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发现掠夺可以快速发家致富以后,战争的目的就变得单一了,那就是:资源。尤其在现代史的战争中,人类对于资源的渴望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胜者一家独大,掌控全球资源;败者国破家亡,民族会被抹去。传统的资源都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土地、水、矿、石油、天然气、、、等。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资源也摆在了人类的面前。新的资源之争已经波及到北极圈的冻土开发、月球资源的开发、、、甚至近地卫星轨道也是资源。国之争,所图甚大;大争之势伴随着能源交替悄然来临。
一、人类的生存已经被能源绑架。跨城、跨省、跨国的人类活动越来越密集,这是趋势,也是人类发展的正道之光。一系列的人类互动将有利于科技进步、生命繁衍。但是,互动需要花费高昂的地球资源,把100个美国人送到中国,所用的资源足够1个人生存10年以上。更有发达国家仅为了标榜富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大肆浪费生活物质,让地球资源不堪重负。反之,贫苦地区的人们过着物资匮乏的生活。相较两个国家的人,为了生存所需要的地球资源可谓差距巨大。美国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4080亿美元能源分布;科技能力的不公就这样赤裸裸的摆在了人类的面前,这就是传统能源的特性:原生性、原罪性。原罪是由传统能源的特性造成了:难开采、难运输、易掌控,地球的原生能源无法让普通人获得,也就形成了垄断,并逐步绑架了人类。今天的俄乌还在打仗,在欧洲,关心死亡、环境破坏的人,远远少于关心能源上涨的人。
二、新能源给予我们的启发。人类互动是必须的,能代替传统能源的,只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环保的新能源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虽然现在的新能源还不能把100个人送去太平洋的彼岸。但是、让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已经是事实。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可逆的,我们总不能指望用汽油机做星际航行吧。新能源,我们一般理解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其实这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真正的新能源存在于地球与太阳的牵绊之中;存在于太阳对于万物的孕育之中。石油,煤其实就是远古时期太阳在地球储能的一种产物。而太阳能、风能很早就被人类掌握。德国科学家在很早的时候就研发了被动式建筑。后来没有在这一产业上深耕,不知道是没有市场,还是动了传统能源的奶酪。要是欧洲现在的大部分民居是被动式建筑,又何患能源危机呢?如果我们只考虑人类的生存,一栋占地80平米的被动式建筑,其建筑的吸能面就足够一个家庭生存。被动式建筑理论模型在未来,新能源之下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国家把居民生活用电和制造业分开,而居民的生活用电100%由被动式建筑提供,由于光伏的效率提高,建筑结构的控风效果更好,建筑只需要少量的电能就能做到舒适的居住性。而剩余的电能还能为出行提供电力。
三、能源转电将是各国科技最大的竞争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的科技之光已经慢慢的摸到了减少人类战争的钥匙。那就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及电能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传统能源的形成就是“娘胎里带的”。出生有,就有了;没有,也就别想了,所以,传统能源获得存在不确定性。新能源则不是,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新能源的存在。这是人类祖先的选择,人类是不会生活在没有太阳、没有风、没有水的地方。所以,新能源的普及率可以远超传统能源。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低于传统能源。在未来,每个家庭拥有一个太阳能发电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第二、电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社会的发展是要动力的,人类的流动(以火车为例)经历了蒸汽、煤之后,到现在的电(动车的驱动力为交流电),电能已经在各个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量。而新能源在目前的状态下,第一转换方式都是电能。当然传统能源也能转换电能,只是新能源转换电能有着污染更少,储备更大的特点。在不久的将来,全国电网的布局会像地铁一样进行升级。沿着黄河、长江、组成6条特高压输送线,在这些输送线上设立中枢,接驳各个城市。而较远的农村、农业将会全部采用新能源输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电网变短,减少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同时促进城市化的再次升级,既工业、农业、居住区域升级。恰好,现在的中国,在新能源、电驱交通工具、特高压输送方面是全球领先的。
四、为何建立私人能源。为什么要建立私人能源,那就是不确定性:俄乌战争可能不是能源战争,但是这场战事发生的时间恰恰是新旧能源更替的时间。预计不用10年,新能源普及会像汽车一样,从各个角度击败传统能源,以后的人们不会在为复杂的生存能源而烦恼,新能源会像太阳一样,让生命在地球上的存在变得简单。而掌控传统能源的寡头、国家势必会阻止、疯咬,甚至不惜发动多场战争来延缓新能源的发展,以彰显传统能源的必要性,顺便在被遗弃前疯狂出货。所以,我们需要加速新能源的研发,让全球的人类公平的享受太阳所带来的清洁能源。私人能源的建设:被动式建筑是最佳方案;要是没有,那就买一套新能源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