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硬科技 » 正文

新视角审视平台企业:狠抓创新“硬科技”,提升自身“软实力”

作者:科技中国杂志社 来源: 头条号 26703/20

本刊讯 大到国家,小到咱家,数字技术赋能的变化,您可能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数字无形却有痕迹,数字无言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在推动数实融合的路上,我们是参与者,也是最终的获益人。3月11日,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在京举办第4期数字经济

标签:

本刊讯 大到国家,小到咱家,数字技术赋能的变化,您可能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数字无形却有痕迹,数字无言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在推动数实融合的路上,我们是参与者,也是最终的获益人。

3月11日,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在京举办第4期数字经济形势分析闭门研讨会,发布论坛原创研究成果《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这也是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第三次发布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微观基础,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平台企业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和发展困境,其健康发展,有赖于环境优化和通过自律实现强身健体。

当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合与规则制定的“排头兵”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着重指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报告》显示,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微观基础,平台企业有这样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平台企业发挥自身规模优势,成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主力。一方面,平台企业统筹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狠抓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硬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平台企业利用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成为建设和运营新型基础设施的主体。

二是平台企业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及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基于具体场景和技术要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平台容纳大量用户,创造了大量应用场景,有助于充分发掘用户需求,并根据场景具体特点,利用技术优势开发各类新产品、新服务,提高消费者福利,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助力构建产业生态。

三是平台企业是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主要抓手。平台企业通过搭建网络平台,连接各类用户,形成了多边市场,也因此具有了市场优势地位乃至垄断地位,可能出现“二选一”等霸王条款、“大数据杀熟”等歧视性行为以及用户隐私安全漏洞等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平台企业在塑造数字经济市场规则、保障公平竞争、完善治理体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

四是平台企业是我国参与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和合作、引领全球数字经济规则重塑的“排头兵”。一方面,平台企业是我国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开拓全球市场、收购相关资产、开展技术合作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尚未成型,平台企业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贸易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对接和引领全球高标准规则的重要依托。

为稳住经济大盘攒人气、提供就业“蓄水池”

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已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报告》显示,从引领发展看,平台企业相关技术和产品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实体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平台企业实现了需求的高效挖掘和快速响应,更好匹配供给与需求。

从创造就业看,2019年,平台企业带动就业人数约7800万;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达到2亿人左右,在全国就业人数同比减少412万人的情况下,大型平台企业员工仍在增加,平台企业所提供的灵活就业已成为缓解失业冲击的重要缓冲器、提供就业的“蓄水池”。

从国际竞争看,一方面,平台企业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要素资源,也是数字技术应用和新需求产生的先行军。另一方面,平台企业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数字电商平台降低了跨国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数字技术也在解构和重组全球产业链。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 45.5 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21.6%提升至 39.8%。那么,在中美两个数字经济大国长期分列榜单前两名的背景下,围绕两国平台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哪些对比?

《报告》尝试从经营业绩、股市表现和新增企业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并给出答案。

首先,从经营绩效看,2022年中美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盈利能力均受到考验,尤其是部分企业投资亏损严重拖累了整体利润率。

其次,从股市表现看,中国数字经济平台企业股价走势表现为“先跌后涨”。1-10月普遍震荡下跌,跌幅在50%左右,11月以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的股价逐渐回暖,主要受政策驱动和投资者信心影响。美国平台企业全年呈现震荡下行态势,跌幅明显,一方面受到相关企业经营利润收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强监管”预期的冲击。

再次,从新增企业看,中国独角兽企业增量明显少于美国。根据独角兽分析平台Tracxn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而美国2022年新增123家独角兽企业。

理性应对“成长烦恼”,坚守技术创新“第一梯队”

2023年全国两会上,委员和业界人士对于平台经济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目前我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还受到多重因素掣肘,离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希望的“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国内头部企业之间“互通”不畅、官司诉讼层出不穷,很难将全部精力聚焦在科技创新上,更难形成发展合力去参与国际竞争。为此他呼吁,国内企业应同心共济,谋求创新合作。

《报告》则认为,当前我国平台企业发展要警惕四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平台企业发展基本面承压致规模扩张放缓。2022年,在疫情反复冲击、全球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之背景下,我国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领域复苏乏力,平台经济发展基本面承压,主要平台企业营收下滑,盈利压力较大。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

二是平台企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压力大。目前我国互联网的渗透率已接近饱和状态,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明显的“流量洼地”趋近枯竭,用户获取成本升高,依赖融资“烧钱”换取流量,进而维持高业绩增速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互联网进入大存量市场的博弈中。如何摆脱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平台企业面对的共同课题。

三是常态化监管背景下平台企业内部合规能力亟待提升。平台经济专项整改结束,已进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平台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合规能力和风控水平,强化内部生态治理。平台企业的业务普遍创新性强、迭代迅速,在开展新业务时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还需要持续探索。

四是我国平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美国同行相比仍存较大差距。2022年美国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方面保持并扩大其优势地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各大企业各自为战,低效重复,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二是我国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验证可行之后快速跟随,使得基础投入和研究不足,原创能力缺乏;三是美国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打压和封锁有增无减;四是虽然我国数字科技人才基数大,但拥有较高学术成就的高层次人才仍较为匮乏。(听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硬科技”是什么

来源:头条号 作者:科技中国杂志社02/03 22:02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