二轮下跌收益率从3.4%飙升到超过4%。最近的反弹,收益率回到3.7-3.8%一线。
经过大跌后,现在债市的收益率依然较高,这时候迎来配置盘的传统买入高峰期,本着“早买入早吃票息”的原则,较高的收益率无疑会促使机构买入。有利因素2:货币政策宽松
2022年12月下旬,资金面持续宽松,是债市反弹的重要支持力量。经历了年末因素的波动后,质押式回购利率重新回到低位,显示市场短期资金依旧充裕。
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一般会有各种动作来维稳资金面,以应对春节长假的资金支出。所以货币政策在1月大概率会维持去年12月末的宽松状态。跨元旦资金面稳定宽松,跨春节资金面也会稳定宽松。而且1月份,是多数城市疫情达峰后,需要启动经济的时候,这时候也需要货币政策继续给力,托一把。现在市场都在预期,2023年经济出现企稳后,货币政策会收敛。但这个收敛不是现在,这个收敛幅度也不会太陡峭。最起码,2023年一季度预期资金面仍然会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资金面的明显收敛,需要等到经济数据出来,也就是二季度或者年中。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还没有转向,春节前继续宽松,有助于这段时间债市交易性行情继续,反弹继续。股票先于经济上涨,是债市隐忧
不过也有一点隐忧,那就是股票市场先于经济修复上涨。1月3日,A股和港股市场迎来开门红,上证指数早盘一度下跌,随后开涨,收盘涨幅0.88%,时隔十个交易日后重新站上3100点。
港股主要指数,也从1月3日早盘的一度大跌,到翻红,到涨幅扩大,恒生指数重新突破20000点。经济修复后,风险偏好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但股票市场可能先于经济修复走强。这是因为股票市场走势主要是依靠预期,有了经济复苏的预期之后,股票市场可能先于经济数据好转而走强。股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跷跷板效应,市场上的资金就那么多,流向股市多了,自然流向债市就少了。
总结
配置盘买入的利好,遇上经济复苏带来的利空,本身谁的力量大很难说。但市场的位置、央行的态度,决定了谁会更强势一些。如果你拿着放大镜寻找,会找出很多债券市场的利空,那是没有必要的。债市已经提前跌过了,所以我们现在并不会看空债市。债市处于较低的位置,已经给予了利空因素“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