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提出三点建议: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她建议多发挥国有大企业的带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贯通技术链,优化人才链,共同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方面,她建议,政府应在中小企业产业引导基金、上市融资管理、市场公平竞争、土地适应、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另外,鉴于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企业的发展与所在地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避免盲目引进企业,造成资源浪费。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张军红
一是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紧密联合,例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赋能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加大产业基金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敢于担当主体责任,敢于投入科技创新,敢于做大做强;
三是加快科技评价体制改革,鼓励科研人员服务中小企业,降低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也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很强的专门技术优势,在国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中,突出发挥专精特新企业优势,有利于推动新技术落地使用,快速解决行业共性难题,促进解决“卡脖子”问题。目前,全国已经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万多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在资本市场上,去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了59%,累计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按照工信部部署,今年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有望超过8万家。“在成长过程中,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着企业规模不大、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先进技术储备不足、企业发展前景不明确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