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券商 » 正文

中金投行一把手王晟加盟,老牌贵族银河证券能否实现投行高光夙愿?

作者:金融界 来源: 头条号 120703/21

从投行业务排名行业前列到跌出前20,老牌券商银河证券近些年在投行业务上的失意与公司的管理机制有着莫大的关联,“市场化”改革与“体制”的争论曾一度“裹挟”着银河证券,而在争论的同时,银河证券也错失了转型的窗口期。如今随着中金王晟成为新任总裁,

标签:

从投行业务排名行业前列到跌出前20,老牌券商银河证券近些年在投行业务上的失意与公司的管理机制有着莫大的关联,“市场化”改革与“体制”的争论曾一度“裹挟”着银河证券,而在争论的同时,银河证券也错失了转型的窗口期。如今随着中金王晟成为新任总裁,银河证券能否走出投行“偏科”的窘境?

董事长一职落定之际,银河证券还引入了中金投行一把手王晟成为新的总裁。

7月14日,银河证券公布原董事长陈共炎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该职位由原总裁陈亮接棒,中金投行负责人王晟成为新的总裁。

资料显示,王晟此前是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的负责人,在其率领下,投行业务成为中金公司的王牌。相比之下,同样是隶属于中央汇金系,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却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王晟此番加盟,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或许值得期待。

中金投行一把手王晟加盟

7月14日,老牌券商银河证券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原董事长陈共炎到龄退休不再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掌门人一职由公司原总裁陈亮接棒,同时“空降”的王晟从陈亮手中接过总裁一职。

事实上,银河证券的人事巨变早有端倪。

今年4月30日,银河证券连发两份公告,其中一份是关于陈共炎的职位变动,该公告显示陈共炎不再代行董秘的职责,由公司业务总监杜鹏飞兼任公司董秘。时隔两个月,银河证券官网对党委书记一职进行了更新,该职位由彼时的总裁陈亮担任。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一把手的尘埃落定,市场对“新人”王晟充满了好奇。公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7月,王晟在中金公司是投资银行部的负责人。而在王晟的带领下,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呈现出扶摇直上的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59.56亿元、70.36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40.22%、18.14%,分别占据总营收的25%、23%。

而与中金公司同样隶属于中央汇金系的银河证券,相比之下投资业务却逊色许多,尤其是在近几年每况愈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银河证券投行业务的营收分别为10.64亿元、4.92亿元、4.88亿元、4.23亿元、7.97亿元、5.76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30.46%、-53.78%、-8.59%、-13.34%、88.57%、-27.81%

年报显示,2021年其完成IPO项目5单,完成再融资(包括可转债融资)项目11单。同时,该年度总承销规模为152.22亿元,其中承销IPO项目6.84亿元,这一数据显著低于其他头部位置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投行业务黯淡无光的银河证券此前曾是行业翘楚。根据中证协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银河在证券公司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中金和中信。2006年至2007年之间的大牛市中,中国神华等多个大型IPO项目都有中国银河的身影。

转变或许发生在2007年,时任银河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的赵驹带着一波人出走,此后投行部经历多次人事巨震,市场化改革步履维艰。

2009年,“百日总裁”改革因触动了老员工的利益而黯然收场。2012年汪六七的到来原以为能带领投行业务重回高光,但2017年汪六七的离开宣布了投行业务“失败”。

在此背景下,中金王晟的加盟更像是扛起了重振投行业务的大旗。业内人士也如此评价,王晟是投行业务出身,而且中金公司的投行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另一方面,银河证券则是以经纪业务或财富管理为主,投行的优势相对而言并不明显。此番王晟去银河证券,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表现或许值得期待。

不过是否能补上这一短板尚未可知,毕竟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有着诸多顽疾。

体制与市场化改革“博弈”

银河证券的问题或许不仅是业务“偏科”的问题。有关市场化的改革与体制内“老人”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

从2009年“百日总裁”改革黯然离场到体制内顾伟国出任银河证券总裁,顾伟国一干就是9年,直到2019年到龄退休。

而在顾伟国任期内,银河证券管理团队同样遭遇“挑战”。2016年4月,银河证券在IPO前夜,董事长离职、高管被调查,管理层出现人事“地震”。

2016年10月14日,银河证券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预先披露了A股IPO招股说明书,然而就在招股书披露的第四天,时任银河证券董事长的陈有安辞任。

此外,相关资料显示,当年银河证券原副总裁朱永强(主管经纪业务)在9月份辞职;银河证券原副总裁霍肖宇也于7月份被解聘。

在千钧一发之际,陈共炎临危受命接任银河证券董事长一职。彼时,陈共炎还同时兼任银河金控董事长和汇金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高管先后离职的同时,银河证券各项业务也不容乐观。申万宏源的研报显示,银河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由2015年上半年的5.3%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4.9%;在融资融券业务上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15年上半年的6.5%下降至2016上半年的5.8%。

与此同时,营收在熊市下也腰斩。数据显示,2016年银河证券实现营收132.40亿元,同比变动-49.58%;净利润为51.85亿元,同比变动为-47.50%。

而陈共炎的到来也让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彼时,市场普遍认为,陈共炎的过往履历,非常契合银河证券目前的发展,尤其是对银河证券正在推进的A股IPO。

在陈共炎上任后不到半年,银河证券实现了“A+H”两地上市。

到任后,陈共炎确立了“打造航母券商、建设现代投行”战略目标、“双轮驱动、协同发展”业务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业务、以企业为中心的投融资业务、以亚洲为中心的国际业务”三大业务体系及“集中统筹+条线监督+分层管理”的管理体制。

据悉,海外业务主要以香港全资子公司银河国际控股为业务平台,而银河证券也多次以此为载体在海外布局。

在2018年1月,银河证券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集团已完成股权买卖交割,将以1.67亿新加坡元对价附条件地收购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50%的普通股股份。

彼时银河证券还表示,计划在未来5年继续增持联昌证券的股权。2021年年底,银河证券公告,银河国际关于银河-联昌证券和银河-联昌控股的首份购买权项下交易已于2021年12月7日完成,此次交易完成后,银河国际分别持有银河-联昌证券已发行股本74.99%的普通股股份。

组织架构上,陈共炎同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动。据悉,在其上任后的2017年至2018年,对绩效考核不达标、综合评价不合格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多名总部部门总经理等职位进行解聘或者是降职。

多管齐下,效果明显,银河证券的净利润更是跨入百亿门槛。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银河证券实现营收170.41亿元、237.49亿元、359.84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71.69%、39.37%、51.52%;同期应对的归母净利润为52.28亿元、72.44亿元、104.30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81.09%、38.54%、43.99%。其中,银河证券2021年业绩创历史最佳,行业排名第八。

与此同时,资产规模也一路暴涨,在上述阶段,银河证券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156.66亿元、4457.30亿元、5601.35亿。

“偏科”严重,过于依赖经纪业务

美中不足的是,银河证券的投行仍旧没有起色,靠着经纪和自营“老本”撑起一片天。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银河证券在证券经纪业务板块的营收分别为77.38亿元、107.46亿元、125.09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5.41%、45.23%、35%。

与此同时,在上述阶段,期货经纪业务的营收分别为35.22亿元、72.29亿元、151.19亿元,分别占据营业收入的20.67%、30.44%、42.02%。

也就是说,靠经纪业务这一项就为银河证券贡献了70%以上的收入。

相比之下,其他板块的业务逊色得多。以2021年为例,银河证券该年度自营业务、资管业务、私募股权投资及另类投资、海外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0.58亿元、5.07亿元、5.13亿元、19.18亿元、14.04亿元。

事实上,银河证券也多次在其他板块发力,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在私募股权领域主要以银河创新资本为平台。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至今投资达58个,仅有6家IPO,另有多家被并购。而在2021年3月份,银河证券还拟发起设立百亿级的私募直投母基金。

银河金汇作为银河证券的资管平台,极受母公司重视,不过即便是近一年多次变更高管也暂未出现较大的改善。

同质化的经纪业务在近年来越演越烈,大都数券商都是以经纪业务为基础转型财富管理,银河证券同样再往财富管理发力,以此摆脱对于经纪业务的过分依赖。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赶来

来源:头条号 作者:金融界07/09 14:03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