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大报告以全局性眼光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命题,勾勒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接受第一财经专访表示,他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可以概况为“一、二、三、四”。其中,“一个火车头”,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大优势”,是全产业链体系和双循环新格局;“三大支撑”,是改革、开放、安全;“四个升级”,就是数字经济升级、能源结构升级、装备制造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在程强看来,短期经济恢复和市场预期都出现了明显改善,这都为下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平稳环境。其中,市场方面,防疫政策优化、外部流动性预期迎拐点、地缘扰动边际改善。稳增长方面,前三季度GDP增速3%,在疫情防控优化、地产支持加力之下,明年GDP增速预期向好。长期:发展路径清晰第一财经:二十大报告给中国的未来指引出发展方向。长期来看,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将如何展开?程强: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按照二十大部署的战略方向,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和实体经济将是未来发展重心。报告特别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些领域的产业升级会越来越多,也将形成中国发展的新优势。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可以概况为“一、二、三、四”。”一个火车头“,就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二十大报告中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目前,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领先,未来有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的优势。“两大优势”,就是全产业链体系和双循环新格局。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人口红利和有为政府,现在这两个优势都有所升级,与此同时,我们新的比较优势也呈现出来,主要就是供给端的全产业链体系和需求端的双循环新格局。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大约是G7国家之和,未来再有14亿人迈入现代化,也就会形成全球最大的终端市场。供需两侧的优势将支撑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大支撑”,就是改革、开放、安全。改革提供发展的活力,开放提供发展的空间,安全提供发展的保障。“四个升级”,就是未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项,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中高水平、居民杠杆率不断上行、房地产企业杠杆无序扩张被约束,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力将逐渐减弱。我们认为,“四个升级”——数字经济升级、能源结构升级、装备制造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四个方面都将以强大的制造业系统能力作为依托,并且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中期:经济见底回升第一财经:长期发展方向十分明确,不过中期来看经济发展似乎仍有挑战。在你看来,经济是否已经见底?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会处于怎样的相对水平?程强:从今年经济数据来看,确实面临相对较大压力。不过,今年前三个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GDP增速实现了3.0%,相对全球来看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10月经济各项数据较9月持平或回落,特别是服务业、出口、地产领域压力较大,但新动能依旧贡献结构性亮点。主要在于高技术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信息技术、网上零售、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预期将逐渐贡献更多增量。我们认为,在疫情防控优化完善、地产支持政策再加力下,年底两月经济或改善,10月经济或是4季度内的底部。2023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仍然不小,但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将迎难而上,保持稳中向好。展望五到十年,如果从相对收益的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仍然会处于前列。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创新动能增强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我们对“安全”的把控将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保障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即便未来有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冲击,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也会有更多的回旋空间。短期:预期逆转,市场韧性增强第一财经:经济恢复发展,需要信心的恢复。近期可以看到,无论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还是地产支持政策调整,都为市场各界注入了信心。这在资产价格上也有明显反映。在你看来,市场是否已经走过了最差的时候?程强: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预期已经明显改善,相比前一段时间已经逆转。主要得益于三个变量催化。一是防疫政策调整有利经济的趋势已明确,改善基本面预期。“新二十条”规则下,风险区域和管控人员数量或将明显减少,而且提高了稳增长政策的传导性。二是外部流动性预期的拐点已明确,改善了流动性预期。美国10月CPI数据优于预期,且同比开始回落,其中粘性较强的核心CPI同比亦回落至6.3%,由于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行,我们认为将进入第二阶段,相比之前一直维持75bps的加息幅度,12月加息50bps的概率已明显增大。因此,美元指数拐点也已显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基本结束。三是地缘扰动的边际改善也已明确,有助于提高风险偏好。美国中期选举“两院分属两党”基本落地,预计中美分歧扰动将阶段性缓解。G20峰会期间,中美、中法等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我们预计会明确市场对部分风险事件的关切。根据过往几次G20峰会经验,这将改善全球风险偏好。防疫政策优化、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地缘扰动改善三大因素都已明确,分别改善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市场易涨难跌。从过去两周的市场反映来看,无论是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还是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的优化,都是超出市场预期的。疫情防控优化“新二十条”标准,在隔离期限、密接人员判定、风险区域判断、核酸检测安排、入境事项、医疗资源建设方面体现出更加精准的科学部署防控。这将明显缓解较大的社会面管控给经济运行造成的压力。金融支持地产“新十六条”落地后,我们预计未来围绕需求修复的国内信贷、地产和货币政策亦有发力空间,且效果将更明显。以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这“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是宽信用政策近期重要的发力点。以近期落地的“第二支箭”为例,2018-2021年,仅少数房企获“第二支箭”支持,今年8月第一批集中实施时,6家房企合计仅融资约68亿元,11月初第二批担保债融开始推进,10余家房企意向金额已达约200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预测,这次“第二支箭”的扩容,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后续空间可达2500亿元甚至更高。由此可见支持规模明显扩大。
对话中信证券宏观首席程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景
来源: 第一财经 60001/10
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大报告以全局性眼光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命题,勾勒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