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硬科技 » 正文

北京经开区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作者:新京报 来源: 头条号 46402/24

从拜耳、赛诺菲、GE医疗、瓦里安等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落地生根,到谢晓亮院士、谢良志博士、王印祥博士等一批知名企业家、科学家团队创业成长,再到新型基因测序仪、新冠重组蛋白多价疫苗、人工智能髋关节置换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陆续诞生,北京经济技术

标签:

从拜耳、赛诺菲、GE医疗、瓦里安等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落地生根,到谢晓亮院士、谢良志博士、王印祥博士等一批知名企业家、科学家团队创业成长,再到新型基因测序仪、新冠重组蛋白多价疫苗、人工智能髋关节置换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陆续诞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已经成为推动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2月14日,北京经开区举行全球“新药智造”合作伙伴大会,并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相关产业支持配套政策。

未来三年,亦庄可期。北京经开区将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聚焦前沿技术创新突破,重塑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推动生命科学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亦庄”工程,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贡献亦庄智慧和力量。

布局“一核两翼”产业发展空间

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2000亿

医药健康是北京产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在迈向“高精尖”的转型中,这也成为推动首都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对于产值占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近半壁江山的北京经开区而言,更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30年前,出了名严谨的德国企业拜耳打算在华开拓业务。与北京经开区接触之前,拜耳已经考察了国内多地。“针对我们提出的包含36个大问题、126个小问题的全英文问卷,北京经开区仅用三天时间就做出了专业阐述与准确回答。”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晓兰如是说。

随后北京经开区又赴德国谈判,面对拜耳方面40多位专业人员针对环境、土地、气象、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提问,都一一用详实数据和专业术语进行了解答。谈判小组还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合作意向就已经发到了北京经开区。如今,拜耳公司的北京亦庄工厂新产线正加快建设,将让产能一下子提升40%,向世界级制造工厂跃升。

过去几十年,拜耳的故事在北京经开区不断上演。这才锻造出强大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2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各类生物医药健康企业3500余家,涵盖了以拜耳和泰德为代表的高端化药板块、以赛诺菲和百泰生物为代表的生物药板块、以同仁堂和聚协昌为代表的现代中药板块、以北生研和神州细胞为代表的新型疫苗板块、以GE医疗和瓦里安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板块、以永泰生物和引正基因为代表的细胞基因治疗板块、以康龙化成和昭衍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板块,逐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

同时,北京经开区也积极吸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六大中心落地,搭建了全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2022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约900亿元,累计上市企业21家,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目标催人奋进,谋新篇踔厉前行。按照最新发布《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上市企业数目突破30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智造等前沿赛道形成创新突破,新申报上市药品、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建设成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一个个目标,让这片土地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布局打造“一核两翼”产业发展空间。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围绕核心区北部及亦庄镇老工业区建设8平方公里的产业核心集聚区。同时,向西辐射旧宫地区,围绕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新址规划旧宫地区近2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服务拓展区;向东依托台湖“两站一街”,形成高端总部经济聚集区,打造首都东南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不同区域、类型,共同迎来转型生机。北京经开区将通过城市更新来筑巢引凤,逐步盘活利用未出让产业用地、低效产业用地等潜在可利用产业空间,分布供应近380公顷产业空间;采取模块化装配方式,建设满足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需求的标准厂房、中试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或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代建厂房,三年内累计提供50万平米标准厂房空间;支持各类主体以国际一流产业园为标准,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产业聚集和中小企业孵化提供良好环境。

产业优势助力药械智能化变革

“智造”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新药智造”关键在于“智”。30年的发展让北京经开区聚集了大量生物医药健康企业。新时代的新机遇下,支持数字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抢占未来技术新高地,成为未来3年北京经开区必须答好的新课题。

康龙化成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筛选,中生研究院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服务医疗研发,长木谷医疗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完善骨科植入手术方案,亮亮视野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周围的声音……在北京经开区,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健康企业迈出了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新药智造”的产业基础已然形成。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对“新药智造”进行了解读:“新”是创新、革新,是动力,聚焦产业新技术新方向新人才,以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生态带动产业的革新与迭代;“药”是药品、药械,是根基,构建从产品早期研发、临床研究、落地生产到市场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智”是智慧、智能,是未来,支持数字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抢占未来技术新高地;“造”是创造、造诣,是品牌,代表精益求精的品质,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亦庄药”,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

北京经开区顺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依托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推动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让数字为研发赋能,支持医药研发企业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算力,加快药物发现;让数字为装备升级,在智能诊疗、虚拟手术、精准医疗领域,促进装备与AI、VR、传感器、机器人等硬科技相结合。让数字为生命护航,进一步拓展“数字+”医疗业务范畴,鼓励开展导医导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在线健康管理等业务。

“智造”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助力?

根据最新发布的配套政策,北京经开区将对首次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高端医疗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300万元;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区内经认定的医药产业空间产业化的企业,按照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新成立或新迁入亦庄新城,从事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生产、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实际租金50%的比例给予补贴……

“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将助力药械智能化变革,与药品、器械创新产品开发、医疗服务、数据管理等全方位结合,推动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推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升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优化政策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贡献

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保驾护航

“当我们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创新企业,北京经开区就为我们提供研发空间、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的全方位服务。当我们发展壮大之时,北京经开区帮我们协调了承载空间。”北京经开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神州细胞创始人谢良志对北京经开区的贴心服务感激至深。

从小变大、由大变强的背后,不仅需要企业的创新实力,更考验政府的政策与服务。在北京经开区的培育下,谢良志创办的神州细胞和义翘神州两家企业相继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国产八因子、新冠疫苗、HPV疫苗等也屡获突破。

更多的培育已经在路上。为落实《行动计划》,经开区构建了1+N政策体系。“1”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普适性政策,“N”是细分赛道的专项政策。在本次大会上率先发布了面向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两个关键赛道的专项政策。普适性政策与专项政策互为补充,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可同时享受;在兑现方式上,推行“线上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模式,扩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条款的比例,让企业有更优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

创新是基因,承担是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将鼓励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与国家试验室、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战略性、关键性创新成果。对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和产业专项的,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年度支持金额最高2000万元。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全球产业前沿领域,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品种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单个企业年奖励额度提高到1亿元。

北京经开区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保驾护航。北京众多三甲医院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医工结合可能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国家药监局直属六大中心落地,更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一项创新走出实验室并不容易,成果转化链条上的每一环都不可少。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和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产业重镇如何依托在京多所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打通成果转化链条,为企业自主创新赋能?

“我们将积极对接北京市高校院所、国家实验室、三甲医院,建立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家智库和人才图谱,吸引优质成果转化项目在北京经开区落地。”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同时,支持高校和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推动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以“揭榜挂帅方式”,为企业产品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形成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全链条。

新的蓝图已绘就,新的征程已开启。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北京经开区将以此大会为新的起点,加快布局前沿技术赛道,进一步研究完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从空间、人才、资本、技术、国际化等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有信心将北京经开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药智造”产业高地,打造出世界级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为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陈丽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硬科技”是什么

来源:头条号 作者:新京报02/03 22:02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