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融 » 正文

周延礼:我国金融保险业形势及2022年政策建议

作者:中国保险杂志 来源: 头条号 80801/19

鉴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受疫情、汛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虽风险总体可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要着力提升金融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防范和处置好各类风险,发挥好金融科技的作用,守好防范化解系

标签:

鉴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受疫情、汛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虽风险总体可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要着力提升金融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防范和处置好各类风险,发挥好金融科技的作用,守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作者| 周延礼「第十三届政协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当前,我国银行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2021年三季度末,银行业总资产339.4万亿元,同比增长7.7%;保险业总资产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3.3%。

助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信贷投放同比多增,结构持续优化,不良率下降。

2021年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7.3万亿元,同比多增1964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8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基础设施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5611亿元。金融投放支持下,前三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8%,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正增长。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1.9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不良率1.86%,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二是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银行业持续执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金额超2万亿元。2021年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2%,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5万亿元。涉农贷款持续增长,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1%。

三是中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继续提升,高风险机构家数同比下降。

2021年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券发行1.8万亿元,主要集中于中小银行用于补充资本。有的中小银行还通过发行可转股协议存款对接地方政府债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其中,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96%,同比提高0.53个百分点。城商行和农商行高风险机构家数同比下降170家。

四是保险业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减震器”功能持续发挥。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8.4%。保险公司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25.6%,其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2.2万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4万亿元。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8.1%,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约10亿人口,农业风险保障基本覆盖常见农作物。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支持防汛救灾加强金融服务,对7月以来河南、山西暴雨灾后重建提供赔付超84亿元。

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鉴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受疫情、汛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虽风险总体可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经营风险面临加大趋势。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21年三季度GDP增长仅为4.9%,随着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或将进一步暴露,不良率面对升高压力。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总体稳健,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70%,但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风险上升,债市结构性违约事件增加,部分大型产业集团风险暴露,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不断加大。

二是一些银行保险类机构风险隐患未除。

部分中小银行机构、保险公司等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有的民营企业大股东直接干预经营,违规影响金融机构决策。甚至个别机构的大股东将金融机构视为提款机,非法挪用和侵占金融机构资金,股东“爆雷”后,造成金融机构的巨大资金缺口。部分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审慎经营理念缺失,风险事件易发多发。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财务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偿付能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风险事件加速资产质量恶化,实际偿付能力面临不足,叠加股东资金匮乏无力增资,引入新股东困难,资本补充难度较大。人身险行业普遍存在“长钱短配”问题,部分外资公司和中小型中资公司较为突出,利率下行趋势下,资产价值增长小于负债价值增长,面临较大的再投资风险和长期利差损风险。

三是大型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仍需高度警惕。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经营策略激进,盲目争速度,上规模,加杠杆,后面受多种因素影响,经营业绩下滑,债务风险加大。2021年三季度以来,多家大型企业出现债券违约,一些企业债务违约引发“逃废债”质疑。指标显示,截至8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余额53.04万亿元,同比增长8.61%,增速比上月继续下降0.08个百分点,创8年来新低。部分房产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违约风险大幅上升,容易引发系列风险。

2022年银行保险业工作建议

要着力提升金融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防范和处置好各类风险,发挥好金融科技的作用,守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响应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产业战略,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区域等重大发展机遇,发挥银行业保险业资金在规模、期限等方面的优势特征,增加中长期资金供给。

二是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采用科学方法,合理评估信用风险,持续改进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是健全具有高度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发挥金融在促进公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

四是积极运用金融手段,配合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和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支持传统高碳企业降耗升级、绿色转型。

五是持续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保险资金要积极围绕“十四五”提出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方向,进一步拓宽另类投资领域,拓展现代产业体系升级相关领域,挖掘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在服务民生领域,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助力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此外,要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和立法,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等。

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密切跟踪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持续监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动向,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二是积极应对不良贷款反弹。做实资产分类,加快处置不良。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排查,提早预警应对。

三是有序化解“灰犀牛”金融风险。严防资金绕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加强应对房地产头部企业债务问题,配合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四是加强高风险机构处置。压实各方风险处置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一企一策”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

五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借助金融科技,继续加强风险控制

在科技影响下,金融风险的传递、路径、因素演变加剧了风险判断与防范的难度。金融机构要通过科学的关键风险指标及限额设置、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预警与监控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丰富风险管控手段,大力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集组合管理、信用评级、数据质量管理等多模块、智能化的IT系统,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可以不断迭代升级的定量化、数字化风险管理系统,使风险判断更加清晰。

以上文章来源于当代金融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中国支付,渗入大马

来源:头条号 作者:中国保险杂志09/26 15:28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