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23年中国经济现状与出路

作者:黑土老顾 来源: 头条号 44203/12

#2月财经新势力# 三年疫情在22年底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解封了,而经历了解封到春节的阵痛,我们又要直面经济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方向。赚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可回避也很重要。 要想知道未来方向在哪里,就要看清现在的结构。面对宏观经济,没

标签:

#2月财经新势力#

三年疫情在22年底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解封了,而经历了解封到春节的阵痛,我们又要直面经济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方向。赚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可回避也很重要。

要想知道未来方向在哪里,就要看清现在的结构。面对宏观经济,没有人是超人,可以扭转乾坤,所有人都是顺势而为,包括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结构现状简单总结,就是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贫富差距持续恶化,国际收支空前的好却隐忧重重。

先说财政,2020年中国综合税收水平约67%,房地产总收入中,政府税费占约80%,国有企业基本在所有可以垄断的行业实现了垄断。2012年底政府及政策银行债余额约25万亿,2022年底约83万亿。这是政府的收入项,各项支出之后,20年-22年总赤字超过了15万亿。也就是财政在税收,垄断,借债并用的前提下,仍旧保持了很高的赤字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指望23年政府靠大规模基建拉动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22年用28万亿的新增M2货币只产生了7万亿的GDP,也就是大概每4元信用货币的产生才能创造1元的交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另外3元的信用货币用来弥补之前欠的信用窟窿。这也就说明了国家想进一步扩大债务规模的方式拉动经济事倍功不及一半的一半。同时也引出另一个问题,这个信用窟窿有多危险。

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信用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基建,这两台发动机又是联动关系。目前,这两个发动机都面临机油泵没油的状况,也就是新增的有效房地产需求严重不足,2022年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这打破了房地产的长期价格趋势,而无法增长的债务增长模式又制约了房地产的中期价格趋势,只有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一个可以维持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但这于全国而言,无可改变的趋势已经形成。维持的难度会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而如果大力出奇迹,重启这两台信用增长的发动机,其社会意义在人口负增长的前提下,也显得不那么积极。

信用的增长乏力及财政失衡会引起另一个问题的恶化,就是国际收支平衡,疫情三年,中国的国际支出大幅下降,而同时世界各国因为疫情而不能正常生产,使中国贸易顺差达到了历史极值,三年合计顺差超过1.8万亿美元,这大概相当于本世纪头10年的贸易顺差总和。这也是人民币可以保持坚挺的缘由。然而三年新增的超1.8万亿美元,在国家外汇统计里面丝毫没有体现出来。这就让人细思极恐了。进来的水量已知,存量的水明确,那即便不知道出水口在哪,也可以确定其存在。而这个存在的出水口一旦面临入水大幅下降,就会出现问题。而到时候也就是知道了出水口在哪。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接下来一年甚至几年的经济重点在哪里。老百姓关心的就是在哪里能赚钱。首先是要避免风险事件,这将是未来几年不大张旗鼓的说但却会坚决去做的事儿。房子卖不掉,可以租,引入更多的人口,能买尽量让你买,没钱买的就让你租,一线城市不排除会出现国际房地产Reits基金搞的保障租赁项目。货币增长会尽可能的保持债务展期顺利,也就是M2增速至少保持4倍以上GDP增速,这会导致物价有相当程度的增长,尤其是水果,因为需要更多的退林还耕。

循环经济、农业相关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毕竟物价上升对这两个行业来说是直接增加收益的。谁能提高这两个行业的经济效率,谁在这两个行业中就能赚到钱。金融不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因为从以上的结构性问题来看,金融业只在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加强金融行业的反腐及管控将是长期重点。高科技一直是股市的重点,在每个概念被证伪之前都有幻想的空间,但脚踏实地的做科技研发将会是漫长的过程,相当长时间内科研都将受到短板的制约。

对与每个家庭而言,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中国95%以上的家庭经不起一场大病的打击,对与家里有小孩的教育,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这批还没有上大学的孩子一定是会生活在一个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时代,这是全球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就如同蒸汽机,燃油机,计算机的出现一样,一定是颠覆式的。现在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适应过去的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生活,而不是为了适应未来人工智能共存时代的经济生活。这对下一代来说,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挑战。逼着孩子去学习各种无用的技能还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和判断,从小学会科学的思辨要远比背诵一堆知识重要。毕竟论知识的边界宽度,以后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人工智能。

认清现实,当每个人都清醒的认知现状并行动起来后,宏观经济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而是一个现状而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