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方证券来说,2022年的业绩遭遇了“滑铁卢”。2月17日晚间,东方证券披露了2022年度的业绩快报,营业收入187.29亿元,同比下降23.15%,净利润30.11亿元,同比下降43.95%。在东方证券利润大降的同时,负责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资管”),也正在经历规模下滑,部分产品收益下降的情况。2022年以来,东证资管旗下备受瞩目的东方红系列基金,超八成基金收益告负,多只产品亏损逾20%。遥想东证资管的辉煌时刻,人们不禁好奇:东证资管,究竟发生了什么?
管理规模减少626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券商资管公募共有3家规模超千亿。其中,东证资管凭借2071.21亿的管理规模拔得头筹,中银证券以1245.56亿规模紧随其后,而后是财通资管,对应规模1065.78亿元。
(市界整理部分证券及资管公募规模变动情况,数据来源:Wind)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家公司的规模较2021年末均有所下滑。但东证资管下滑的尤为明显——较上年减少626亿元,同比下降23.21%,中银证券和财通资管下滑分别为0.61%和5.09%。相比之下,以国泰君安资管、中泰资管为代表的的百亿规模资管公司高速发展,规模同比增长超过了100%。对此,东证资管表示:“2022年,受到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权益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公司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中权益类资产配置受到股票市场调整的影响。”而626亿的缩水和23.21%的跌幅背后,是其产品收益率的惨淡。2022年,东证资管旗下成立满1年的115只基金中(各类份额分开计算),仅有16只产品收益率为正。也就是说,过去一年超八成的东方红基金产品出现亏损——其中,东方红优势精选、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A以及东方红中国优势三只基金,分别以-36.69%、-31.05%、-30.38%的年度收益率排在亏损前列。
(东方资管公司部分基金亏损情况,数据来源:Wind)以东方红优势精选为例,该基金自2015年成立以来,至今的总回报率(7.5年)为43.50%,在同类630只基金中排名493,整体处于偏后水平。不过该基金曾在2017年迎来高光时刻。实现47.27%的年化回报率,在同类1273只基金中排名20。但在2021年10月后,该基金收益率开始震荡下调,2022年年度回报率为-36.69%,落后沪深300指数15.06个百分点。至于亏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基金的持仓情况中略知一二。2022年一季度,该基金持有的第二、第三重仓股立讯精密、海康威视股价大跌,跌幅分别为-35.57%和-21.64%。二季度,该基金减持海康威视的同时,对招商银行进行了补仓动作——二季度末,招商银行从第五大重仓升至第三重仓股;然而,直到第三季度,招商银行仍在震荡下跌。该基金再次调整赛道,将投资重心换成以澜起科技、东方电缆为主的半导体以及电力设备赛道。至于2019年成立的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A产品,至今的总回报率(3.4年)为9.41%,排名1677/1863,同样处于落后的水平。该基金曾在2020年达到收益巅峰——年化回报率49.28%,同类排名735/1877。但2021年2月以来,该基金收益率有所下滑;2022年,这样的趋势仍在延续,分别在1月-4月,8月-12月经历了收益率下跌的情况。具体而言,2022年第一季度,受第二大重仓股立讯精密和第四大重仓股贵州茅台影响,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产品收益率有所下滑。第三季度开始后,德赛西威作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从7月29日的203.99元/ 股一路下跌,截至10月31日,收盘价103.6元/ 股,跌幅高达44.35%。除以上两只基金外,2022年,东方红中国优势产品的收益率也跌破了30%。事实上,该基金成立至今(7.9年)的总回报为92.2%,同类排名109/367,整体业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2022年业绩下滑较为严重,年度回报率-30.38%,跑输沪深300指数8.7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以上三只基金分别持有82.72%、89.44%和90.97%的股票。在集中持仓的前提下,前十大重仓个股曾多次出现立讯精密等高估值“行业茅”的身影。受此影响,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基金经理离任
值得一提的是,东证资管两只收益率大跌的基金都在2022年发生了基金经理的变更。2022年7月,东证资管发布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称刚登峰因“工作安排”离任东方红优势精选混合产品;同年10月,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钱思佳离任,离任原因同样是“工作安排”。以上两只产品,均由傅奕翔接任。然而傅奕翔作为新任基金经理,投资逻辑与前任经理差异明显。刚登峰在管理东方红优势精选混合时,主要投资房地产、电子、银行赛道;钱思佳的投资偏好,则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和食品饮料。但傅奕翔继任后,将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主要投资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相关股票。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个股完全相同,均持有澜起科技、拓普集团、伯特利等股票。
(东方红优势精选混合产品、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混合产品重仓股票对比)重仓股股价下跌,叠加更换基金经理的因素,以上两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也随之下滑。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东方红优势精选基金规模仅5.73亿,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7.03%;而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四季度的规模约为37.4亿,三季度末约为62.96亿,仅一个季度就缩水了40.6%。除此之外,在收益率下降的东方红系列产品中,共有31只基金收益率在-30%--20%之间,18只基金收益率在-20%--10%之间,46只基金收益率在-10%-0%之间。在交出2022年惨淡的业绩之前,东证资管的“东方红”系列基金曾一度备受追捧。
曾经的辉煌
从发展历程来看,东证资管的前身是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自1998年开始便从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自2002年首批获得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2005年首批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后,发行了“东方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方红”品牌由此诞生。2010年,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东证资管),两年后,便获得了公募管理资格,于2013年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随后,业内首只券商系公募基金——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基金于2014年1月成立。该基金自上市以来,业绩便持续上涨,截至2023年2月22日,对应总回报率(9.1年)为334.74%,同类排名20/221。即便是在2022年A股震荡调整的背景下,该基金年度回报率-11.04%,跑赢沪深300指数10.59个百分点。
(东方红新动力A产品业绩走势,来源:Wind)在这段时间,东方资管可以说是人才熠熠,包括王国斌(个人系公募泉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睿远基金创始人之一)等均在此任职。秉承着“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东方红”系列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声名鹊起,逐渐成为公募行业中“爆款专业户”的代名词。名声大噪后,“东方红”系列基金多次出现一日售罄的盛况,并在2017年达到了巅峰——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当年9月19日打开申购的东方红睿丰,6小时之内募集超百亿;11月,三年期产品东方红睿玺一日募得178亿,后来按配售比例11.22%将规模控制在了20亿元。当年让无数基民为之疯狂的东方红睿丰产品,2017年年度回报率为54.75%,同类排名8/1273;2019年、2020年同样保持45%以上的回报率,然而2022年却出现了剧烈下滑——年度回报率-26.53%,落后沪深300指数4.9个百分点。至于东方红睿玺三年A产品,自成立至今(5.3年)总回报为41.42%,同类排名796/1488。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138.99亿。凭借多个“爆款”产品,“东方红”系列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实现了资产规模的跃升。2017年,“东方红”资产管理规模753.33亿,在券商资管行业位列榜首。
(2014年-2022年东证资管管理规模变动情况,数据来源:Wind)以上种种,似乎没有人会将“东方红系列”与“超八成基金亏损”联系在一起。对此,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认为: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分别是形成、成长、繁荣、衰退等四个阶段。而中国的券商资管行业已经是高度繁荣阶段,需要完成增量向存量转变,从短缺到过剩的转变。大家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下拼杀,市场对券商资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资管业务,正转向更专业、更周到、更精细、更多样化等券商资管需求。关于未来的发展计划,东证资管表示:公司正不断进化和完善价值投资体系、持续优化专业客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从券商资管产品到公私募全产品线、到资产配置组合的全面布局。除此之外,东证资管还表明:公司正在夯实“专业投研+专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投研队伍建设、打造特色业务,如推进个人养老金业务、公募REITs等。努力打造平台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体系,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合理回报。
作者 | 周奕航
编辑 | 韩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