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半导体之后,美国下个打击目标已经出现,两大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作者:好人长安君 来源: 头条号 95002/14

最近看到美国彭博社的一个报道。这篇1月26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超250万辆,即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如今已成为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的领导者,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标签:


最近看到美国彭博社的一个报道。

这篇1月26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超250万辆,即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如今已成为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的领导者,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而“美国基本没有注意到中国汽车出口取得的成绩”。

春节时马斯克跟媒体的一次互动中,说中国市场很有可能出现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车企业(暗示特斯拉始终全球第一)。这个表态其实也很耐人寻味,跟上述美媒的表述有相似的地方。

首先这个表态的第一个信息,是认为新能源汽车将会迅速崛起,替代传统汽车成为主流;第二个信息是,在这个汽车的“新时代”,美国没有落后,但只有特斯拉领先,中国没有全球第一,但是有着数个有潜力成为全球第二的车企。

总结一下就是,汽车的未来是新能源,特斯拉虽然是该领域全球第一品牌,但以国家论,中国是该领域的第一大国。

坦白说,这两种表述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美国精英阶层开始“重点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像之前几年关注我们的“5G”和“半导体”发展一样。

那么我们的车企未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呢?



第一个挑战:美国可能会封锁我国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端芯片。

现在回头来看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我认为我们还是低估了美国对中美科技竞争的重视程度,低估了它要将中国隔离在产业链之外的决心和努力。

从18年中兴事件开始,到后来的打压华为,限制光刻机对华进口,限制芯片设计EDA……它要彻底断绝中国发展半导体机会的企图日益明显。

为什么它对我国发展半导体行业如此上心?因为这个产业包含着巨量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技术升级、从业人口高端化,意味着中国企业群体的潜力空间被打开。

而同样是这个逻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样迟早会被美国“针锋相对”。

相比半导体产业链,它的技术实现难度或许要小一些,但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甚至超越前者。它是一个大量应用前沿技术的新物种,包括最前沿的5G通信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大量的车用芯片和传感器,包括5G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等。

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市场上40nm等成熟工艺制程的车用芯片仍是主流,但7nm甚至4nm制程的车用芯片已经开启了商用,未来“车用芯片紧随消费级芯片”必成新潮流。


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该是产业链布局最为超前的国家,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短板,在供应链上甚至有很大优势,这些决定着我们有可能在“汽车电子化、新能源化”的全球性浪潮中首次站在世界之巅。

但是正如前边所说,美国也很有可能通过对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来遏制我们的发展。

我认为或早或晚,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第二个挑战:美国可能利用地位优势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美国对于华为5G的打压,它所依靠的并不是技术优势——在5G技术上华为当时确实走在了西方国家前边。而主要采用ZZ优势,通过外交、舆论等渠道分别向国外的高层管理者和底层人民进行施加影响,最终顺利阻挡住了华为5G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我们想一下,从战略角度出发,华为当时仅仅在芯片设计与5G通信技术两大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它还没有表现出创新加速的迹象,但是美国就几乎用出了能用的所有手段高压制裁。

我有时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决策者,他这种对于危机的处理手段近似于中国的一句老话——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正因为此,我认为当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现科技领军型企业的时候,很可能也会遭遇和华为之前相似的待遇。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近乎奇迹。

要知道,日本很早就开启了对这一领域的研发,并且可以说在特斯拉2012年推出之前,日本在这个行业才是真正的霸主级存在。不过日本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巨大的阻碍——就是传统汽车行业本身。

日本传统汽车的发达,基本挤占了日本的汽车市场,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日本虽然出现较早,但是发展天然受限,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技术在更新换代上的效率低下。

其实美国之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不过美国的市场相比较日本更加多元化,德系美系日系汽车都有市场,这为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初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气候问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基本达成了减少碳排放的共识,正因为此,基于清洁能源、零排放等环保理念的产品开始大批量出现。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甚至太阳能驱动的汽车都开始出现。


马斯克与特斯拉的伟大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它的动力驱动方式,它的成本控制,它的外观,它的续航,它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产品力和经济性,这些都注定了电动汽车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跟传统汽车相比体验感毫不逊色、性价比尤有过之的产品。

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大概风起于2017至2018年左右,乐视汽车算是一个急先锋,但是真正开创国内新能源汽车局面的是三家车企——蔚来、小鹏、理想。但他们并不是这股浪潮的真正主角。

宁德新时代、比亚迪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角。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这股浪潮之中,我国围绕着新能源汽车迅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集群,从上游的锂矿、电解液、金属材料,到电芯、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再到车用芯片、IGBT等,最后到整车生产制造,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以及外围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等等。在不知不觉间,国内已经形成一个链条完整、分工明确同时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产业链。

蔚小理在这个产业链中更像是一个整车设计以及方案整合商,类似于手机行业的小米,他们主要依靠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来创造利润。

但是宁德时代把控着动力电池这个上游核心元器件的生产制造,而比亚迪基本涉及中下游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它还有独有的刀片电池。


很难想象,新能源汽车的热闹景象在短短四五年间就已经出现,如今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而比亚迪正在狂飙突进,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存在,而这个距离很可能将在2023年被超越过去。

可以这么说,从技术层面,比亚迪相比于特斯拉已经没有差距,甚至在动力和电池表现两方面还要更优秀一些。而且比亚迪相比特斯拉更大的优势在于,它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储备越来越雄厚,它可能会更快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就像当初的华为一样,获得跨越式发展。

而且比亚迪的这种进步必然会引发国内其他车企的正面竞争,这就意味着可以形成一个加速创新的竞争氛围。

所以特斯拉被超越不可怕,甚至于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开始疯狂占据国际市场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汽车电子的兴起也一定会带动半导体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大踏步向前。

这是美国无法容忍的。

我认为它大概率还会以“国家安全”类似的理由来阻挠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扩张,限制和阻挠中国在车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或者说在这个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间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的优势与应对:培育市场,占领知识产权高地,同时坚持搞半导体

从性质来讲,美国对于中国企业的制裁,对于中国科技的封锁、产业的打击属于ZZ问题,而不是商业问题,所以商业的手段可能是解决问题最下等的选择。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以ZZ手段应对,实际上国家已经开始了类似的部署,比较明确的行动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

这两种举措之中,前者主要建立统一的支付环境,后者着力于构建一个与国内市场并行存在的外部市场,这两者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培育市场,为我国以后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对国际组织的投入,比如上合和金砖峰会等,这种投入主要是为了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消除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为经济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设想一下,如果上边这三件事都做的很成功的话,那么美国即便制裁比亚迪,在我们的产业链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比亚迪依然可以通过这些新兴市场推动自身的发展。


其次是占领知识产权高地。

我国在科技领域频频遭到掣肘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西方在知识产权领域布局较早,很多领域的技术都已经形成产权壁垒,它们既阻碍了自己的科技创新,同时也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超越形成阻碍。

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金刚不坏”,那么尽可能早地推出新技术,并尽可能早地形成专利家族是奠定自身“护城河”的重要手段。

这意味着未来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可以拿出威胁他们未来技术发展的筹码,这显然有利于我们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最后再聊聊半导体。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敌人害怕的,就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科技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半导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大张旗鼓对付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可以看出来。

那为什么说要坚持搞呢?因为我认为我国半导体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必然是一个漫长又曲折的过程,看到有自媒体人“悲观地估计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追上”,我觉得这种想法还是过于乐观,西方发达国家半导体技术水平并不是停留在原地,而且半导体产业链所涉及的行业之多,以及不同技术之间协调配合工作之复杂,恐怕超过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我认为这个时间短则二十年,长则三十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起“从理论到应用、从成熟工艺到先进工艺、从上游到下游”这样一个完整的庞大的同时又很精细的半导体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中美关系的缓和,研发进度的中断,或者因新技术出现而转变方向(比如去研究量子芯片)……我认为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停下对这个体系的研发,因为它大概率是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


期待有一天,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制造的电子产品的核心元器件上,刻着“Made in Chin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