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在17日的闭幕演讲环节进行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这里很重要的是ESG一定要中国化,ESG理念和价值观是全球通行的,但其评价是代表利益相关方去看企业,应该和当地的实践相结合。本文字数约4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人民大学重阳论坛,特别是今天的题目叫“新的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国与世界”,我特别愿意讲讲中国与世界的ESG。我想说三个方面的事儿。一是ESG国际动态,二是ESG中国发展,三是ESG未来展望,今后我们还要做一些什么。
(一)ESG体系 给大家说一个概念,ESG体系。
ESG领域里涉及到监管者、企业、投资者以及中介机构,整体是个体系,ESG的发展应该是个体系的发展。大家都知道,ESG是联合国负责任投资组织,当时前秘书长安南于2016年牵头发起的。2021年底,负责任投资组织全球成员机构已经达到3826家,管理资产的规模达120万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责任投资原则全球签署机构已经突破5300家。
(二)ESG投资 从资产规模来说,彭博做过研究,预计到2025年规模要达到53万亿美元,占全球在管资产投资总量的1/3。 各国主权基金积极入局践行ESG投资,成为推动ESG投资的重要力量,比如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可以看出,全球投资机构,特别是像养老、退休金等公共投资领域,都会非常关注“负责任投资”。
(三)ESG评级 ESG评级在全球发展也还是很快。如明晟、富时罗素、彭博都有评级机构,据统计,全球评级机构超过600家,包括评级公司和非盈利团体。
(四)ESG监管 全球ESG监管发展也很快,到去年底,全球120家交易所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且有67家证券交易所已经发布ESG信息披露指引,去年发布指引的交易所新增加12家。 在美国,2019年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发布了《ESG报告指南2.0》,就ESG事项提出了披露要求。2022年3月份又发布了新的拟议规则,首次要求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注册上市公司时,以及在定期报告当中都要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温室气体排放信息。这些要求不是说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监管机构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在欧洲,欧盟理事会去年11月正式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正式取代了欧盟于2014年10月发布的《非财务报告指令》。该指令大量把ESG内容纳入其中,亚太地区如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出台更明确的监管政策,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敦促企业增强自身责任感,提升ESG管理水平。
(五)ESG治理与信披 全球前250企业当中,96%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我们叫做“G250”;全球在某国家或地区前100的企业(N100)也在稳定发展,79%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1/3的N100公司领导层中有专门的成员负责可持续发展。
(六)ESG中介 围绕着ESG的发展,各种中介机构,包括研究、咨询、评价与数据等服务在全球得到很大的发展,因为围绕着ESG,有很多工作需要各个机构来参与。 以上是简要的关于ESG国际动态。
(一)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个政府、机构、企业越来越关注ESG。我们过去经常讲企业社会责任,这几年讲负责任原则,大家更多讲ESG,这个概念是相通的,就像一个硬币两个方面,5分钱这面是国徽,代表着企业社会责任有这个意识,要做这个事儿,反面是5分,它是有价值的,负责任投资会从投资领域更好推动企业负起社会责任。应该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总书记很多次讲话,如: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总书记在国际上很多次的讲话都讲到这个问题。 中央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回头讲ESG、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这几个字,从企业来说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也是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是更好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ESG工作。在二十大报告当中,再次围绕着实体经济、区域发展、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阐述,为我们推进社会责任/ESG指明了总体方向。
(二)ESG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这几年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早在2006年、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分别出台社会责任相关要求。2012年,港交所首次发布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指引》,随后持续更新以满足ESG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中央企业有很多是在香港上市的,他们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在ESG推进过程当中也是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这几年上交所、深交所都在这方面加强了要求。去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首次把“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纳入其中。国资委去年成立“社会责任局”。可见我们国资委对这件工作的重视,其实也可见党中央对这个工作的重视。我们这几年在推进社会责任工作过程中,也特别关注ESG,也提出来,企业要发布相关的报告,提出要求今年相关专项报告的披露,上市公司要做到全覆盖。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参与规则研究、标准制定等。
(三)ESG信息披露逐渐强化 到2022年12月底,A股147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的ESG/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较上一年增加351家,披露率增至30.86%,较前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国资委70.4%的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的ESG报告,当然有的叫社会责任报告,有的叫可持续发展报告,但离真正的ESG报告还是有差距,但总体还可以,一方面我们今年能不能100%全覆盖,另一方面报告的质量要进一步地提升。 在信息披露标准化方面,我们研究了很多关于信息披露的框架,这是我们和社科院一起做的ESG报告综合指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ESG 5.0)》,很好地推动了我们的信息披露。
(四)本土ESG评级蓬勃发展 国内很多机构也在做ESG评级,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和社科院、责任云研究院团队发布“科技责任-先锋30指数”,分类别、有重点地评价企业ESG现状与阶段性特征。我们还研究了中央企业责任50,和我们日常掌握的情况也是吻合的。
(五)ESG沟通交流不断深化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牵头发起ESG中国论坛,重阳论坛也把ESG作为重点,我认为,这也是我们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ESG研究更加丰富 各方面的研究也更加丰富,我们做过中央企业的研究,很多机构,包括中国质协、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以及很多高校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大家对ESG的研究关注度不断提高。 这是ESG在中国大体发展的情况。
(一)完善ESG政策法规 如何更好地推动ESG的发展,完善ESG政策法规。包括监管机构、国资委等出资机构,如果要涉及全部企业时,我们特别愿意和工商联一起把这些政策进一步完善。
(二)引导ESG投资 我们还要积极引导ESG投资。ESG投资的逻辑是希望通过ESG投资者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用投资来鼓励环境、社会和治理更好的企业、获得更多低成本资金。投资对ESG的引导非常重要,如果企业没有监管机构严格要求,也很难说都会给予重视。
(三)加强ESG宣传培训 现在中央企业在做ESG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在做ESG方面的宣传工作。展示一个小视频,央视今年推出《中国ESG榜样》系列活动,大家一起来推动工作,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四)加快构建中国ESG标准体系 ESG体系包括披露、评价、投资等领域,各个机构都在做,如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化研究院,我也参与了他们的研究,希望建设一个中国标准体系。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ESG一定要中国化,ESG理念和价值观是全球通行的,但它实践和评价标准应该和当地的实践相结合。如基本原理,我们讲社会责任相关方,美国人、英国人帮着中国人来评价蒋锡培的远东是不是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个逻辑就不通,所以,我们要让它中国化,特别是评价标准的中国化。下一步,我们和他们合作央视ESG榜样也在探索能不能更好地在标准中国化方面做一些工作。
(五)支持国内机构开展ESG评价工作 明晟、富时罗素、彭博等国外机构做评价时,会评中国的公司,他们评中国的公司会带有歧视性,他们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的理念看我们的企业。他们的评价应该是代表我们利益相关方来看企业。所以,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评价结果,鼓励更多的机构开展ESG评价工作,推出有利于评价的产品。这个事情不是一家机构做,可以鼓励多家机构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六)完善ESG治理和信息披露 ESG有个基本逻辑、基本概念,它是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你做什么、要怎么做,一定要告诉大家,这也是评级机构来评价你的非常重要的依据。所以,往往我们说中国人比较内敛,自己做好就行,不一定要使劲地说,实际ESG不但要做好,而且要说好。要说好,我们要不要有一些规定、标准,相比国外,这方面国内还是有差距,大家共同一起来做好。 我们经常讲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讲责任投资,我把概念概括为: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引导责任投资,推动可持续发展。 谢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