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微信「小红书」,来了?

作者:罗超频道 来源: 雷科技 78902/17

昨天,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了一则推文:《今天,换个方式见面》。虽然同样是以公众号发布,但“图片+短文字”的内容形态与常见的公众号推文截然不同:内容主题不再是文章,而是图文结合的短内容,也就是“笔记”。很多网友的*观感是:这跟小红书笔

标签: 微信 公众号 内容

昨天,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了一则推文:《今天,换个方式见面》。

虽然同样是以公众号发布,但“图片+短文字”的内容形态与常见的公众号推文截然不同:内容主题不再是文章,而是图文结合的短内容,也就是“笔记”。

很多网友的*观感是:这跟小红书笔记太相似了吧?甚至还有网友表态,这不就是“小微书”吗?

其实,这个改版早在2022年8月就已发生,当时微信公众号对图片消息板块进行了升级,从内容界面来看与小红书笔记已有几分神似。

微信派推送的最新版面强化了互动模块,整体看上去跟小红书笔记更像了。

对于新的内容排版,很多用户认为“更有评论欲”了。在用户注意力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短,不论是视频还是图文,前者让抖音与快手强势崛起,微信力推视频号赶超;后者让小红书取代微博成为*的短内容社区。小红书媒体属性更弱、社区属性更强,内容更加生活化、女性用户更多,因而离钱更近。

小红书种草内容“滤镜化失真”被广泛吐槽,但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增长最快的内容平台之一,2021年小红书月活用户破2亿,市值一度达到200亿美元。现有消息称其市值已腰斩到100亿美元,但随着其视频化战略的成功,再加上在旅游、美食等细分领域的深耕效果显现,小红书前途依然“无限光明”。

腾讯是小红书股东之一,但这并不影响其业务本身的布局,就像其是快手股东却依然重注短视频一样。微信在生态内嵌入一个类似于小红书的“小微书”,不是没有可能,特别是在当下,这件事情对微信更重要。

早在2020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就谈到了对“短内容”的重要性,他说:

“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只是阴差阳错,微信“一不小心”将公众号做成了以文章为内容载体的平台,但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张小龙当时就表示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也就是UGC内容,除了朋友圈外,微信还“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于是,我们看到了视频号,也一定会看到一个类似于“小红书”这样的笔记类产品,这也符合张小龙一直所认为的“照片比文字创作门槛更低”的判断。

而从微信派高调宣布“换个方式”来看,微信正在平台内孵化一个类似于小红书的生活内容社区,这个社区基于公众号账号体系,从此前的“图片”消息进化而来。跟公众号比,这种内容更短,创作门槛更低可吸引大众用户UGC,互动门槛更低因而更社区化。而跟朋友圈的短内容比,微信“小微书”*特点是面向公域,也就是人人创作,人人可看。

完全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微信会将这样的短内容与视频号进一步打通,就像小红书内图文笔记与视频笔记浑然天成一样。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微信尚未正式推出“小微书”这样的单独平台,这符合微信一贯沿着产品不断进化“长出来”新产品的理念。

据雷科技(ID:leitech)了解,当前创作者们主要关注的还是公众号这类短内容的流量分配机制、内容分发逻辑,“小红书是算法结合关注的内容分发模式,可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生活趣味,如果微信没有匹配的兴趣发现分发机制,短内容也一样面临流量源的问题。”当前,微信正在内容体系中强化算法的存在感,频繁地公众号改版以及对搜一搜、看一看等去中心化分发渠道的重视,正在不断打乱原有的流量分发逻辑,如果强化短内容也意味着微信会更重视算法分发。

此外,还有创作者吐槽公众号短内容的短板:没有一个强大的创作客户端提供给创作者。面向公众号创作者的“订阅号助手”在创作上并不方便,“都什么年代了,还让用户去PC后台上传图片?这对小红书上的年轻创作者来说是太陌生的事情”,因此,如果微信要强化UGC内容也必须要提供更加低门槛、高效便捷的创作工具。

如果微信真的有志于在平台内打造一个“小红书”,这对小红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因为后者的用户与创作者本质均是微信用户的子集。用户只需要一个“小红书”平台,用小红书的人不需要大众点评、马蜂窝甚至不需要搜索引擎,同样如果用户在微信内可以看到类似的“生活笔记”恐怕也就不需要小红书了。

受伤的不只是“小红书”,还有公众号创作者。微信用户注意力是有限的,引入更多内容瓜分注意力势必会冲击原来的内容创作者,特别是文章这样的长内容创作者。随着微信对视频号等多媒体内容的日益重视,公众号原有的内容体系正在被破坏,很多创作者都在反馈图文流量下滑的问题。当微信对算法分发更重视后,公众号号主还面临着“分发不确定、流量不稳定”的问题。很多公众号运营者都吐槽“做微信越来越吃力”。

据雷科技(ID:leitech)了解,在非官方的公众号转让交易生态中,公众号真实粉丝的估价已从前几年的数元一个降低到2、3毛一个,由此也可看出公众号生态的状况不佳。

站在微信角度来看,这一切动作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微信是一款有10多年历史的产品,公众号2012年8月诞生,至今也已面世10年,它引爆了一场内容分发的革命,掀起了一波自媒体浪潮,但如今正面临着尾大不掉的问题,引入视频号在整个内容生态中也掀起了鲶鱼效应,相较于公众号生态疲软的“失”而言,微信在短视频领域的“得”显然有价值得多。

打破稳定本质就是走出舒适区,微信求变的过程也是在重塑自我,对它来说,只要也只有创作者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保持整个内容生态具备长期活力,至于创作者是不是原来的那一波创作者,并不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