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在广袤的乡野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说明新能源汽车下沉现象越来越普遍,也说明县城及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有可为。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新能源汽车下乡并非新鲜事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我国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近两年每年都有。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2022年工信部、农业农村部也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历时7个月之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罕见地提及新能源汽车下乡,体现了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的政策导向,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既定政策,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排放,是落实“双碳”目标及国际社会承诺的现实途径。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燃油汽车比重,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当前,农村地区是消费的重要爆发点,农村地区规模大、基数大、消费潜力大。尤其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可能出现消费的爆发期,新能源汽车下沉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同时,在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也意义重大。”颜景辉表示。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
当前,众多新能源车企的关注点主要在城市,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小县城、农村相对于大城市来说现在正是培育市场的重要机会,可以看作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收入高、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下沉。
在颜景辉看来,从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角度来看,广大农村地区还需要政策上给予扶持,例如各种优惠税收等。同时就是基础设施的问题。一方面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仍待加强,另一方面,售后服务的问题也要解决。
众所周知,在大城市里,4S店已经很普及,汽修服务也很便捷,但下沉市场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仍面临适合乡村市场的车型有限等一系列短板。
据记者了解,除去针对农民的车型较少外,县城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救援等常规服务都不完善。这些不确定因素,已成为县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拦路虎”。
“在供应侧产品的设计方面,广大农村与城市还是不太一样,农村实际上是兼顾了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所以说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种类方面,还要多元化一些,适合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颜景辉表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农村电动化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国内市场在售的新能源乘用车有较多车型、版本可供选择,但销售到农村的新能源汽车仍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车型在价格、用途和便利性等方面与农村居民的预期有较大错位。
“新能源汽车要在款式、功能、车型等方面更丰富,以满足多重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和有效,使得下沉市场充分释放出应有的消费潜力。”颜景辉进一步强调。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丨“数商兴农”要兴出活力与效率●智观天下丨国际油价向左,美国通胀向右●需求回暖 消费信贷料持续加码●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庭院经济”大有可为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