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对标西高新,甘肃国开区差在哪?

作者:大贺先生 来源: 头条号 54502/14

近日,据相关消息,2022年西安高新区GDP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西高新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全年共新增10家上市企业,30年的时间,西高新的经济总量追上了甘肃的省会兰州,这绝对是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一

标签:

近日,据相关消息,2022年西安高新区GDP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西高新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全年共新增10家上市企业,30年的时间,西高新的经济总量追上了甘肃的省会兰州,这绝对是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一个奇迹。

与西高新相比,三十年前同时获批的兰高新仅仅突破300亿元,即便如此,兰高新也是甘肃国家级开发区中发展最好的,但是同时获批建设,三十年时间,发展一是天壤之别。

因此,对甘肃国家级开发区来说,是整体都有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例,省内的其他高新区和经开区也存在这种情况,归根到底的原因是甘肃国家级开发区体系机制不顺,对国家级开发区的重视不足。

01

在新的一年,落实强工业行动,如何彻底激活甘肃的7个国家级开发区,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作用,对甘肃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对2023年的甘肃来说,改革国家级开发区势在必行。

自从酒泉经开区被撤销国家级经开区以后,在过去的三四年,笔者一直在关注甘肃的7个国家级开发区,因为如果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和职能都发挥不好,甘肃谈何发展?

甘肃目前已经形成了1+2+4的国家级开发区格局,分别是:1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2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是兰州高新区和白银高新区;4个经开区,分别是兰州经开区、天水经开区、金昌经开区和张掖经开区。

对标周边省份的国家级开发区,甘肃的开发区整体发展质量都一般。在强工业的背景之下,甘肃必须要用好国家级开发区,只有激发国家级开发区的活力,才能带动区域发展。

02

甘肃国家级开发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甘肃发展三十年的缩影,各项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如今的困局,总的来说甘肃国家级开发区存在三大问题,需要立即改革。

第一、行政级别太低,调动资源能力不足;作为经济发展主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仅仅是正处级,这在其他省份是不可想象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职业技术学院都能是副厅级建制,但是甘肃的国家级开发区却仅仅只是处级建制,对于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国家级开发区来说,这样的级别只能说是太低了,与之相比很多省份的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都是副厅正厅,甚至是副省级。

第二、经济管理审批权限过低,行政改革滞后;例如隔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副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兰州新区也是副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同时,宁东的一把手是宁夏的常委副主席兼任,级别不可谓不高,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年宁东基地的GDP突破600亿,工业产值更是达到2000亿,经济总量相当于甘肃一个地级市的水平,工业产值也超过了甘肃所有的非省会城市。

而兰州新区是甘肃唯一彻底理顺空间,理顺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的国家级新区,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兰州新区这些年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三、一区多园模式,分散开发区的精力,不利于管理和发展,造成甘肃各个开发区开发混乱,产业布局不清,产城融合滞后;唯一没有一区多园的是兰州新区,发展迅速,成为甘肃发展少数几个亮点之一。(兰州新区虽然有三个园区,但是同为一体,可以统一开发建设,与其他开发区的一区多园有本质区别)

此外省外很多国家级的开发区都有一个稳定的空间,然后产城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区多园的问题并不适合甘肃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我们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

兰州新区是国务院2012年8月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

兰州高新区一区五园,包括雁滩园区、定连园区、九州园区、七里河园区、和平园区,规划面积182.77平方公里。

白银高新区一区六园,包括银东园区、银西园区、刘川园区、平川园区、会宁园区、正路园区等六园,规划面积64.64平方公里。

兰州经开区一区六园,包括机场北高新园区、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皋兰园区、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规划面积265.32平方公里。

天水经开区一区五园,包括二十铺工业园、东十里工业园、下曲工业园、社棠工业园和冀城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金昌经开区一区三园,包括金川工业园、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总规划面积71.25平方公里。

张掖经开区一区六园,包括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农产品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和大数据产业园,规划总面积93.37平方公里,

03

甘肃的各个国家级开发区均是一区多园,不同的是兰州新区是三个园区,统一规划建设,且连成一片,有利于发展。

与之相比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一区多园均分散在整个市域,且属于不同的区县,管辖区域不连片,不利于开发区的统一开发建设,成为限制甘肃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原因。

对于激活甘肃的国家级开发区,加快甘肃的发展,笔者建议:

第一、全面提升甘肃国家级开发区的行政级别;建议白银高新区、天水经开区、金昌经开区和张掖经开区提升为副厅级,兰州高新区和经开区可以考虑提升为正厅级,同时兰州新区的管委会书记应由副省级领导干部担任,其他开发区管委会书记应由所在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市长担任,提升对各开发区的重视程度。

第二,效仿兰州新区,全面放权,给予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副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加快改革力度,简化办事流程,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当然在这其中要明确谁的娃娃谁抱走,谁的责任谁兜着,建立重大责任终身追责的制度。

第三、全面放弃一区多园的模式;一个开发区只能有一至两个园区,且园区之间要连片,避免家家烟囱都冒烟,锅炉永远烧不热的局面。

1、对于兰州新区来说要加快与皋兰县的区县合一,融合发展。目前皋兰县是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与白银主城区之间巨大的建设与规划的空白,只要这一片区域不开发建设,融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建议加快兰州新区与皋兰县的区县合一,皋兰县没有能力建设,让兰州新区来规划和建设才能加快发展。

2、对于兰州高新区来说,将七里河园区交给七里河,将九州园区交给城关区,让这两个区自己建设,当然排名时可以把相关指标算给高新区,同时将和平和金崖彻底划给高新区,这样高新区的雁滩园区、和平园区和定连园区彻底连片,高新区可以通过推山造地扩大可利用土地面积,有利于高新区建设东部科技新城,打造产业集群,加快相关区域发展。

3、对于兰州经开区来说,机场北高新园区和皋兰园区全部交给兰州新区,西固园区交给西固,红古园区交给红古,与高新区一样,排名时可以把相关指标算给经开区,然后将划给安宁的九合镇和忠和镇全部交给经开区,经开区重新规划建设九合新城,重新布局产业。

4、对于白银高新区来说,将银西园区、平川园区、会宁园区和正路园区交给所在区县代管,正路园区可以作为兰白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园区,同时将银东至刘川一线全部交给白银高新区,白银高新区统一规划建设银东园区和刘川园区。(黑山峡上马,不利于平川至靖远一线的发展,白银需要重点发展的区域就是银东至刘川区域;)

5、对于天水经开区来说,将二十铺工业园、东十里工业园和冀城产业园交给所在的区县管理,将下曲工业园和社棠工业园及周边空间全部交给天水经开区统一规划建设,同时将三阳川新区交给天水经开区开发建设,作为天水经开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

6、对金昌经开区来说,继续建设金川工业园和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交由永昌县建设即可。

7、对张掖经开区来说,将农产品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和大数据产业园交由所在区县管理,张掖经开区重点建设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和煤化工产业园即可,向北打通张掖的工业走廊,促成张掖工业园区连片发展,加快产城融合。

这些年的发展证明,要给国家级开发区去掉枷锁,在管理职能上要减负,在行政效率要提速,要放心大胆的改,要毫不动摇的革,要用最有利于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和模式促进甘肃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建成三四个千亿级别的国家级开发区,只有如此,甘肃的国家级开发区才能承担起发展重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