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江淮汽车(600418)合作造车的传闻,终于消息落定。据澎湃新闻2月21日报道,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回应传闻时表示,华为不是亲自造车,还是通过智选模式合作。在该消息落地之前,2月21日,江淮汽车已大涨近8%,收报17.35元/股。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售卖标准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二是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简称“HI模式”);三是深度参与产品、整车设计,以及提供销售网络渠道的智选车模式。
在华为进入汽车领域以来,先后与合作车企快速推出了多款车型,分别是赛力斯(601127)SF5、阿尔法S、问界系列和阿维塔。然而,唯有与赛力斯合作的智选车模式,目前在市场上打开了一些局面。今年1月,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华为了解到,自2022年3月正式交付以来,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已经实现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而另一边,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三家车企合作采用的Huawei Inside模式,似乎未能达到合作造车的预期。近期,网传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原因或与其负责的HI模式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展不顺有关。
目前来看,华为与车企合作造车的三种路线,或许唯有与车企利益深度捆绑的智选车模式,有望跑出来。这也是华为最接近造车的模式,在与车企的合作中几乎占据主导权。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AITO官博发布的海报中,其右上角logo从AITO换成了华为品牌logo,宣传话术也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不过,在后续发布的海报中,又改回了AITO的logo。
一些迹象显示,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愿景正遭遇困难。华为车BU成立以来,人事变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华为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已有超过10位核心人员离职,包括华为原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蔡建永、前华为自动驾驶首席架构师李帅君等。
此外,顶着“一年交付30万辆,做到业界第一”的目标,农历春节期间,余承东回家过年也没闲着,在安徽老家加班巡店、下场卖车。去年7月,向来信心十足的余承东在出席公开活动中表示:“华为在汽车业务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绝对是‘烧钱’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
不过,华为承诺不造车的3年期间将在今年10月26日到期。2020年,任正非曾签发了一份有效期为3年的不造车决议,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如今即将到期,华为是否会放开限制,亲自下场造车亦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