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正文

最高正收益5%,银行权益理财去年业绩比肩百亿私募?方法出人意料

来源: 华尔街见闻 84001/10

身家万亿的银行理财子,经常被认作是“债券大哥”和“股票小弟”。它们的主力产品是低风险产品和保本产品,它们的主要资产布局也在债券和固收投资工具领域。但在2022年,也有部分银行理财子创下不错的投资业绩,而且是股票方向产品。根据第三方统计,包括

标签:

身家万亿的银行理财子,经常被认作是“债券大哥”和“股票小弟”。

它们的主力产品是低风险产品和保本产品,它们的主要资产布局也在债券和固收投资工具领域。

但在2022年,也有部分银行理财子创下不错的投资业绩,而且是股票方向产品。

根据第三方统计,包括青银理财(青岛银行控股)的一款产品,华夏理财(华夏银行控股)的两款产品,民生理财(民生银行控股)的一款产品,都创下了正收益。且最高者收益率达到接近5%。

这个正收益水平几乎比肩百亿私募机构内的最佳战绩(2022年,主动权益类百亿私募机构最佳业绩是5.4%)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的情况?

部分产品表现“突出”

根据wind的统计,目前业内有业绩可循的25只权益理财产品中,除了一只未公布净值外,有4只产品做到正收益。

它们分别是青银理财璀璨人生204期、华夏理财权益打新周期360天A款、华夏理财权益打新定开1号、民生理财金竹FOF一年持有期2号。

这其中有两个打新产品,均由华夏理财发行募集,投资收益显然受益于去年表现尚可的新股申购市场。

青银理财璀璨人生204期是其中收益最高的产品,年涨幅为4.75%。

青银理财这个产品有一个非常有利的起步时点——成立于2022年5月——恰好是2022年两个股市低点之一(下图为同期上证指数表现)。

同时,该产品的低位主动布局还是很积极的,中期转防御应该也比较果断。否则应该创造不了那么突出的收益。当然,这种收益的持续性也值得斟酌,未来青银理财这只产品是否能持续布局到好的点位,值得观察。

民生理财金竹FOF一年持有期2号,也有类似的“运气”,该产品是2022年10月22日正式从民生银行承接的。产品的运作起点也是市场低点。

跌幅靠前者回撤31%

赚钱终究还是少数,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初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备案的25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八成出现亏损,还有1只未最后公布净值。

另外,全身心投资股票后,年内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大手笔”亏钱的产品,动辄30%以上亏损。

根据choice数据,在所有银行理财子权益类产品中,年内跌幅靠前的是“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

这只产品成立于2020年5月,是光大理财发行的第一批权益理财产品之一。

从名字可以看出,该产品最初瞄准的是医药卫生领域的股市机会。但产品合同的设计者,颇有心眼的预留下了投资其他领域的空间。

“受益”于此,近年来,该产品的投资疆域不断拓宽,遍及各阶段的热门板块。

从2022年的三份季报来看,医药和新能源是“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年内重仓的两大主题。

然而,2022年以来,上证医药指数下跌了22.7%;中证新能源车指数下跌了28.1%。

在两大重仓板块低迷的背景下,“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净值大幅下挫。截至12月28日,该产品年内下跌超-31.83%,净值从0.8921下跌到0.6081。

全明星、ESG都在调整

除了“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光大理财另一只知名产品阳光红ESG也“流年不利”,2022年内跌了25.72%,“占据”着权益理财榜上又一个回撤靠前位置。

此外,华夏理财龙盈(FOF),没能实现名字里的良好愿望,不盈反亏,净值回撤超过22.87%。

阳光红新能源主题、招银招卓全明星,也亏了不少(见下图)。

这些产品的净值走势,都受到去年全面回撤的股市的影响,个别跌幅大的显然还受到了热门板块大幅回调的“冲击”。

FOF“不抗跌”

银行理财的FOF产品在2022年凸显了它的“缺点”,和股市FOF相伴偕行。

根据choice的统计,业内发行的FOF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回撤比例很高,回撤幅度也比较厉害。

初步统计显示,除了民生理财10月底新“承接”的两只FOF产品外,业内FOF理财的跌幅均进入跌幅榜前十,跌幅均在15%以上。

具体来说,银行理财FOF的亏损主因都和配置股票基金有关。以华夏理财龙盈权益类G款1号为例,该产品一季度前十大重仓基金合计占比达到36.05%(下图)。其中沪深300系列比例较高,此外该产品投资了一些科创、国改革主题基金。由于股市那个阶段表现不佳,该FOF产品一季度大跌16.21%。

二季度开始,该产品前十大重仓,几乎全部换到沪深300指数的增强基金,合计配置比例超过53%。但随着三季度沪深300走弱,这样的配置又一次导致单位净值下跌。

附图:龙盈权益类G款1号二季度重仓

如何管理权益FOF产品的“回撤”,可能是未来银行理财子要着重研究的话题。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