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契合,受到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重视,正在快速演变发展,逐步走向实践,成为实体企业、投资机构不断转型发展的动力文 |《投资时报》执行总编辑 邓妍2022年以来,暴雨、洪灾等大规模罕见的自然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高频发生,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ESG发展理念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成为投资者、企业甚至政策制定的重要议题。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三个维度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4年提出的,主要针对企业的行为规范,用环境保护概念、社会责任感和公司治理模式三个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这是一种制度创新,目的是引导市场机制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为ESG理念在中国落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新机遇。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完善ESG体系各项制度安排,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造就了实体企业、投资机构模式升级的重要机遇。尽管中国的ESG发展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各个领域对ESG的关注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ESG发展步入了快车道,ESG因素会影响企业长期财务价值的结论已逐渐深入人心,ESG标准指引、政策法规、评级体系、ESG实践与投资均持续完善,从绿色金融,到ESG指数体系建设,大大加速了中国ESG发展进程——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开展ESG治理不是一日之功,目前中国ESG实践正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涵盖广泛、内容相互冲突、企业ESG披露数不够标准等诸多问题,但它们没有一个是不可克服的。从ESG理念出发,通过治理手段来实现社会和环境的相关目标,对消费者、客户、供应商、员工、社区乃至国家贡献价值,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做得好,又做好事”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而是ESG发展的必然结果。ESG框架体系加速形成近年来,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国家不断出台、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包容性增长。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发展、投资实践和资本市场中的具象投影,关注度和热度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ESG监管政策和信息披露正在逐步完善。2022年1月,上交所要求科创板的科创50企业单独披露ESG的报告。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首次将ESG纳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3月,国资委新成立社会责任局,明确重点任务将围绕“双碳”、安全环保和践行ESG理念等内容;5月,国资委明确发文表示,要提高央企上市公司的质量,在2023年实现全部央企控股企业披露ESG专项报告。7月,深交所推出国证ESG评价方法,发布基于该评价方法编制的深市核心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ESG基准指数和ESG领先指数;紧接着在9月,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深证高端装备制造、深证数字经济、深证生物经济、创业板新能源、深指ESG增强等12条指数。7月29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正式向市场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明确绿色债券定义及四项核心要素,实现与国际绿色债券标准接轨,标志着绿色债券发行规则走向统一。相关监管政策和披露指引出台速度不断加快、具体要求不断细化,显示出监管层与政策层均在强势推动绿色发展和ESG实践。在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实体企业、投资机构对ESG理念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升,在外部压力驱使和内部利益驱动下,更为积极地投身ESG实践。ESG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目前证监会要求企业披露ESG相关信息主要是基于自愿原则,不过,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有1130家,占A股上市公司的26.9%。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371家。据中证ESG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31日,在中证全指的404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61家披露了单独编制的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报告等不同命名方式的社会责任类报告),披露率达64.60%。而上一年同期,只有223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了单独编制的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随着ESG制度体系的完善,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要求将提高。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提出量化指标要求、提升可比性以及出台详细的指引等,特别是对上市公司,有关ESG信息的披露将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方向。ESG不仅是监管部门判断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合规性以及消费者判断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者做投资决策时的参考指标。根据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统计,我国泛ESG主题投资公募基金的规模由2013年的294.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974.98亿元,扩张近20倍。相较于国际市场,我国的ESG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预测,我国ESG投资规模预计于2025年达到20万亿元至30万亿元,占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0%至30%。其中,ESG公募基金规模2025年将达到约7500亿元,2026年达到约9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2%。此外,随着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和行业规范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正加速扩容。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约为7130.32亿元,同比增长约48.85%,今年前三季度发行金额已超去年全年。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统计,2022年6月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规模扩容外,支持绿色发展的债券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今年6月,上交所修订发布特定品种公司债券指引,新增推出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从数据可见,ESG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框架体系均在快速发展和完善中。更重要的是,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引擎,越来越受到实体企业、投资机构的认可与拥抱。中国ESG体系有自身鲜明特点ESG是一种关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仅着重财务绩效的价值理念、投资策略以及评价体系,但它还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的全球共识。同样,ESG在海外多年的发展为中国ESG发展提供了很多借鉴,但要深刻理解中国市场和海外的不同。中国正在构建的ESG体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推行ESG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ESG在中国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ESG投资理念在国内尚未深入普及,企业对ESG理念的认知、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缺乏信息披露的主动性,ESG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质量不高;其次,相关政策缺乏统一标准,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第三,ESG评价体系仍在发展中,几乎每年都有新变化。ESG评价体系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各异。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ESG处于发展阶段触及的难点,没有一个是不可克服的。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平衡好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发挥ESG体系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下一步,要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的管理工具,衡量ESG投资综合效益,立足中国实际,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完善中国的ESG理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细化指标和评价标准,研究具有兼容性、可比性的标准化信息披露和评价制度,为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引,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随着ESG与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ESG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治理结构越重视,就越能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长期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企业实现正向循环,“既做得好,又做好事”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而是ESG发展的必然结果。ESG可以是很好的品牌故事在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企业ESG管理如何,是一家公司的声誉,也是人们回避不掉的评价体系。它可以给品牌擦亮颜色,也可以让一个品牌黯淡无光。ESG是企业塑造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的一个机会。ESG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故事,让企业更好地面对资本市场,面对消费者和客户,面对供应商和员工,面对合作伙伴和社区。做好ESG的投入和传播工作,对员工和客户形成更多影响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也会增加客户的忠诚度,改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市值,增加企业营收。对于投资者而言,好的ESG管理公司无疑会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人们会认为它是值得投资的,或者,认为它对投资资金而言是相对安全的。随着ESG持续快速发展,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各类企业对此的意识和期望亦在不断增强,作为一家专业的财经媒体,我们充分认识到在进一步普及和深化ESG理念的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2021年,《投资时报》携手标点财经研究院,重磅推出第一份《中国企业ESG绿色发展报告·2021》特刊,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环保、低碳、公司治理、ESG、碳中和、社会责任”等关键词展开数据汇聚,寻找出一批中国的“ESG绿色公司之星”、 “ESG基金投资之星”。作为《投资时报》年度风向标式的重量级策划,《中国企业ESG绿色发展报告·2022》在金秋时节再次启航。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企业的ESG行动进一步被全社会看到,从而助力企业围绕自身的ESG建设工作精准发力,砥砺前行;我们希望,通过倡导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环保低碳等理念,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同行、积极赋能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ESG正在迎来哪些快速发展机遇?
作者:投资时报 来源: 头条号 44601/28
ESG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契合,受到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重视,正在快速演变发展,逐步走向实践,成为实体企业、投资机构不断转型发展的动力文 |《投资时报》执行总编辑 邓妍2022年以来,暴雨、洪灾等大规模罕见的自然灾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高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