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全球这几年都处于缺芯的困境,特别是在汽车芯片市场,对成熟工艺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说中国能够生产出更多芯片,那么就能相对缓解全球市场缺芯的压力,可是美国偏偏要从中阻止,导致全球缺芯的情况依然存在,同样也是由于美国芯片法案,导致很多美企以及韩企都不能自由出货,因此各大芯片巨头的库存率变得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导致芯片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

可以说,全球缺芯以及芯片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出现,这是历史罕见的,也就是说整个半导体行业,正在面临两个最为危险的极端,如果说全球缺芯的问题不能解决,那么持续下去就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如果说芯片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就会有很多芯片企业无法回流资金,最终有可能会导致资金破裂,从而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近几月德国汽车产量明显下降,预计产量增长将变得异常缓慢,其增长预期从以前的13%下调至3%,这将会导致德国减少40万辆的汽车产量,虽说受疫情影响导致德国汽车行业受挫,但是今年疫情已经有所好转,汽车市场需求也开始迅速回升,然而德国却由于缺芯导致汽车产量无法增长,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到未来两个季度的销量。

韩国统计厅公布数据显示,韩国今年1月芯片库存率为265.7%,达到1997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特别是韩国芯片出货指数为71.7,环比下滑25.8%,库存指数为190.5,环比增加28%,也就是说韩国半导体出货在不断下降,相反芯片库存也在不断提高,导致手上的货无法换取更多的资金,也就是有货都卖不出去,韩国认为这都是美国芯片法案惹的祸。

除此之外,美国媒体也一致认为,如今美国芯片厂商卖不出芯片,芯片库存积压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那就是中国不买芯片了,那么中国为什么不买芯片呢?不少网友表示难道自己心里没数吗?2022年,中国砍单970亿颗芯片,导致很多美国芯片企业无法将芯片换成现钱,中国进口芯片数量不断下滑,说白了不也是受美国芯片法案影响,当然更大程度上,主要还是像美媒说的那样,是中国不买了,而不是美国不卖了。

《日本时报》公布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来自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戈德伯格的《是什么阻止了全球化》?文章指出国际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以不信任和分裂为特征的新时代,这将会导致世界经济出现倒退会给全球化带来厄运,戈德伯格认为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产业,影响了全球供应链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一旦打破,那么整个半导体行业都会迎来最大危机。

确实如此,各行各业因为缺芯导致产能不足,比如德国的汽车行业就是如此,其它各行各业也都在面临这种现状,特别是产能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增长,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本来缺芯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美国不从中阻拦,那么中国就可以扩大芯片产能,进一步满足全球市场所需,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不仅要把中国芯片产业往死里整,而且还推出芯片禁令,禁止自家美企出售芯片,反而让自家芯片企业损失惨重,芯片库存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