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生物医药 » 正文

生物医药产业遭受多重“压力”该如何实现“逆势突围”

作者:光明网 来源: 头条号 64801/16

当前,受全国疫情、集中采购政策等因素影响,作为最具成长潜力未来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如何让生物医药产业“穿越时艰”,增强发展的稳定性与活力,实现“逆势突围”,为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健康事业起到重要保障?在8月4日至6日举行的“

标签:

当前,受全国疫情、集中采购政策等因素影响,作为最具成长潜力未来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

如何让生物医药产业“穿越时艰”,增强发展的稳定性与活力,实现“逆势突围”,为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健康事业起到重要保障?

在8月4日至6日举行的“2022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来自国家和地方相关方面领导和各界的专家学者,重点针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就技术创新、资本嫁接、人才培养、市场模式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在视频讲话中指出,生命健康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对技术和资本依赖程度高,要紧盯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突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找准主攻方向,打造特色产业,加大生命健康重点领域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合作,完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资本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和政策环境,加快建平台、引人才、聚机构、攻技术、优环境,争取在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国投招商生命科学首席科学家、国家药审中心原首席评审科学家何如意认为,我国医药产业的短板是原创比较少,同质化较多,这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的企业一定会在原有技术平台上做提升,做更新。

“去年以来,国内药企普遍感到了困难,也就是大家热议的‘寒冬’。这就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在这种调整状态下,也倒逼企业做产业升级,技术平台的升级。药企要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优势,企业在今后生存就会更加困难。”何如意说。

相关专家指出,创新研发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因此,药企必须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按照新药研发的规律,不能太过于急躁,应踏踏实实做一些探索。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越来越关注并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当前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正在快速向这个产业集聚。这既为药企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推动着政产学研用的合作。

新技术和行业迭代带来了许多投资新机遇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看来,资本市场是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助力生物医药行业融资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资源配置作用。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单俊葆提出,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技术的涌现和行业迭代带来了许多投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要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引入全球医疗健康领域优质项目,并培育和赋能中国本土领先企业走向海外。同时,政企要携手打造好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生态圈,推动互利共赢取得更加丰硕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高校要积极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区域,以及行业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投入,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瞄准关键技术做出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我们将以产业链接未来,围绕生命健康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以金融撬动未来,发挥金融界意识最超前、嗅觉最灵敏的优势,用好国调基金、天使基金和其他专项基金,助推初创型企业早期项目倍速式崛起。以科创引领未来,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创新人才,支持创新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品质仿制药研发,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级‘一分中心、两检验室’等公共平台,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最优生态,努力打造两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

过国忠

来源: 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