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家庄一环路存在两大局限

人们诟病两大局限:第一,体育大街没有全程高架。石家庄南北方向没有高架,中华大街、建设大街因为地铁没有高架情有可原,解放大街开发建设半拉子不足以高架,人们便把高架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体育大街身上,从原来的体育大街BRT再到现在全程高架,一直没有落地见效。现如今体育大街北三环(黄石高速)—正定子龙大桥正在进行高架建设,其实体育大街应该从南二环到北三环全程高架,其中和平路至丰收路基本建成。
第二,和平路高架东延没有实施。现在人们呼声最大的是和平路高架东延(建设大街-珠峰大街),这是城市更新片区——和平东路片区的主动脉。这才能彻底解决长安区众多断头路的问题,做好与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的有效衔接,为后期华药、石钢、焦化厂腾退的大量土地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和平东路打造真正的高端住宅、文旅商用一条街。城建规划已经10年了,希望能提前谋划十年未解决的和平路高架桥东延问题,甚至可以直接高架东延到太行大街,这样无论是东达藁城、北到正定转换高效,以便于疏解交通为长远打算。
二、石家庄的北二环—北三环距离太近只有大约3.5公里1996年,石家庄初步建成二环路,二环路全长41.4公里,主要通过封闭地面道路形成快速路。北二环、南二环、西二环,三者经过今年二环内外互联互通工程提升改造畅通无阻,最大的问题出在东二环未来如何规划改造。
2007年,石家庄初步建成三环路,三环路全长74.9公里。2021年,石家庄三环辅道102.3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规划的20条道路。
石家庄西二环—西三环西南区域最近处只有1.2公里,因此人们主张把西三环位移到青银高速,青银高速进行市政化改造。这样的话对于规模宏大的龙泉湖片区十分有利,无形中拉近了主城区与龙泉湖片区的时空距离,人们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片区,精心打造美丽省会城市发展的“后花园”。
石家庄原来压根没有北三环,在三环当年开工建设之后,由于资产置换、项目建设、机动车流量稀少等种种原因,石黄高速一直没有机会成为石家庄真正的北三环。在这种情况下,石家庄市先建造一条与石黄高速路平行的北三环辅路,石黄高速附近的古城路就列入了扩建改造范围。
古城路则由古城西路和古城东路组合而成,古城东路高营大街至胜利北街段,规格为双向六车道;古城西路胜利北街—西转弯到和平西路。然而古城路比石黄高速更为尴尬的是,在到达长安区的新元高速之后,竟然变成了一条断头路,距离东三环还有整整十公里的距离!而且受太平河阻隔,古城路的服务和辐射范围受到限制。在如此的尴尬处境之下,古城路当了长期的备胎。

三、石家庄北三环真的来了,然而还有格局更大的谁与争锋
1.加快推进石太-黄石高速公路城区段市政化改造

2.河北大道如果作为北三环,全力推进滹沱河经济带建设

笔者建议河北大道—河阳路提升改造为北三环,河北大道位于北三环和北绕城高速之间,起于正定新区,止于西柏坡,也是旅发大会的景观大道。河北大道连接正定新区、正定古城、中山古都、平山西柏坡重要的红色旅游通道,依河而建景色秀美,极大程度带动了以塔元庄为龙头的沿线村镇,推动了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3.安济路如果作为北三环,正定新区和正定古城蝶变升级主城区



综上所述,科学对称地看,安济路似乎更加成为石家庄未来的北三环,石家庄主城区发展呈现“一河两岸三足鼎立”新格局:一河——滹沱河,从跨河发展到拥河发展,填补城市发展断裂带两岸——滹沱河、太平河两岸,滹沱河成为石家庄的城市内河三足鼎立——老城区、东部产业新城、正定县(正定古城、正定新区、正定自贸区、空港工业区四位一体)进入新世纪以来,石家庄国土空间规划历经三次变化,从1+4组团式发展,到一河两岸三组团,再到现在的一主四辅两带。今天所有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把明天的画饼做大做强。展望未来,石家庄的大市区格局是也许会变成这样:主城区——一河(滹沱河)两岸三足鼎立(老城区、东部产业新城高新区+经开区+化工园区、正定县),卫星城——四大组团(藁城、鹿泉、栾城、空港组团城区)融入两带(滹沱河经济带组团段、太行山生态带)这样的特大城市,以500万+人口的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屹立在华北大地。石家庄加油,未来可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