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上转为净买入债券,尤其是理财资金在去年11月以来首次单周净买入债券现券。1月30日-2月3日,证券、基金和理财公司由节前一周净卖出转为净买入,分别净买入26.49亿元、433.31亿元和90.95亿元。1月30日-2月3日债券现券主力买盘来自农村金融机构,净买入1731.02亿元,较节前一周大幅增加923.45亿元;现券主力卖盘来自股份行,由节前一周净买入转为净卖出1578.61亿元。机构抢短债特征明显数据显示,1月30日-2月3日现券主力买盘农村金融机构的净买入期限主要在1年以下,净买入规模为1281.85亿元。分券种来看,货币基金为1年以下利率债的主要买盘,全周净买入规模为375.69亿元;理财和基金为1年以下信用债的主要买盘,全周净买入规模分别为352.24亿元和302.76亿元。国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樊信江认为,节后一周债市表现强劲主要是受到资金面和机构行为两方面的影响:节后资金利率下行,流动性趋松,叠加节后股市表现欠佳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成交回暖;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为现券主力买盘,理财资金回表导致银行资金欠配,市场交易行为引发债市上涨。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指出,从配置盘看,本次节后债市走强的主要支撑可能是农商行持续性增加配置。从交易盘看,基金净买入较为谨慎,而理财则出现了较强的净买入恢复。往后看,由于配置盘支撑,利率债大幅波动可能性较小。但信用债由于银行和基金、理财等都表现出较强的追涨特征,波动幅度可能更大。关注资金面、信贷、货币政策和股市对债市的影响申万宏源首席债券分析师孟祥娟指出,预计信贷和资金将是2月债市走势的关键:资金方面,从近期央行的公开市场投放来看,央行短期内无意明显收紧资金面,加之经济复苏势头尚未确认,预计2月并非收紧资金的窗口。信贷方面,市场对1月信贷是否存在“开门红”仍有分歧。方正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伟认为,1月信贷“开门红”难度较大、社融增速预计继续下行,2022年1月信贷“开门红”成色十足,今年1月没有“降息”和“政策”加持,加之春节假期影响,预计信贷投放上很难大幅超过2022年同期。浙商证券宏观经济团队预计,预计1月信贷“开门红”大超预期。虽然1月为春节月份,但宽信用政策着重前置发力、经济形势转暖、叠加银行去年项目储备充足,信贷“开门红”或大超预期,基建、制造、绿色、小微、地产等领域是主要投向,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居民短期贷款也将转好。政策方面,建信期货宏观金融团队认为,1月国内经济较去年12月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处于底部修复阶段,货币政策收紧的必要性不高,且叠加政策层要求政策尽早发力推动经济在年初回升,一季度货币政策或仍有操作空间且早落地的可能性较大。整体看,市场目前可能对国内货币政策预期偏谨慎,提供了一定的博弈空间。风险偏好方面,1月底以来A股震荡调整,债市表现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较明显。上证综合指数自1月30日创下高点3310点后,截至2月6日累计下跌逾2%,同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升0.6%左右。从市场风险偏好来看,近期应该关注股债跷跷板现象是否进一步深化。短期债市收益率仍将延续震荡走势市场人士表示,银行、理财支撑春节后债市走强,短期债市收益率受多空因素综合影响仍将延续震荡走势。短端品种方面,受月初资金需求回落、现金回流、利率债供给规模较小等因素影响,近期资金面仍较为宽松,资金利率持续下行,但近期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市场流动性或面临一定扰动,叠加本周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较大,可能加大短债利率波动风险。中长端品种方面,近期公布的工业生产、地产销售等高频数据显示产需两端有所改善,国务院会议强调继续巩固和拓展经济回升态势,基本面有望延续修复态势。但前期债市对于国内经济修复的反应已较为充分,当前处于经济数据相对真空期,经济基本面修复成色有待进一步验证,短期内中长端收益率缺乏趋势性行情,预计将延续区间震荡格局。张伟指出,市场的风险偏好从2022年10月底至2023年1月底持续抬升,短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经济乐观情绪也较为高涨,预计2月风险偏好很难持续单边上行。整体来看,信贷和资金整体利好债市,同时关注风险偏好的小波动,预计2月债市震荡略偏强。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往后看,接下来一段时间基本面仍将呈现疫后修复行情,股市有望继续受益走强,对债市情绪仍有压制。尽管受预期差等因素影响,债市存在阶段性的小行情,但从中期看,只要经济复苏预期无法证伪,那么推动利率上行的动能将更强,对债市不宜过于乐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编辑 徐超 校对 刘军
理财资金近3个月来首次单周净买入债券 债市走强能否持续?
作者:新京报 来源: 头条号 46402/15
2月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上转为净买入债券,尤其是理财资金在去年11月以来首次单周净买入债券现券。1月30日-2月3日,证券、基金和理财公司由节前一周净卖出转为净买入,分别净买入26.49亿元、433.31亿元和90.95亿元。1月30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