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玻璃A股发行新闻发布会2003年7月10日,瑞贝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12月10日,双汇发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唐朝 金文 李博 摄影1月9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大玉米”58楼的大河财立方投教基地,大河财立方河南省两会特别策划——“豫股100+”特展正式呈现。2022年12月7日,随着秋乐种业敲响上市钟声,河南A股上市公司达到107家。从1993年的筚路蓝缕,到2022年的百家争鸣。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春华秋实,河南上市公司伴随着河南经济的起飞,从稚嫩到成熟,向上生长,风云激荡。为全面展示河南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大河财立方参照中国A股上市发行制度的演变,撷取各个阶段上市公司的发展故事,讲述河南资本市场的激荡三十年。1992年-1995年审批制下的额度管理:推开世界的门1964年,一座代号402的现代化厂区按照纯粹的包豪斯风格建成投产,大量民主德国的专家先后来到郑州,援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把一段美好的年华融进这片古老的土地。这就是第二砂轮厂,被郑州人亲切地称为“二砂”。1993年,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的第二砂轮厂迎来重要时刻。收藏在中原金融博物馆的一份老报纸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1993年12月8日,《河南日报》头版刊发《我省第一只公众股上市成功》。时任记者的肖建中在文中写道:当天9时,位于深圳市红岭中路深圳大剧院内的深交所交易大厅座无虚席。深交所总经理夏斌主持了豫白鸽的上市仪式。上午9时30分,郑州市副市长张以祥和豫白鸽董事长兼总经理郝延忠共同敲响了上市钟声。事实上,豫白鸽的上市筹备,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1992年,随着证监会的成立,股票发行的权力,也由交易所移交至中央。由此,一种全面扶持国有企业的“指标配额制”开始正式实施。“额度管理就是国家计委根据当年的情况,制定总体发行额度。然后再根据各省的不同情况,把额度按地域下发给各省、市、自治区。这些指标,绝大多数被分配给了当时的国有企业。至于分到每个省的额度,适配给多少家企业,则由政府决定。”原河南省体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豫白鸽登陆深交所,河南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正式诞生。白鸽挂牌上市,实现了我国证券交易所河南股票零的突破,标志着我省国有企业改造股份制规范化试点的成功。就在豫白鸽登陆A股一个月之后,神马实业也正式登陆资本市场。随着A股的大门向河南企业打开,资本的魔力,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就像歌手杨乃文在《推开世界的门》中唱的那样:“推开世界的门,你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随着A股资本市场的大门被河南企业推开,此后的30年,河南上市公司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一部风云激荡的河南资本市场画卷由此展开。1996年-2000年审批制下的指标管理:把耳朵叫醒1988年5月,汪远思和几个年轻人顶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的压力,毅然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在郑州租借的一间简陋房屋中创立了一个新的企业——郑州思达电子研究所。机会很快到来。1988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标准电度表检定规则,原来国内使用的低精度电表亟待更新换代。思达很快抓住了这一机会,集中科研、生产力量,迅速推出一系列产品,确立了思达在电子仪表市场的江湖地位。1992年2月,郑州思达电子研究所正式更名为河南思达科技发展有限总公司,1993年,河南思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12月24日,经过四处奔走、多方努力的汪远思终于收获“圣诞礼物”——思达集团旗下的思达高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成为全国第二、河南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正是这次上市成功,使汪远思意识到,资本运作和证券市场比经营实业更有魅力。也正是这次选择,以及对资本的痴迷,最终资本这把双刃剑在十几年后,砍到了汪远思自己身上。1984年,漯河市政府决定对漯河市肉联厂这个“包袱”实行改制。改制选举过程中,万隆以“满票”当选为厂长。自此,“企业家”万隆正式走上前台。之后,面对国企的老问题,铁道兵出身的万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帮助漯河市肉联厂重新焕发生机。1994年,双汇集团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引进资金1.27亿元,建立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使企业规模、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迅速得到提升。尽管引进外资很多,但对企业的控制权,万隆展现出的是始终如一的强硬,而也正是这种强硬的态度,使双汇能够爬坡过坎,衔枚疾进。并在1998年年底,双汇发展上市。回溯股票发行的审批制时代,河南上市公司快速增长,到2000年左右,已经突破20家。在这些上市企业里,不乏后来成长为行业巨头的宇通客车和双汇发展等。总体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市场的钟声把更多企业掌舵人的耳朵叫醒。这些怀揣梦想的企业家,把企业上市当做目标,欲在资本的江湖里一试身手。只是,资本这把双刃剑向来无情,一些规范经营的企业至今仍笑傲江湖,而一些盲目扩张的企业,有可能已堕入尘埃,遍寻不见。2001年-2004年核准制下的通道制:笑看风云2001年3月17日,中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的改革终于到来。此前已经施行数年的审批制在这一天,走进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核准制。不同于后期的核准制,在核准制实施之初,一种更为通用的做法是“通道制”。2001年3月2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对“通道制”做出了具体解释:每家证券公司一次只能推荐一定数量的企业申请发行股票,即“过会一家,递增一家”。发行制度日渐变化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企业上市的热情也在同步点燃。2002年7月15日,历经5年谋划的豫光金铅正式走进资本市场。豫光金铅也成为“通道制”时代首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事实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不仅让豫光金铅这样的国有企业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更是让优秀的民营企业有了和国有企业近距离竞争的机会。2002年9月26日,瑞贝卡的上市申请终于被证监会发审委核准。2003年7月,瑞贝卡正式在上交所敲钟。瑞贝卡之所以能够上市,与许昌当地由来已久的产业基础密切相关。1993年,许昌县发制品总厂联姻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经过6年发展,1999年,郑有全在大刀阔斧地转换经营管理机制的同时,提出了公司上市的发展目标。当年10月,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3年后通过证监会发审委核准。这个时期的河南资本市场,在经历A股前十年的试探和适应之后,河南的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尽管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有得有失,但过后看来,就像郑少秋在《笑看风云》中唱的那样:“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一笑已经风云过”。2009年10月30日,汉威电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0年11月23日,仲景食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21年11月15日,同心传动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2019年核准制下的保荐制:在希望的田野上2004年2月,由证监会制定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等法规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制度由通道制过渡至保荐制。这一政策的实施,打破了过去十多年间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高度干预,使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得与国有企业同场竞技的机会。由此,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道路正式打通,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大大增加。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是,在保荐制实施之前,河南近30家A股上市公司当中仅有3家为民营企业,而在保荐制实施之后,一家家优秀的民营企业逐渐走上前台,一个个隐形冠军逐渐崭露头角,被市场所熟知。需要说明的是,在河南板块,保荐制的意义和成绩并非从2004年就大放异彩,河南的民营企业真正开始成为市场的主角,是从三全食品开始。2008年2月20日,或许是巧合,这家最初以生产速冻汤圆起家的企业,选择在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的前一天登陆资本市场。就在三全食品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又一重要时刻。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一周之后,创业板正式开市,而在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企业当中,河南企业汉威电子(后更名为汉威科技)名列其中。汉威电子的前身为成立于1998年的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高新技术区,是国内最早从事气体检测器的企业,董事长任红军是汉威电子的创始人。事实上,汉威电子一开始选择的并非创业板而是中小板。然而,随着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汉威电子果断选择创业板。由于公司质地优良,准备充分,最终汉威电子成为河南首批创业板企业。随着创业板的开通,河南企业的上市潮正式来临。根据Wind数据显示,仅2010年和2011年两年,河南就有20家企业实现IPO。其中,2011年更是有11家企业成功上市,创造了核准制时代河南上市企业的最高纪录。需要说明的是,在2010年到2011年上市的河南企业当中,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可以说,保荐制为民营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吹响了集结号,使更多优质的企业有机会分享资本带来的高速成长。2019年至今注册制:欢乐颂2019年7月22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一刻!这一天,酝酿已久的科创板正式开市,这也标志着注册制时代正式来临。尽管河南企业并未出现在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名单里,但在科创板开市4个多月之际,首家河南科创板企业终于到来。2019年12月4日,分子筛行业的龙头企业——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科创板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而就在科创板注册制实施后不久,创业板注册制也提上日程。2020年8月24日,在经过前期试点之后,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这也就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2020年11月23日,随着上市钟声敲响,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食品)迎来历史时刻。这一刻的另一重意义在于:河南资本市场正式迎来首家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在仲景食品成功登陆创业板4天之后,位于新乡的瑞丰新材也在深交所敲响上市宝钟。这之后,百川畅银、力量钻石、拓新药业等8家河南企业,也借助注册制登陆创业板。在创业板注册制实施的同时,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细分市场龙头为主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2021年11月15日,随着首批81家公司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在北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有3家来自河南。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共9家企业登陆北交所,位列中部第一。总体来看,过去几年,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获得通过,再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注册制改革由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分步骤实施,有效完善了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助力创新驱动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河南资本市场激荡三十年:这一路走来2022年12月7日,秋乐种业登陆北交所,河南A股上市公司达到107家。从1993年12月“零的突破”到如今破百,河南用了将近三十年。这个速度同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但同河南自己比,过去三十年,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河南实体企业与河南经济同频共振,共同成长。尤其是随着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注册制的实施,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如潮涌至,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除了上市企业数量的变化之外,河南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规范治理水平也在显著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上市公司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愈发明显。尽管成绩斐然,但河南资本市场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头部企业不多、创投可挖掘标的稀缺等,本土产品、科技、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后劲不足,这都对河南资本市场发展产生影响。对此,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前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建议,在科技创新、科研生态方面,河南未来有很大空间,希望河南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工作,政、商、学、业等各界齐心协力,挖掘本地高校、科研院所潜力,其中豫企要建立从创始人、高管到一线员工的全员研发意识,并做好激励机制,像华为一样让研发人员享受企业发展红利。1月9日,在“豫股100+”特展启动仪式之后举行的河南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河南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牛雪峰就2023年河南资本市场发展,现场分享以下几方面的观点:一是要在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增长稳预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核心是“提质扩容”,提高现有市场主体质量,提高利用资本市场能力,增加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二是要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功能。三是推动、支持资本市场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四是防范风险,减少风险对经济、对市场的损害。五是加强市场生态建设。牛雪峰表示,首先是信用市场信用建设,在这方面需要增强合力,共同维护河南资本市场良好信用形象。其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提高其规范意识。再次,要做好警示教育。最后,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投资者教育,讲好优秀企业家群体故事,讲好河南的故事。
河南上市公司简史 撷取各个阶段上市公司的发展故事,讲述河南资本市场的激荡三十年
作者:大河网 78301/13
洛阳玻璃A股发行新闻发布会2003年7月10日,瑞贝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12月10日,双汇发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唐朝 金文 李博 摄影1月9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大玉米”58楼的大河财立方投教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