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一方面,受益于经济复苏超预期,消费、地产等行业数据不错,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主题型投资盛行。
对于2023年来说,经济基本面逐渐企稳是有共识。但市场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
正当市场准备蓄势待发进行第二次猛攻的时候,上证指数停了下来,在3300点上下踯躅。
最近听了很多路演,我们挑选一些名私募的观点放出来。我们更关注不是股指何去何从,而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一些知名投资人对行业的思考。
新能源:从“梦想”到“现实”的新阶段
在经历过跌宕起伏之后,新能源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
高毅资产邓晓峰从产业变迁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解读。
从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从内燃机向电动化过渡,这个巨大的转变已经在中国发生,这种变化也会带动产业的变迁,从而“孕育”投资机会。
“汽车行业本身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也是具有产品周期的行业,过去大家憧憬汽车产业的变迁,但从2023年开始,要进入从‘梦想’到‘现实’的新阶段。”
在看到产业真正发生变化后,要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盈利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
在行业竞争进入最激烈的阶段,行业估值与过去相比,可能将处于向下调整、逐步回归正常的阶段,投资也将步入难度更大的区间。
对此,远信投资周伟锋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尽管行业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但“电动车不是谁都能碰的一个行业,因为2019-2021年那个就算不懂也可以投电动车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仁桥资产夏俊杰曾在2022年备忘录中表示2023年新能源会经历一次洗牌和行业出清。
他在2月初则以宁德时代为例,指出即使面对如此优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仍然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首先是电池的迭代周期,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未来是进入加速的周期还是降速的周期,在固态电池到来之前,电池的技术迭代大概率进入到了降速的周期。
而这个过程会为众多竞争者的追赶赢得时间,宁德的相对优势会下降,最终,这种变化会体现在竞争中,体现在报价上。
其次如何处理与下游客户的关系。宁德2022年的利润已经是国内汽车行业,包括整车中最高的一家。
一家零部件公司的利润超过了所有的整车厂,这在行业历史上应该是第一次。在过去的很多年,整车厂都拥有着产业链绝对的话语权,而这次宁德可以说是挑战成功。
但是对于整车厂,也就是宁德的客户来讲,他们显然是不会甘心的,定价权的争夺势必会愈演愈烈,当大家集体施压时,宁德的处境也会是困难的,最终份额和利润率恐怕难以两全。
因此,当年报过后,市场继续给了宁德未来两年极高的增长预期时,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运舟资本周应波则看到更宏大的远方,但仅有新能源是不够的,需要加上智能化,“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典型的特征。”
互联网:依然回报丰厚,但增长相对更平稳可持续
聚鸣投资刘晓龙对互联网进行了研判。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作为一个高成长行业,绝对是一个典型的超级成长行业,这是无容置疑的。
在他看来,虽然互联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成长性行业了,但如果把它看作消费股的话,绝对是其中最核心的资产,比我们能够在A股触达的所有消费股都要便宜。
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和盈利框架的优势,使得互联网领先于大多数的消费股。
当进入收缩周期之后,这些公司把所有的资源回收到了核心业务上,即使面临同行的竞争,各公司的核心业务也都基本稳定,也就是一些抢别人生意的尝试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我们已经看到了微观层面上的变化,这些公司在1月中旬之后数据的快速修复,我自己还是蛮看好的。”
从数据上,也能直观验证刘晓龙所说的结论,2022年三季度开始,这些公司的报表中呈现出降本增效的结果,即利润增速开始明显比收入增速快。
高毅资产邱国鹭表示虽然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红利已经接近尾声,但在海量数据和用户的基础上,以及随着AI、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发展,部分互联网公司依然会处在行业的发展前沿,互联网行业仍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领域。
未来这些互联网龙头仍需持续创造社会价值,仅依靠垄断地位收割用户的生意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消费行业:修复都看到了,但机会各不同
邓晓峰通过横向分析对比各个消费品类,从受损的行业里找到未来修复的机会。
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不同行业的恢复阶段和特点也不一样。
其中,运动服饰行业是疫情管控放松之后较易恢复的行业,同时,这也是邓晓峰认为消费行业中机会更多的细分行业。
除了从行业本身角度出发外,也有从自上而下视角分析的投资管理人。
夏俊杰看多消费的逻辑在于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的显著复苏,聚焦两个方向,主要看好国内地产和消费潜力的释放。
同时,地产的复苏恰好能带动其他消费的增长。
无论是机场酒店的人流,餐馆的排队,打车的等候,这些应该都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地产的复苏会继续带动其他消费的增长,进而螺旋向上。
相聚资本余晓畅的投资逻辑聚焦于产业趋势和估值分析。
“今年科技和消费各有机会,只不过不同阶段主角不同,我们将结合市场情况,着力从这两类资产中挖掘机会。”
源乐晟曾晓洁表示目前配置的四大板块分别是互联网、消费、医药、周期行业,但短期对互联网公司进行了调降,替代一部分调降的板块则是消费行业。
制造业:国产替代和细分领域强者恒强的机会
制造业的范围很大,无论是一些传统的机械设备,还是近些年比较火的新能源都隶属制造业范畴。
在投资圈中有一些资深的投资人持续保持对制造业的研究和跟踪,他们对于制造业的理解值得关注。
勤辰资产林森在制造业深耕多年,同时在制造业中也赚了很多钱。
林森在近期一场线上交流会上表示,投资一个行业要找到这个行业最大的常识,而制造业最大的常识是所有工业品的宿命通缩,通缩的意思是长期来看,产品价格是下降的。
如果短期因为供需关系,导致量价齐升,这就是投资制造业最甜蜜的时间窗口,比如2020-2022年的光伏产业链。
但是对于大部分制造业来说,这种甜蜜期一定是有限的,因为每个行业都要回归自己最大的常识和宿命。
林森的投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中赚取比别人更多的钱,就要比市场多想一步。
弘尚资产张骏对制造业的关注度一直非常高。
他认为其中的通用设备、通用机械等行业值得关注。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通用设备、机械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为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土壤。
而且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在全球具备领先优势,部分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已然开启,在此过程中机会将持续涌现。
远信资本周伟锋认为,制造业里面的任何细分领域都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属性。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从总量上已经接近天花板不远的一个阶段了,当一个行业增速下来以后,对于公司的治理、管理能力、科技、成本管控的要求是更高的。
但是当增速真正放缓以后,龙头公司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最终反映在投资上的是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包括ROE的提升,利润收入波动的下降,以及对增长预期波动的下降。
如何挑选公司?周伟锋也给出了答案。
首先,从商业模式入手,寻找那些天生适合出行业龙头公司的细分领域。
另外,从那些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最终格局还没有形成的细分领域,比如老大和老二的差距一个是5%,一个是1%,已经拉开了四五倍的空间,很多海外成熟行业的龙头,市占率能够达到30%左右。
一旦形成这种格局,实际上对于财务,包括很多确定性,都有一个大幅提升。
因此周伟锋提示大家,无论是调研,还是通过报表筛查,需要把触角放得更宽一些。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