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限于交流使用,具体测算过程将在细分行业解析中发布,本文不赘述。☛本文结合汽车及电力消费历史数据,参考碳中和和碳达峰方案,预测2060年和2030年新能源行业总产值。
▲整体规模2060年新能源行业总产值约为
286678亿元,2030年总产值约为
171134亿元,2022年总产值约为
62710亿元。2030年汽车总产值约为
43936亿元(不含锂电),锂电池总产值约为
22593亿元,氢能总产值约为
3056亿元;绿电总产值约为
22500亿元(含水电及核电),光伏总产值约为
46963亿元(含EPC),风电总产值约为
10978亿元(含EPC),储能总产值约为
21108亿元,具体见下图:

七大行业预测数据
▲新能源汽车(不含氢能源车,不含锂电池产值)结合汽车销售历史数据,我国乘用车年销量均值约为2400万辆,商用车年销量均值约为400万辆,假设2060年锂电乘用车占比为90%,锂电商用车占比为40%,锂电新能源车出口为1000万辆,我国新能源车总产值约为
79552亿元。结合工信部相关数据,预计我国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将占新车销量的60%,新能源商用车将占新车销售的25%,新能源车出口约为300万辆,我国新能源车总产值约为
43936亿元。2022年锂电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约720万辆,目前我国新能源车总产值约为
14521亿元。
▲锂电(包含材料及回收上下游产业链)结合近五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数据,全球乘用车年销售量约为6000万辆,商用车约为2000万辆,如果2060年90%为锂电乘用车,40%为锂电商用车,按照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75%,2060年我国锂电池总产值约约为
43056亿元。
结合工信部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预计2030年全球乘用车销量中40%为锂电乘用车,20%为锂电商业车,按照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75%,2030年我国锂电池总产值约为22593亿元。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约465GWh,目前我国锂电池总产值约为
9310亿元。
▲氢能(含车用氢气产值)按照锂电和氢能错位发展思路,预计商用车中60%为氢燃料电池车,乘用车中10%为氢燃料电池车,不考虑出口的前提下,2060年我国氢能总产值约为
26560亿元。结合行业专家预测,截至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为100万辆,其中当年销售量约为20万辆氢能源商用车,10万辆氢能源乘用车,2030年我国氢能总产值约为
3056亿。2022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为3367辆,目前我国氢能总产值约为
200亿元。
▲绿电(含水电和核电)根据碳中和规划及行业专家预测,我国发电量峰值约为12万亿千瓦时,假设全部为新能源发电,2060年我国绿色电力总产值约为
54000亿元。按照目前用电量约3%的增长速度,2030年我国用电量约为10万亿千万时,根据碳达峰要求,2030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约为50%,我国绿色电力总产值约为
2250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目前清洁能源发电总产值约为
12209亿元。
▲光伏(含EPC和逆变器)根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预计全球发电量峰值为40万亿千万时,参考2060碳中和方案,光伏发电占比约为40%,平均年新增装机量约为700GW,我国光伏出货量全球占比约为85%,2060年我国光伏总产值约为
50261亿元。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新增光伏装机量为650GW,2030年我国光伏总产值约为
46962亿元。2022年我国光伏出货量约为260GW,目前我国光伏总产值约为
18785亿元。
▲风电(含EPC和PCS)按照全球发电量峰值为40万亿千瓦时,参考2060碳中和方案,风力发电占比约为20%,平均年新增装机量为177GW,我国风电出货量全球占比约为65%,2060年我国风电总产值约为
10978亿元。2030年按照装机量峰值计算,2030年我国风电总产值约为
10978亿元。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近三年平均装机量约为52GW,目前我国风电总产值约为
5035亿元。
▲储能(含EPC)参考各省市发布的新增装机配储要求,平均按照新增装机量的15%配储计算,加上约为30%的户储和工商业储能,全球每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量约为520GWh,我国储能出货量全球占比约85%,2060年我国储能总产值约为
22272亿元。根据风光2030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为496GWh,2030年我国储能总产值约为
21108亿元。根据GGII等行业数据,2022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130GWh,我国储能装机容量为15.3GWh,目前我国储能总产值约为
26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