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富管理在成熟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超高净值人群是最早产生财富管理需求的人群,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的财富管理机构也只为这一人群服务。什么叫超高净值人群呢,通俗点儿说,就是钱多得花不完的人,非但这辈子花不完,下辈子也不一定能花完。如果现在你还在为如何赚钱而发愁,那么你可能还没有进入这个群体;如果有一天,你开始为如何花钱而发愁了,那么恭喜你,你应该已经进入超高净值人群了。 时至今日,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仍然占据着全球50%左右的财富。可想而知,针对这一人群设计的财富管理必定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中最为精细复杂的,也一定是整合协同资源最多的。充分理解这一人群的需求,可以使我们从最高端的细分市场去深刻地理解和刻画一般财富家庭的需求。这将便于我们接下来逐一介绍服务于不同财富人群的各种财富管理机构以及工具。另外,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还将陆续介绍针对其他人群的财富管理工具,以及各种财富管理机构业务,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超高净值人群和他们的家庭,很多是靠经营企业发家致富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财富管理与财富传承密不可分,也往往与他们的企业传承联系在一起。出于特殊的历史 原因,中国的超高净值家庭,大多是白手起家,在一两代人之内,迅速积累起巨额的财富。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流行语中所说的“富一代”“富二代”。 对这些人来说,在“买买买”之后,钱还是多得花不完,那么如何使剩下的钱保值增值、传承延续并且造福社会呢?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国内的财富管理机构可以解决的?对于国内财富管理机构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才能使他们满意?了解这一人群真正的内在需求,探索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将对理解中国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超高净值人群的特点和财富管理需求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21世纪资本论》的启示 2014年,法国著名的左派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在这本书里,皮凯蒂揭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通过对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三个世纪以来的有关财富收入的丰富历史数据的详细研究,皮凯蒂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国家的社会不平等都在逐渐地扩大。而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本原因是财富或者资本,作为生产函数中最重要的输入要素之一,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它会自动地流到对财富回报最高的行业中。从这个意义上看,财富是最聪明 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社会财富金字塔最顶端的富豪们的财富积累速度将快于整个社会物质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导致在长期内,社会总财富逐渐向少数的高端财富家庭集聚,从而出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 另外,同样是由于社会的财富积累越来越不平等,未来社会中,一个人的家庭财富多寡,不仅由他自身的劳动努力决定,更由其所继承的财富决定。由此得出一个近似悖论的结论:自由市场竞争最终会消灭自由竞争。具体说来,由于自由市场经济鼓励人人努力创造财富,使得一部分人先于其他人富裕起来,由此,全社会所占有的财富逐渐开始不平等。同时由于财富本身会带来更多更快的财富积累,那些占有更多财富的家庭会逐渐积累起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越来越多的财富,从而使得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不平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出身反而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更加重要。生长在大富之家的人,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更快的财富积累。自由市场的竞争,最终导致后天的努力竞争逐渐在未来社会消失,换言之,未来的社会将会是越来越“拼爹”的社会。 托马斯·皮凯蒂的聪明的资本 皮凯蒂认为,最有钱的人总是最聪明的人。他们总会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回报率最高的地方,从而导致他们 的平均收益率将长期高于整个经济体总体财富的增长率。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资本”的收益率平均比社会物质总产出的增长率高出2%—3%。这一现象,在长期上加剧了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平等,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作为一个左派经济学家,皮凯蒂认为,这样的结果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应该尽力回避的,因为它最终将可能威胁到现代民主价值观的基础,即人人生来平等。皮凯蒂认为,既然财富有逐渐加快积累的这种天然的属性,就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手段,比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更大规模的累进税、遗产税等,尽量抑制贫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皮凯蒂的结论出现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刚刚经历过资本贪婪汹涌吞食一切的欧美各国民众,发自内心地对于那些大资本家感到厌恶。他们不断掀起各种反对精英的运动,比如美国的99%对1%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欧洲的英国脱欧等。这些民粹主义运动的深层经济根源,来自对很多市场化国家民众的深刻观察: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绝大多数被占社会总人口1%的少数人攫取。皮凯蒂的理论为这些民粹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一个多么忧伤而可怕的故事呀!那么,事情 真的是这样吗? 在中国,北京大学的一批学者怀着对皮凯蒂理论的尊重和对中国财富家族财富传承的学术研究理想,试图复制皮凯蒂的实验。相较于皮凯蒂只能利用过去三个世纪左右的数据来验证他的理论[1],中国存在超过千年的、不间断的封建社会历史,也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历史记录。学者们试图通过家谱或者族谱的检索,追踪一个家庭从古至今的繁衍情况,观察它跨越千年的历史沿革,系统地统计其财富积累的路径,分析这一家庭到今天为止所形成的庞大的家族谱系和家族财富的分配。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搜寻,学者们并且没有找到基本符合皮凯蒂假设条件的家庭,即在过去千年中每年的财富平均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2%—3%。是学者们不够努力吗?还是皮凯蒂的条件过于苛刻? 听上去,这个小小的条件平淡无奇:从1921年开始有研究人员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每年收益率进行详细记录起,我们观察到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市场投资平均的真实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而从1921年至今,全球(包括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不超过4%。任何家庭只要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在美国的大盘股市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得比全球GDP的增速快2%—3%的财富增长速度。事实上,在任何一代或两代人的生命周期中(30—60年),无数家庭可以轻松地满足皮凯蒂的条件,也就是家庭财富积累的速度比社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快2%—3%。所以说,皮凯蒂的条件并不是很苛刻。 可能大家又会问,既然家庭样本随手可得,而且财富增长速度的条件微不足道,为什么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在经历痛苦、失望和反思之后,学者们终于发现,原来,从短期来看非常微不足道、容易达成的皮凯蒂假说条件,从长期来看根本无法达成。实际上,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证明,从长期来看,没有一个财富家庭能够满足皮凯蒂提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财富增长条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聚富之家 下面,我们用历史数据加以说明。在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的武德元年,即618年,中国结束多年战乱。当时中国总共有200万户口,国力强大,每年的物质产出占全球的1/4左右。由此我们假设,中国当时的财富也占全球的1/4左右。如前面所说,财富是对未来购买能力的一种储存。假设我们随便找到一个小生意人,他所占有的财富相当于当时10户中国普通老百姓拥有的财富,或者说相当于中国总财富的20万分之一,全球总财富的80万分之一。因为我们要求的条件并不苛刻,这样的家庭在当时俯拾即是。
中国式财富自由管理-超高净值人群的特点和财富管理需求(一)
作者:喜欢做菜的读者 来源: 头条号 102901/12
从财富管理在成熟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超高净值人群是最早产生财富管理需求的人群,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的财富管理机构也只为这一人群服务。什么叫超高净值人群呢,通俗点儿说,就是钱多得花不完的人,非但这辈子花不完,下辈子也不一定能花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