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金 » 正文

多家百亿私募收益清零,有人对市场悲观?陈光明不同意!

作者:I资管工厂 来源: 头条号 76403/26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标签: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最近半个月,先是硅谷银行倒闭,再是瑞士信贷爆雷,海外的大银行一个接一个出事。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也急剧下降,股市也随之下跌。虽然A股大盘的跌幅不算大,但还是有不少基金的年内收益清零甚至为负。在市场情绪再度陷入低迷之际,业内大佬陈光明表示这个时候还看空是对常识的谬视。。。



年内业绩清零的百亿私募



最近半个月的调整行情让不少多头基金“回到解放前”。


表面上大盘跌幅还好,但更多是靠两桶油和三大运营商死撑,其它大部分个股跌幅较大。


截至今年3月10日,相聚、聚鸣、盘京、淡水泉均有产品年内收益为负。


数据来源:火富牛


相聚过往在择时上屡有收获,今年在组合配置方面,基于自上而下对宏观的认识,相聚将结合市场行情,在科技和消费这两类资产中挖掘机会。


相聚在百亿私募里较为注重安全边际,在风控上,相聚有刚性约束,即买入一家公司时不能超过10个点;另外持有一家公司也不能超过15个点。


聚鸣今年的波动有些大,年内涨幅一度超10%,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重仓了部分港股互联网公司,在估值提升过后,看好后续基本面的数据超预期。


近期聚鸣也在积极展开行产品的路演,净值回调过后,渠道的客户进场可能安全边际也高一些。


盘京去年四季度判断失误+仓位集中,导致净值一路回撤,去年庄涛旗下部分产品年内跌幅超30%。


不过今年以来,盘京的产品业绩情况还算不错,接下来盘京在投资中会关注两方面的机会。


一是盈利修复超预期的细分领域或个股,如消费和互联网中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二是聚焦产业趋势和局部景气高增长的成长方向,例如高端制造、数字中国、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细分赛道等。


淡水泉自去年11月到今年2月,旗下不少产品涨幅超20%,到了3月算是暂时熄了熄火。


淡水泉近期表示将布局经济复苏趋势下的高弹性优秀公司,比如化工材料、机械制造、TMT等行业的公司,也希望通过对不同类型机会的挖掘和比较,构建具有进攻性的组合。


上面列的只是部分的,等到明天的上周净值更新出来以后,估计年内负收益的多头基金将会变得更多。


陈光明不悲观



市场回调之际,陈光明也再次出来发声。


陈光明的专户产品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收益达到79.67%,年化收益为18.56%,最大回撤为-29.87%,即便2021、2022的业绩均为亏损,但也稳定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


今年前两个月也做了4.64%的收益,无论价值投资现在还管不管用,在同等规模的基金经理中,陈光明的业绩算是说得过去,目前陈光明重仓的前三大行业为通信、电子设备、电子等。


不过,除了陈光明的专户以外,睿远傅鹏博、赵枫所掌管的基金产品年内收益已经转负。


数据来源:火富牛

其中傅鹏博继续重点配置建材、化工能源、TMT和光伏等子板块;而赵枫重仓的细分行业涉及电信服务、房地产、可选消费等。


这次,许久未露面的陈光明是出席了上海交大校友会举办的一场活动。


在这次活动上,陈光明除了表示价值投资在中国依然有效以外,还对当下投资市场发表了部分观点:


1、对于市场的贝塔行情不宜寄予太高的期望,但今年不应该太悲观。


2、最近中概互联网指数一度跌超80%,属于超级大熊市,现在反弹了一些,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看空,显然是对常识的一种谬视。


3、需要降低对组合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也要更加敏锐地感知到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若是在一波熊市中亏损超过60%,做资管往往就不会再有机会。


厂长觉得陈光明的话很实在。


尽管目前海外银行动荡,但对国内的影响至少没有去年疫情那么大,咱们当下正常生活工作并无太大问题,所以市场也不可能比去年差了,不仅是不用悲观,甚至可以谨慎乐观一些。


另外投资很多时候确实就是依赖常识,在估值底部区域继续看空真的没太大必要。


投资要尊重常识,虽然海外银行风波出现连锁反应,但国内整体经济复苏的态势不会改变,海外经济出现危机,可能也会促使美联储考虑放缓加息的节奏和幅度。


所以当下基金清零反而可能是上车的好时机,前提是私募的投资策略和操作不变形。


现在震荡幅度大,下跌的时候,能否控制好回撤是关键。像陈光明说的第三点,例子很多,最近两年回撤突破60%的基金经理基本也就没声音了,比如正圆的戴旅京。。。


黎明总会到来,但我们不能倒在黑暗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