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2022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2244个,信贷余额1.35万亿元;专项保险产品1001个,保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保监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出台专门政策的基础上,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推动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银保监会联合地方政府加快新市民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多部门联动,构建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银保监会2022年初联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督促派出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细化支持措施。目前已有30个省级派出机构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文件。例如,上海银保监局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针对国际金融中心、超大城市的特点,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为新市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北京银保监局印发专项文件,结合首都城市定位,针对新市民集中于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物流家政等服务类行业“两头集中”、需求差异大的特点,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差异化、便利化、综合化水平。二是推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中长期发展规划。例如,四川银保监局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规划,明确在成都、绵阳、宜宾、南充、攀枝花以及川渝高竹新区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山东银保监局推动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山东省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工作、城乡融合、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五大类重要战略性文件和重点专项政策。三是推动“政务数据+金融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新市民识别体系。相关银保监局积极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探索构建新市民身份识别和信用评价体系,努力解决新市民征信、社保、纳税、公积金等历史数据积累少、评价难等问题。目前有15个省(区、市)正在探索建立新市民大数据平台。例如,广东银保监局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嵌入“粤省事”移动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宁波银保监局指导机构对接市大数据局,指导机构优化客户身份识别和数据库运用。四是探索“一网通办+异地通办”,让新市民金融业务少跑腿。联合多部门不断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提高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均等性和互认性,降低新市民“脚底成本”。例如,山东银保监局鼓励机构加强内部信息整合和综合运用,指导机构建立“三地联动”机制,加强新市民居住地、户籍地和工作地信息综合应用。宁夏银保监局联合多部门将103个银行网点打造成“政务服务自助联办网点”,实现“跨省通办”事项全覆盖,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政务”综合性便捷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初步建立新市民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一是优化住房金融服务,新市民置业安居金融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银保监会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各银保监局配合当地政府因城施策,积极支持新市民安居需求。例如,陕西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推出“农民安家贷”“新市民安居贷”等产品,全年发放新市民安居贷款64.76亿元。大连银保监局指导辖内法人银行完善新市民住房贷款政策。二是主动对接创业就业诉求,新市民稳岗就业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保险产品。2022年全国共推出专属信贷产品621个、年末贷款余额2225亿元;专属保险产品467个、服务新市民4424万人次。例如,贵州银保监局积极支持支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2022年以来为42.22万户搬迁新市民建立资信档案,累计投放后续扶持贷款81.96亿元、惠及130余万人。青海银保监局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参与拉面经济“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大力支持从事拉面产业“新市民”创业就业,惠及拉面馆 3.01万余家。三是量身定制教育培训金融产品,新市民子女就学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厦门银保监局指导市银行业、保险业协会与托育行业协会建立交流机制,发布65家重点支持的托育机构名单,开发专属信贷、保险产品7个,满足新市民群体婴幼儿照护需求。青岛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新市民教育培训、咨询、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全年累计为新市民子女提供国家助学贷款1.3亿元,为新市民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信贷支持3.4亿元。四是探索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新市民健康基础保障体系持续完善。2022年全国共推出专属保险产品276个。海南银保监局争取省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在14个区县打造面向新市民的“政府+保险+医护机构”特困护理服务模式,累计保障27121人次、赔付1626.81万元。云南银保监局指导机构创新开展信用就医服务,为医保参保的新市民提供先医后付服务,提供专属医院看病授信额度,累计服务新市民11.2万人。五是促进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新市民养老保障金融服务更加完善。例如,广西银保监局探索发展“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服务+养老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医养结合养老社区项目超40亿元。重庆银保监局支持推广灵活就业人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2年末累计投保1.48万人,新市民群体参保占比71%。此外,银保监会还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一是线上线下全面布局,提升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例如,江苏银保监局指导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设立52个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黑龙江银保监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为新市民打造信息集成、信贷融资、担保增信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二是打破户籍与社保限制,开发更多新市民金融产品。例如,安徽银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推出覆盖新市民群体的“皖惠保”“徽康保”等普惠型保险产品,年保费最低仅66元,在保人数376万人。河北银保监局推动地方政府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重点落实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政策,2022年全省新发创业担保贷款5451笔、19.56亿元。三是鼓励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推动新市民利好政策直达快享。例如,湖北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为新市民群体提供减免工本费、管理费、手续费等优惠,2022年合计为新市民减费让利1372万元。甘肃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严格落实账户分类分级管理和简易开户要求,为新市民减免费用6983万笔,服务新市民2007万人次。四是鼓励信用办贷,破解新市民抵质押物难题。例如,福建银保监局推动辖内银行推出“城乡联合贷款”,以输入地机构为贷款主办行,输出地机构为贷款协办行,形成分工协作、分享收益、分担风险机制。浙江银保监局引导银行运用“浙里新市民”积分体系,推出数字化贷款产品,可为缴纳社保的新市民提供3万—30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上述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坚持切实维护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权益。一是全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例如,深圳银保监局推动辖内73家机构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确保新市民维权渠道畅通。河南银保监局结合农民工大省实际,会同省人社等部门出台农民工工资账户管理办法,2022年累计为600余家施工单位提供工资履约保障。二是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政策宣导。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发挥网点渠道优势,组织开展新市民金融知识宣传33.6万次、覆盖6.27亿人次,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山西银保监局协助央广网频道推出“新市民金融服务在山西”系列报道,及时将金融政策措施、产品服务传导至新市民群体。湖南银保监局积极联合行业协会深入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超过1万次,触及消费者200万人次。“尽管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目前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是银行保险机构对新市民群体的特征研究不够,新市民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力度仍需加大,为新市民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不足。二是新市民群体的就业范围覆盖行业较多,身份背景、学历层次、年龄阶段差异较大,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新市民的精准性、可得性、便利性需进一步提高。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指导派出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地方政府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新市民公共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整合应用,完善新市民信用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绩效考评机制,贴近新市民群体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构建新市民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来源:新华财经
截至2022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2244个 专项保险产品1001个
作者: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来源: 头条号 52703/09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2022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2244个,信贷余额1.35万亿元;专项保险产品1001个,保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保监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出台专门政策的基础上,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