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回顾2022年,除了势头正猛的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我们寸土必争的高新技术:半导体芯片。
这个吸引了许多人目光的热门产业,在2022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兵荒马乱”。
新能源产业爆发,产能紧缺,叠加周期下行,台积电搬迁,美国人的政治裹挟,各种各样的BUFF让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过的心惊胆战。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过去一年半导体的发展,以及今年可能发生的变化。
02第一个关键词是:半导体全球化已死。
年初一声枪响,俄乌战争打到了今天,但在中美之间,还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过去一年当中,中国半导体屡次受到美国的精准打击。
2022年10月,美国直接把31家中国实体企业加入“未经证实”的黑名单,这31家企业涵盖生产、研发半导体、光电子、化工锂电多个领域。
两个月后,美国又把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以及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要公司,共36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又一次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的限制,总共有205家中企被拉入黑名单。
美国人一边打击中国的半导体,一边又在扶持本国半导体。
拜登在2022年8月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针对芯片产业进行527亿美元的巨额补贴,与此同时,台积电在美国投资的工厂,迎来了美国总统拜登和全球电子行业金主苹果CEO库克的站台。
至此,所谓的自由贸易,全球化在半导体这个领域中,几乎是宣告死亡,地缘政治成为影响半导体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个关键词:供需关系开始缓解。
如果2021年是半导体的黄金时代,那么2022年直接进入到半导体的青铜时代。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智能手机和PC终端电子产品滞销,库存高企,像联发科和高通这样的芯片大厂也不得不开始砍单。
这股颓势蔓延到上游的晶圆厂,让晶圆厂的产能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开始转为“供过于求”,整个半导体产业一片库存阴霾。
这种阴霾的直接反应就是企业业绩开始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由上一季度的1579.57亿美元下滑到1469.49亿美元,环比下滑7%。
在低迷之下,企业也开始降本增效,裁员过冬,无论是高通、英特尔、SK海力士都在减少团队数量,美光宣布裁员10%,第四大晶圆厂格芯也宣布全球裁员。
在这场风暴之中,绝大多数半导体企业都没能跑掉。
第三个关键词:新能源产业需求依旧旺盛。
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冬天,但也不全是冬天,至少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相符的半导体依然是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功率半导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在可预见的2023年上半年,特别是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仍然会成为市场的热点。
当然,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动了中国车用半导体的成长,比如做车规级MCU的芯旺微,做IGBT的斯达半导体和中车时代电气,做自动驾驶的地平线甚至与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
中国的车用半导体,是整个产业为数不多正在蓬勃发展的细分领域,而撑起它是一个更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所以,有时候努力和天赋只是基本点,选择一个好的赛道和进入的好时机才重要。
什么叫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四个关键词:国产化。
在美国加紧对中国围追堵截后,半导体国产化在政策推动下,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趋势。
我们的企业也从未停止半导体国产化的脚步,目前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有70%左右的订单来自国内市场。
终端企业也对国产半导体接受度增加,特别是汽车相关的领域,国产芯片正在大量进入国产汽车供应链。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2020年初,中国大陆晶圆设备整体国产化率只有可怜的7.4%,厂商更倾向于使用国外设备,但目前情况有所改善。
以2022年进行大规模公开招标的五家晶圆厂为样本,这些企业在前7个月投标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36%。
半导体国产化有了初步成效,目前整个行业也都在等待新的信号,据说国家正在制定一项超过万亿的半导体刺激政策,鼓励半导体产业采购国产设备和零部件。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产化设备会得到认可,特别是在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半导体产业链也会逐步进行“国产替代”,这里面蕴含着不小的红利和机会。
03那么,讲完了2022年,2023年的半导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第一、周期下行。
粗略来算,大概每四年会有一个半导体周期,这一次周期从2020年开始,到2021年底到达顶峰,随后开始急转直下,包括整个2022年。
那么,2023年,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半导体大概率还是会处于低谷期。
智能手机与PC主机依旧增长乏力,新能源汽车由于补贴退坡,增量也会比2022年减弱,从整体来看,半导体产业在2023年不容乐观。
第二、从全球分工到地域联合。中美的科技之争决定了半导体产业注定不会风平浪静,美国不会停止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中国也会深化半导体“国产化”的进程,扶持本国企业。
所以,从地缘政治和国产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会减少商业属性,多了一些政治色彩。
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些,半导体产业正在从“全球化的分工、协作”,转为“地域性的供应链安全”为主,独立自主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第三、龙头企业会突破摩尔定律,保持技术领先。
虽然整体来说需求不振,但半导体的龙头依旧会想方设法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这是半导体从业者与身俱来的使命。
一方面是主攻先进制程,这里的玩家可能只有台积电,在2022年12月29日,台积电宣布3nm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还在攻克16nm的难关,明年的苹果手机就会列装台积电3nm的芯片杀进手机市场。
当然,突破摩尔定律的另一大法宝,是先进封装。
国内已经在12月底发布了中国首个原生Chiplet技术标准,我们在先进封装领域算是与国际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
所以,2023年的半导体,有危也有机,我们不需要因为市场低迷感到过于悲观,因为周期总会上行,也不需要为国产化取得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因为国产化的路仍然很漫长。
平和的对待半导体的发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半导体才能走得更远。—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全球化已死!2023,半导体还会好吗?
作者:单仁行 来源: 头条号 101602/06
01回顾2022年,除了势头正猛的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我们寸土必争的高新技术:半导体芯片。这个吸引了许多人目光的热门产业,在2022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兵荒马乱”。新能源产业爆发,产能紧缺,叠加周期下行,台积电搬迁,美国人的政治裹挟,各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