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专精特新 » 正文

专精特新 | 看牛牌纺机如何让“小巨人”发挥大能量

作者:《纺织服装周刊》 来源: 头条号 25601/13

开栏语对于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9%的中国纺织业而言,它们是行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基因,关系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将助力企业乃至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纺机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本

标签:

开栏语

对于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9%的中国纺织业而言,它们是行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基因,关系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将助力企业乃至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纺机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为行业发展夯实基础?本刊重磅推出
“专精特新,向窄而宽”系列报道,与业界分享优秀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之道。前不久,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群信在企业的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现场接待了前来走访的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等一行领导,这是自党的二十大以后,相关领导落实二十大精神视察企业的第一站。

作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牛牌纺机致力于打造无梭织机开口装置产业园,并在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为客户最大化创造价值以及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牛牌纺机正积极抢抓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机遇,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小巨人”,为实体经济固本强基。

深耕织机开口装置

在刘群信看来,“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为我国企业创新转型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是国家“强链、补链”的生力军,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是要解决中国的产业在全球竞争力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问题,而这正是“专精特新”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路。

一直以来,牛牌纺机将发展立足于无梭织机开口的研发和制造,紧紧围绕凸轮开口、多臂开口、提花开口、综框器材与喷水、喷气、剑杆织机进行配套研发,深挖织机开口的功能、性能,深耕织机开口的可靠性、稳定性,争做全球织机开口的领头羊。

牛牌纺机始终坚持以“质量第一,技术创新”为导向,瞄准世界纺织机械科技前沿,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含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纺织企业产品升级转型需求,从而适应产业集约化、自动化发展趋势,有效提升纺织行业生产效率,为用户创造价值最大化,为绿色化节能减排、资源重复利用贡献牛牌力量。

多维收获专精特新

“思想变、行动变、行为变、结果变”这是牛牌人素来所坚信的理念,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加持下,精益生产在牛牌纺机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他们将精益生产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践行着“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为社会和谐发展而奋斗”的使命。

在刘群信看来,精益生产的顺利落实作用是积极的、多维的。于企业而言,可以更好地促改善、降成本、提效率、增收入;于员工而言,可以更好地赋能量、转观念、改陋习、提技能;在市场竞争中则更能挖潜力、攻艰难、抗风险、谋发展。这均为企业扩大规模再生产,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及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形成了良好助力。

刘群信表示,每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经过层层选拔才最终予以认定,牛牌纺机是专注织机开口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创新实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称号既是对牛牌纺机在织机开口领域所做努力的认可,也是对牛牌纺机管理体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等综合实力的高度肯定,更是众多用户对牛牌纺机的信任与支持。而这也给了他们在“专精特新”这条路持续走下去的动力。

从容应对市场起伏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引发的消费能力下降,加之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扼制,国内产能行业周期向低谷滑坡,新冠疫情的不稳定对生产经营秩序造成了一系列影响;同时,行业产能过剩、纺织企业开工不足等因素,加剧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众所周知,2022年行业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刘群信也颇有同感,但他并没有过分焦虑,而是带着牛牌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

其一,根据市场的分工,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降低客户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用凸轮开口替代曲柄连杆开口。

其二,为帮助客户提高运行效率,全面优化设计,提高无梭织机开口的运行速度。

其三,拓宽销售渠道,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福建、山东、新疆等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设立服务中心,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及时服务,开展对客户设备使用技能的培训。

其四,提升精益生产管理水平,搭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员工收入、稳定企业效益。

刘群信认为,当下产业变化的最大趋势是数智化转型升级。在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行数智化生产的企业大有可为。

据了解,牛牌纺机将积极响应《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 2024年)》,设立智能制造部,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同时,启动精益管理项目,对企业计划排产、流程标准、质量控制方面进行梳理,为智改数转打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