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新时代,最近这两年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市场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当下在做家庭财富管理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时代和过去有怎样的不同。
截止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每一个理财产品由谁管理、具体投资什么是清晰的,每一个产品的盈亏是独立的;不会因为个别产品的暴雷而影响其他产品,这也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因,可以保证整体的金融安全。新推出的理财产品只能看到过往的收益水平,但最终能实现多少是不确定的。产品净值能够反映当下的产品价值,也意味着买不到预期收益的产品。
未来主流产品就是固收+模式:理财产品会一部分投资固收产品,一部分投资权益类产品,固收的比例越高风险就越小,权益类比例越高风险就越高。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3种金融工具:国债、单家银行50万以下存款本息以及人寿保险,因为这三种金融工具都是国家在做托底能保证它的安全。在资管时代:机构是代客理财,风险要我们自担;因此在规划理财产品时要关注管理人,更要关注产品背后具体的项目,去选择与自己风险相适应的产品。
2015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参考LPR以及国债的水平。LPR是商业银行把钱贷出去的利息,国债一般都是银行、保险等金融去买,能够获得的利息;而金融机构的钱都是从市场上来的,一般金融机构会赚取2%-3%的中间费。这样用LPR和国债的利率减去金融机构中间获取的利率,就可以大致预测未来的利率水平。目前最新的5年期LPR为4.3%,30年期国债利率为3.27%。
低利率带给家庭财富管理规划的影响(一)利率低财富积累会变慢:会影响家庭目标的实现,同样的目标需要花更长的时间;(二)财富的消耗会变快:因为产生的利息在减少,同样的钱固定的支出,消耗就会变快;(三)越是低利率冒风险去投资的可能性会变大:低利率伴随而来的是低增长。好的项目、优质资产比较稀缺,风险会比预期的大。因此在低利率时代,做好资产配置尤为重要,要兼顾好安全和风险资产的平衡。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30%。距离2035年还有13年的时间,我们正在快速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过去每年新增2500万左右的新生儿,现在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过去人的平均寿命60多岁,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将近80岁。老龄人口多年轻人少会对很多产业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每个家庭来说,养老规划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漫长的养老阶段:可能比我们工作的时间还长,提前安排让人生过得更精彩。二是未来将面临60-70的子女照顾80-90的父母:让已经需要被人照顾的子女来照顾自己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或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财富管理四部曲:创富、守富、享富、传富。现在大部分家庭已完成了原始财富的积累,而中国自古就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缺创富的能力但缺乏对财产制度的了解,更谈不上提前规划了。一、夫妻共同财产制:夫妻共同财产制积累财富会更容易,但财富也容易被分割:(一)是婚姻的风险:婚姻的风险不仅影响的是自己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父母的财富,因为如果没有特别安排:继承或者赠与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变相了扩大了继承人的范围。我们的财产是与孩子及其配偶有关的,所以财产规划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二)是债务的风险:因为共同财产制,那家庭财产就可能受到一方债务的牵连而造成财产损失。像企业主,担保人都是高风险人群,对于这样的家庭做好债务的隔离就很重要,要有一部分资产是不受债务牵连的,来保证家庭的生活。二、遗产继承风险:既向下传也向上传
我们的子女可能只有一个,但继承人不会只有一个。这样带来的风险就是:(一)财富的继承比例不一定符合我们的意愿: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和成年后与父母相比,我们希望他们继承的比例是会变化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希望父母可以多一点,但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就会希望父母的比例变少。(二)继承人之间会有纠纷:中国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而这个多少不同的身份之间是很难平衡的;如果是再婚家庭或者多子女家庭就会更复杂,没有纠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三、登记性财产继承难现在几乎所有的资产都是登记性财产,比如银行存款、股票、不动产等。就是所有权是我们的,但是却是通过第三方保管的,但带来的问题就是继承必然面临过户的问题。在生前变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在身后,继承人向第三方保管机构申请过户时就需要提供:继承权公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书,来证明自己是合法无争议的权利人。因为第三方机构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合法的继承人以及继承人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这样对私人财产是非常有效的保护,但如果没有提前安排,继承人就会很麻烦;而且有可能出现不知道财产在哪里的风险。我们在看到法律规定的时候,更要看到法律的指引。提前做好安排,让家庭更和谐更幸福。
三三资产组合配置思维
当下,我们面临的是钱多项目少的市场,我们很难准确地把我每一个项目,因此我们更要关注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不能过度侧重某一类资产。单一的资产也很难实现收益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的兼顾,只有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组合才可以实现。(一)安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和收益性资产的组合配置:保险注重安全、银行注重流动、证券注重收益。过去的时代是优质项目多钱少,所以风险比较小,对于安全性资产没有那么重视;新的时代安全性资产的配置就尤为重要,要先保值再增值。(二)短期资产、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组合配置:银行注重短期、证券注重中期、保险注重长期。过去经济发展好发展快,好的机会多,会比较注重短期投资,长期资金配置比较少;新的时代经济在下行,短期资产会面临再投资的风险,就要注重长期资金的配置比例。权属分离思维
创富靠能力机遇,但守富靠机制。过去我们注重财富的积累,新的时代会更注重守富、传富的规划。对于守富、传富的规划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借助律工具与金融工具让家庭财富权属分离:即控制权、所有权、管理权、受益权的分离。权属分离的四大工具:遗嘱、保险、家族信托和法律协议
权属分离主流方式的对比保险在家庭财富管理中的优势(一)保险风险保障功能实现对损失的补偿财富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只关注收入,而忽视支出,只关注收益,而忽视损失风险。财富的追求往往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损失也是经常发生。就风险管理而言,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是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本质特征,避免财富的巨大损失和异常波动,是一种有效的财富管理工具。(二)保险产品的长周期性实现对财富的延续。资产负债匹配是保险机构管理理念和原则。财富管理究其根本,是一种基于跨期视角的长期管理。这个“期”,指的是完整的生命周期乃至代际传承。而保险,尤其是寿险,存在的基本逻辑也正是对现金流跨越时空的分散与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险天然是一种财富管理的有效工具。(三)保险投资在财富管理中可以发挥“压舱石”作用。保险经营的负债属性,决定了保险公司在投资理念上更倾向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从而可以穿透经济周期、抵御通货膨胀,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保险是家庭财富管理中的“缓降器”
古人云,心中有粮就不慌,就是这个理! 新东方账上的200亿,就是它的缓降器,就是它的热气球。这200亿所带来的财务弹性,可能它一辈子都用不到,但是,如果真的遇到意外,这200亿能“救命”。保险就是弹性的财务保障,有它安全感妥妥的!《刘润年度演讲2022:进化的力量》演讲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对“不确定”、“弹性”的分析,句句不提保险,却处处体现了保险的思维。“真正的不确定是那些连概率都无法计算的事情。安全感来自确定性,但机会藏在不确定中。岁月静好的时候,花瓶有花瓶的美,泥人有泥人的美。可是当意外来临时,我祝愿你,是一只富有弹性的篮球。用弹性化解意外,这样才能做到,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家庭财富四大账户配置保值账户和杠杆账户是互补的。杠杆账户解决的是病、死、残等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问题;保值账户解决的是我们生、老必须要面对的财务需求问题。在构建这两个账户时,保险一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顺应新时代发展规划弹性财务保障愿我们每个人此生都有好运气也能有托底的能力
新时代财富管理思维
作者:小胆瘦蛇 来源: 今日头条专栏
122112/19


这是一个新时代,最近这两年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市场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当下在做家庭财富管理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时代和过去有怎样的不同。资产新规时代截止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每一个理财产品由谁管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