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双碳战略目标推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受关注度正在持续升温。今年初,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ESG相关内容。上市公司是否将要全面强制披露ESG报告引发市场猜想的同时,已成时代趋势的ESG,似乎早已刮起一场热潮。在中国,尽管起步稍晚,但随着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长期价值并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ESG理念也为更多企业和机构所认可。对ESG的研究逐步深入,相关监管制度加速推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践行ESG,国内资管机构的ESG投资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我国未来ESG发展有哪些重点?资本市场在推动ESG过程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是否会带来双碳相关ESG投资产品的加速发展?对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对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鹏华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罗英宇进行了采访。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 受访者供图ESG目标与盈利目标系一体新京报贝壳财经:企业的盈利目标与ESG目标是矛盾的还是一体的?企业践行ESG会提高企业价值还是降低企业价值?沈双波:毫无疑问,企业的盈利目标和ESG的目标是一体的。首先,盈利目标体现在短期或中短期,ESG目标是中长期的,ESG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ESG管理优秀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也就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公众公司来说,比如上市公司、发债企业,有更多的投资人青睐时,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无形中提升。ESG有三个层面,“E”就是环境维度。基于气候变化和政策进行环境风险管理,可以让企业应对因宏观政策和微观供应链变化及展业而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传统产业节能降耗、制定双碳计划并实施,需要增加转型技改资金的投入,虽然短期成本有所增加,但长期来说,节能提效会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我们曾经做过基于电价的风险压力传导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广东、浙江这些地区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进行节能降耗的转型,企业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就会传递到企业的盈利。ESG的“S”就是社会责任,加强员工的责任教育、加强供应商的责任意识管理、提升企业社会公益性贡献等,不仅能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还可降低外部性风险,从而对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总体来说,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更能够应对市场变化的要求,在监管和市场对ESG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ESG表现更优秀的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罗英宇:从投资理念角度来看,2005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发布的《在乎者即赢家》报告中首次提出ESG概念,这一报告的核心逻辑是,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表现良好的公司,通过对新出现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较好控制、通过对有关监管法例或消费趋势变化的准确预测、通过进入新产品市场或降低成本,就能够实现股东价值的提升。此外,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也能够对公司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信誉和品牌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无形资产通常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二强的市场价值,所以很有可能对公司竞争力和盈利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从上述论述来看,企业的ESG目标与盈利目标是一体的,企业践行ESG会提高企业价值。郭沛源:ESG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其实事关如何用新的可量化方法来再造或修正公司理论,重新衡量公司价值。近年来的探索方向主要是从ESG角度来全面衡量一家公司的非财务绩效,并与财务绩效一起来评估公司的业绩。一般认为,ESG表现优异的公司会有更长期稳健的回报,符合“股东的长期价值”。新京报贝壳财经:资本市场如何推动企业践行ESG?沈双波:践行ESG最核心的肯定是企业,企业要进行自我管理和披露。外部力量要推动企业践行ESG,首先起作用的是监管部门,其次是投资者,还有一类核心力量是第三方评级机构。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导向影响了企业的行为。投资者如果更加看重企业的ESG表现,而不是短期业绩的回报,很大程度上会推动企业的ESG管理。其实,现在国际和国内的投资机构对于ESG已经非常关注了。从数据来看,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简称UN PRI)的全球机构有4800多家,从2018年开始,中国机构加入UN PRI的节奏明显加快,目前已经有90多家加入,其中一大部分是以资产管理者的身份加入。UN PRI的六大投资原则均与ESG相关,包括把ESG纳入到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等,对投资人考量投资目标的ESG表现提出要求。国内也在发生积极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已经在引导企业关注ESG表现。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泛ESG的公募基金共有151只。除此之外,还有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做ESG相关投资业务,一些ESG指数建立,这些在资本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看到,我国ESG的发展与国际相比处于不同阶段,现阶段投资人的投资价值导向和评级机构的作用可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些ESG投资者在实际执行层面可能并没有做到按照ESG来投,仍然以短期投资回报为主,也较难通过ESG指标去约束被投资主体。我认为,资本市场对ESG的引导还是应该更加具体有效,才能让企业从根本上重视ESG的管理水平。投资者要改变投资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价值提升,可能还是任重而道远。除了资本市场之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绿色信贷的规模去年已经达到15.9万亿,规模在快速提升。全国性银行已经基本在客户管理中加入了ESG的管理,在非公众公司中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罗英宇:在中国市场上参与ESG投资的最大亮点,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进入机构化投资时代,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经营活动的参与力度将逐渐深入,投资活动将会顺应ESG理念发展,实现政府、投资人、上市公司和产业等多方“帕累托改进式”的共赢大发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外投资者会坚持强调社会责任投资原则,所以中国在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上,会逐步推进中国ESG责任投资的有序发展。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 受访者供图今年ESG信披继续“小步疾行”新京报贝壳财经:我国正在逐步加强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要求。2022年1月,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ESG相关内容。这是否代表了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需要披露ESG信息的趋势?郭沛源:今年初我们发布了《2022年中国CSR十大趋势》,其中一大趋势就是ESG信息披露要求增多。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强化企业环境信披,2021年底发布了管理办法,2022年初发布了格式准则。证监会态度明确,既积极又稳妥,采取鼓励而非强制方式,分步推进。《公司法》有望完成修订,首次提出鼓励公司“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我们预计,2022年ESG信披继续“小步疾行”,总体平稳并出现几个“冒尖”现象。一是“冒尖”行业,高碳行业和金融行业会发展更快;二是“冒尖”市场,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市场的参与者会面临更多披露要求;三是“冒尖”地区,已纳入或在申请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更积极推进信披工作;四是“冒尖”指标,碳排放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指标,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大压力,披露碳信息和气候风险。我们建议,企业要未雨绸缪,及早开展ESG信披、发布ESG报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披露质量。罗英宇:随着近两年中国ESG投资兴起,高质量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可以帮助资本市场更好评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大披露ESG相关信息。从企业维度上来看,重点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在碳中和背景下上市公司要积极披露本公司涉及的气候相关风险的管理工作;二是上市公司需要详细说明ESG相关风险如何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三是上市公司要基于ESG相关风险完善公司战略、商业模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我国的ESG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ESG报告应披露哪些内容、有哪些量化指标也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各公司ESG披露的质量参差不齐。未来,对于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体系,你有何建议?沈双波:按照我国ESG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我认为,第一步是要逐步引导企业主动加强ESG的管理和信息披露,非强制性的披露。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市场投资人、行业或者相关管理部门来做一些制度上的约束和安排。第二步应该明确提出需披露的ESG指标内容。因为目前国际、国内的指标不同,市场上各个评级机构的指标也不同,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台一个整体的指标框架,不必细化到三级指标,但至少到二级指标,明确企业应该披露哪些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参考主体均有边界和范围可参考,再渐至全面强制披露。再下一步就是监督管理。企业披露ESG信息不合格、数据不规范,或者该披露的没有披露等,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管理。罗英宇:虽然在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方面,中国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形进行考量,但是在ESG信息披露框架上不能撇开目前已经在全球被广泛采纳的标准。对于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体系,在框架性标准和分类上,要充分参考和对接全球主流标准,然后逐步制定分行业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及其他广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鹏华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罗英宇 受访者供图尚处起步阶段,巨大投资潜力待挖新京报贝壳财经:我国也在发展ESG投资,ESG基金规模近几年快速增长。未来ESG投资有哪些空间?郭沛源:我国ESG投资还有巨大空间。目前海外资管行业中纳入ESG因素的资金比重超过30%,中国还不到5%。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统计,2016年-2018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融入ESG投资理念的资产规模都有两位数的增长率:美国为38%,澳大利亚、新西兰为46%,日本则高达307%;欧洲虽然基数较大,但也有两位数增长——11%。总量来看,2018年欧洲融入ESG投资理念的资产规模为12.3万亿欧元,占资管市场的48.8%;美国规模也逼近12万亿美元,占资管市场的25.7%。从中国市场看,ESG投资起步虽晚,但速度很快。泛ESG指数、泛ESG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但从存量上看距离欧美市场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ESG和责任投资要真正进入主流,要加强四个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ESG信息披露;ESG数据服务,特别是评级、指数等;ESG标准,包括上市公司ESG评价方法、基金产品ESG分类方法等;长期投资者的进入。此外,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外国不同,中国的银行体系比较庞大,所以银行在ESG方面也有很大潜力可挖。罗英宇:当前中国ESG投资市场刚进入初步阶段。ESG在实际投资中具备较大投资价值,适合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投资。ESG投资是长期投资中一个必须考虑的维度。我们研究发现,代表传统能源的S&P Global Oil指数、代表清洁能源的S&P Global Clean Energy指数2010年以来有着明显差异性的市场表现,但是代表全球ESG投资的S&P Global 1200 ESG指数与上述两者相比夏普比率更高。这表明ESG投资可能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论体系存在,并不完全追随基本面、政策等相关传统驱动力量。沈双波:现在ESG投资策略在固收和权益领域都有一些应用,比如ESG主题的权益产品或债券投资组合,以及绿色债券、碳中和、SLB(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债券产品,这些都在泛ESG的范畴内。从产业来看,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领域外,传统产业的碳减排技术、节能环保等也是企业ESG管理中“E”部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这些企业也将是ESG投资人的重要投资主体。从监管的要求、企业对于ESG的认知、投资人的投资价值导向、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引导等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看,如果说各方都全力去推进ESG的发展,那么中国整体的ESG投资市场容量应该会更大。ESG投资将助力双碳目标推进新京报贝壳财经:我国正在推进“3060”双碳目标,双碳也是ESG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否会带来双碳相关ESG投资产品的加速发展?通过引导ESG投资是否可以帮助双碳目标的实现?沈双波:双碳是ESG中“E”的维度。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很重要,在这个领域里也有ESG表现好的企业,例如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它们制定高于行业标准的排放要求,然后去践行,就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变化,对于国家的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正向的支撑作用。投资将发挥引导作用。我们有一个决策模型,对于ESG表现好的企业从盈利和股价波动角度进行回测,基本上符合减碳方向的、引领行业发展的、ESG表现好的企业,在企业价值方面的体现是更明显的。罗英宇: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资本市场对ESG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个长达40年的新产业投资风口已经显现。据测算,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无疑是一片蓝海。从ESG受到投资机构重视的驱动因素也可以看出双碳的推动作用。除了疫情期间ESG相关基金产品有明显超额收益从而引发市场关注之外,去年以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等事件表明,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行动自上而下地开展,推动了ESG投资加速发展。另外,当前新能源革命直接呼应了ESG投资理念,十四五期间受益于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产业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以来ESG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京报贝壳财经:今年1月,北交所上市公司管理部总监张华表示,将发挥北交所市场功能,推动中小企业践行ESG发展理念。北交所将聚集一批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特色的上市公司,完善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ESG信披要求。未来,北交所将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ESG相结合?中小企业的ESG有何特殊之处?罗英宇:北交所的设立意味着,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的权益融资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北交所市场作为创新型交易市场,需积极把握机遇,开展ESG相关实践探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一方面,ESG有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价值实现。ESG作为基于企业价值判断的评估因素,重点关注企业非财务指标,ESG投资本质可有效筛选出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绩效和表现,进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通过创造价值共享的机会,为企业带来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赢。另一方面,ESG有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ESG表现能为企业和投资者及利益相关方创建信任,在市场面临负面冲击时抵御信任危机,因此企业ESG表现好,抗风险能力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郭沛源:中小企业的ESG有一定独特性。主要特征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因此能拿出来做ESG的资源相对也较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要集中在与成长性关系密切的领域。因此,中小企业的ESG往往和市场、客户需求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北交所的ESG策略,就要分析不同业务板块的不同特征。譬如新能源行业成长型的上市公司,应该从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双碳目标的角度来打动客户,赢得客户的青睐。此类上市公司的ESG策略可更多侧重在应对气候变化,譬如核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付春愔
ESG热潮下的机遇与挑战:投资空间巨大 亟待明确信披标准
作者:新京报 来源: 头条号 94101/14
伴随双碳战略目标推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受关注度正在持续升温。今年初,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ESG相关内容。上市公司是否将要全面强制披露ESG报告引发市场猜想的同时,已成时代趋势的ESG,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