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开发区、产业园、科技园等迅猛发展,然而,各地产业园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进行定位」。众多园区在产业定位中,「纸上谈兵、刚愎自用、东施效颦、好高骛远」,导致后续园区招商混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严重制约园区发展。园区定位是必须做好的前期工作,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有了科学的产业定位,后续的产品设计、空间布局、招商引进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如何做好产业定位呢?
正文 · BEGINNING资源、成本、新经济形势催生园区载体迅速发展。其中,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成本高、新增工业用地紧缩、民营中小企业需要载体等三大因素倒逼园区发展。
1. 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成本高目前湾区大部分有规模、有指标的熟地基本掌握在个体和自然人手上。工改商住变相倒逼工业用地价格虚高,挤占生产企业生存空间。
2. 新增工业用地紧缩自2018年起,广东省不再向珠三角地区直接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新增供地规模大幅下降。
3. 民营中小企业需要载体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规模缩小,生命周期短,「高轻净」特征凸显,空间需求灵活,配套要求高,对载体需求加大。园区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的结合也在加速,新基建、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经济形态正依托园区蓬勃发展。同一时间,市场闻风而动,竞争对手多元化、竞争白热化趋势明显。
如何破局呢?这正是今天所探讨的课题。
※ 园区如何进行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指某一区域根据自身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的运营特点,合理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园区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定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我们从三个维度来思考「定位」的问题——
整体思考:产业规划?产业与产品关系 产品配比?配套占比?总平图如何排布?定价?
细节思考:非标产品?细致到面积段、承重、层高、电梯、吊装口、消防等级、 配电、配套、外立面……?行业需求?差异化竞争力?
使用性思考:招商中心设置方式?样板房位置方式?是否考虑临时展点?我们知道,广东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就在珠三角。深圳、东莞、惠州三地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是电器机械产业集群,其中广州以汽车、电子、石化为支柱,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56%,深圳是珠三角金融、贸易、创新中心,佛山则为轻工业、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地,最后肇庆承接了广佛产业转移。然而问题是,除深圳外,珠三角城市大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国际上的两次产业大转移,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趋同。除深圳外,其余城市的当前支柱产业仍集中于机械制造、金属冶炼、纺织、食品、化工等中低端制造业。在金融方面,广州、深圳与北京、上海比尚有较大差距。在公共建设方面,高校、医院等公共资源不足,珠三角仅有4所985/211高校,京津冀、长三角均超过20所;深圳各级医院134家、广州243家,远低于北京的713家、上海的349家。可以说,优劣都十分明显,产业园区如何择址、如何定位就显得无比重要,我们就以佛山为例,分析「定位」的问题。佛山以传统纺织服装、家具建材、电子电器、金属制品、食品饮料五大行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医药增速较快,城市产业特征十分明显,是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珠西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
丨佛山城市产业特征
※ 产业园区的产品类型、户型与设计要素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是园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思考。最简单的产品或载体就是厂房,但即便是厂房,现在的产品也追求到了极致,从外立面到功能布局,都有不同的类型。明确规模项目设置大客户产品和快销产品,大客户产品面积段根据项目所处城市级别,容积率和纯产/研产功能来明确。园区的大客户基本占比10-20%,布局在整体园区对内展示面最好,园区景观中央主轴两旁,给予优质客户享受优质资源,便于政府参观。根据大客户需求共性,纯生产考虑,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生产量所需生产流水线布局,优化产品,部分大客户产品首层相连,可达到首层2000-2500㎡平面布局,并且依然做到可分可合,控制风险。除此以外,针对大客户产品,从产业角度研究企业细致需求来优化,提升产品,比如吊装口设置、楼上二层承重需求、大客户的电梯设置以及轿厢尺寸等。
丨项目总平面图如纯生产制造需求型的企业,它的选址一般选择在城市化程度不高的区域——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区,或开发区,以保证控制生产成本。外地大客户对区位不敏感,更关注是否属于高新区、经开区。载体用途主要集中在生产(60%以上的面积)、仓储(30%的面积,主要用于堆放原料和成品)、办公(10%左右)。人员活动特征包括,工人及车间主任及极少数职能人员,同城2-3间小办公室,企业主在厂房停留时间较少,多数每月只有1-2天在厂里。
对产品的主要诉求:厂房使用率高;对厂房平面户型的布局和层高、承重敏感度高。
对园区的主要诉求:交通效率高;对配套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吃」和「住」两个方面,即食堂和员工住宿需求度高;对园区环境、园林绿化等方面敏感度低。
丨案例1: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装备制造)一楼面积已经使用最大化,目前刚刚够用。因为设备高度和重量原因,导致二楼无法上设备,而办公面积需求小,空置面积大,利用率低。
丨案例2:某机器人公司功能需求主要为生产和调试以及成品仓储。因为设备高度和重量原因,无法上二楼,二楼只能做办公使用,但实际办公需求面积极小,二楼闲置区域超过50%。面对红海市场,产品不加快更新迭代,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本文列举两个升级方向以供同行参考。
方向一:四层分栋产品单层面积适合生产,540㎡以上,800㎡以下。二层的承重增加至800公斤,层高4.5米。产品升级研究依据:珠三角城市整栋产品,大面积客户较为常见,客户对整栋的层数接受度高。产品升级后优势:产品使用率提升,一半的面积可用于生产。
方向二:5-9层分层产品(通常只出现在珠三角,其他地区该层数的厂房已经不是「纯产」)单元面积适合生产,最小单元面积不小于1000㎡。标准层的承重600-800公斤(具体根据主导产业,轻工600公斤/偏重800公斤),市场竞品的主流配置为600/750/800三种,层高4.5米。需要吊装口和卸货平台,便于设备上楼以及生产原料和成品的货运。产品升级研究依据:顺德、中山等以多层分层纯生产厂房为主的城市。产品升级后优势:珠三角土地稀缺、集约利用的特征,以及商品厂房销售政策在一些城市较早地普及,使高楼层的厂房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接受度。虽然楼层高,但功能仍为纯生产。又比如偏研发需求型的企业,选址一般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主城区、副城区,高新区的科创区等。交通通达性好,周边有商务配套,多数带有地铁沿线属性。载体用途主要是需求空间大且功能多样,需要实验室、检测室、生产装配空间、成品展示区或演示空间、还需要人员办公的工位。人员角色较为复合——企业主、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研究人员等都在公司,都要使用载体空间。
对产品的主要诉求: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开敞的空间,可实现多种功能的自由布局,并且对货运通道有需求。工作时间长,需要能源的自主管理:技术人员需要频繁、长时间的加班,而写字楼通常有固定的空调开启时间,下班后中央空调关停。
对园区的主要诉求:对园区环境、园林绿化、停车位等方面敏感度高。对多样化的餐厅、咖啡厅、健身房、休闲空间等商务配套有需求。因为研发需求的企业选址通常会在副城区,周边良好的城市配套使企业对住宿方面的配套几乎无要求。相比「纯产」客户适用功能的单一(只满足生产仓储即可),研发客户对载体的适用功能非常复合化——研发、试制、轻型生产、检测、营销、产品展示、物资流通、物资存储、管理办公。升级方向同样有二:
方向一:三四层产品(销售型)单层面积适复合功能的布局,600㎡以上较为好用,600㎡以下偏办公。首层6/7.2米,二层4.2米,500公斤承重,足以满足研发企业要求,无需提升。能够购买整栋用于研发的企业,通常已形成「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规模,外立面要有「总部」特征。有一定室外空间,如小阳台、露台等,满足科研人员的使用习惯。
方向二:六层以上分层产品(销售型)面对小型研发企业,单元面积600㎡以上较为实用;大型研发中心单层面积1600-2000㎡。标准层4.5-4.8米可满足多数行业的实验室需求,可进行实验室改造。空间方正开敞,便于多种功能的划分布置。企业对私密性和形象均有要求,半层或四分之一层使用较多,有独立的展示面最佳。有独立货运通道且客货分离,人行动线与货运动线不交叉。产品升级研究依据:北上广三城市的纯研发园区。产业园区是企业的生产根基,也是企业腾飞发展之所,产业园区能直观地展示企业形象。好的产业园区设计,应能凸显企业实力,满足企业生产,赋能企业发展。最后,我们列举一些产品设计细节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经济指标:容积率(1.5-4.0)、租售比、配套(公寓,食堂)。
产业/产品:电子信息(可上楼)、装备制造(承重,基底大)、生物医药(无尘车间,层高5米以上)、新材料(用电大户,基底大)。
开发节奏:分期开发、低开高走、工程现状、招商中心。
成本:配电(60-100KVA每千平米)、产业配套(污水处理、双回路供电、蒸汽)、外立面 (涂料、真石漆、玻璃幕墙、钢挂石材),交付标准。
产品细节:户型组合、得房率、面积段、承重、层高、客货梯数量、吊装口、消防等级、卸货平台,通道坡度、道路宽度、楼间距、人车动线。
※ 结语:定位是园区发展的「灵魂」
产业园规划是一个产业园全方位、流程性、长久性的发展计划,是未来一个时期引领园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和路线图,所以「园区未建,规划先行」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产业园的产业定位并不是问答题,而是选择题。因为产业基础就摆在那个地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基本上很清楚。请谨记,定位是园区发展的「灵魂」。
丨课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