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蒸发百亿!东北超市里的「赚钱王」,被南方人上了一课

作者:琳玉 来源: 金错刀 85803/31

最近,桃李面包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一件令它粉丝大跌眼镜的事情:2022年同比又少赚了1个亿。毕竟2021年桃李面包就因为比2020年少赚1亿,引发争议。论地位,在短期保鲜界,桃李是当之无愧的面包老大,最高年收入破100

标签: 桃李 南方市场 供应链

最近,桃李面包又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一件令它粉丝大跌眼镜的事情:2022年同比又少赚了1个亿。

毕竟2021年桃李面包就因为比2020年少赚1亿,引发争议。

论地位,在短期保鲜界,桃李是当之无愧的面包老大,最高年收入破100亿。

在东北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无人能敌。

超市里经常能见到的低价的醇熟面包,一大袋不到8块钱能吃2-3天,它们是学生党和白领的*。

B站上无数up主开始晒桃李的经典爆款:红豆面包、乳酪面包、蔓越莓面包、鸡蛋香松面包……

就是这个东北人民热爱的老字号,却从前年开始进军南下后屡屡受挫。

江苏、浙江很多分公司从建立到现在都是亏损状态。

桃李面包武汉等地的工厂更是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处于半停工状态。

很难想象,一个曾估值300亿的企业已经蒸发了100亿。

面包老大怎么就劲敌环伺南下受挫了?

01 面包老大之痛:越南下越卖不出面包

如果说中国东北谁是无可替代的面包大王,那一定非桃李面包莫属。

1995年,已经60岁的吴志刚从学校退休,在家做起了面包。

吴志刚发现,90年代中国市场上面包大多保质期长,需要添加防腐剂,不好吃更不健康。

街边小店有更新鲜的烘焙面包,但不卫生经常被查出指标超标,价格也贵。

看准了短保质期的面包市场后,吴志刚开始着手布局。

吴志刚先把面包卖到了早餐店,因为独立包装方便携带,桃李面包受到了很多人好评。

为了让桃李面包尽快走出东北,吴志刚复制了“工厂+批发”的模式。

即先在各地建立工厂,再辐射周围200km范围,核心地区直接工厂配送,一般3点货车备好货5点就必须送到。

凭借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成本低、性价比高,从丹东出来的桃李面包,不到10年占据了大片江山。

为了提高顾客消费频次,桃李打造出了醇熟系列爆品。

这款可谓巩固了桃李的“江湖地位”。全年的销售额曾达到25亿,占到了桃李销售总额四分之一。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桃李面包在东北市场应该是如日中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面粉、油脂在2019年下半年最高上涨了30%,导致2019年下半年开始桃李面包利润变薄了。

很多东北人发现2021年桃李面包超市打折力度比以前更狠了。

但中国市场一向如此,只要没有壁垒,名不见经传的白牌靠模仿名牌走红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桃李只能尽快打开新市场,比如南方市场。

但是南方市场越开越亏。

桃李面包有37家子公司,其中前年就有11家亏损,大部分亏损的公司位于南方地区。

亏损最多的3家子公司为合肥桃李、浙江桃李和海南桃李。

长沙桃李分公司更是早在2017-2019年,连续3年累计亏损1200万。

不过桃李面包并不在意外界对其南拓市场的评论,依然加大南方市场投入。

2021年上半年就增加了华南西南的各20多家经销商,可见桃李战略上对南方市场的野心可见很大。

不过,资本越热情,越有人想早点套现,桃李家族在2015年公司上市后,不到3年套现超过24亿元。

高管董事们着急离场也是有原因的:变数太多。

比如好不容易盈利的上海市场,因为浙江等周边省份的投入,也由赚钱变成亏钱了。

02 供应链之伤:没有工厂 10万吨面包运不到店

激进南下的桃李,确实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产能跟不上和竞争对手的打压,把桃李陷于被动地位。

比如桃李面包全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39%,但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只有70%多,湖北武汉工厂甚至只有50%。

这就意味着生产同一批面包,可能北方8成都卖出去了,只有2成浪费了,但南方3-5成被浪费了。

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是桃李对经销商的政策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经销商卖不完的货都可以退,桃李回收后作为猪饲料再卖给农场。

但是现在经销商是以产定销,每天卖不出去的商品自行处理。

这就让很多经销商的损耗很大,赚的钱不如以前多了。

尤其小地方的经销商,本来就是给县城、农村的小超市供货,有时候小店要货不多,也得跑腿配送。

大型商超的店员对面包的陈列也不会放在心上,还要顾及很多商品的摆放。

经销商需要经常把桃李面包,摆在显眼的位置,不然很快会被同行扔在角落里。

精力本来就不够用,如果卖不掉的面包再不退款,成本未免太高了。

雪上加霜的是桃李面包自己生产的节奏严重拖沓。

桃李面包如果工厂网点分布密集,效率提高,就能缩减工厂到超市的配送费用降低支出,有更多利润。

但是到了去年,南方的工厂还有将近10万吨产能未能投产。工厂明明建了但是不使用,这使得很多城市商超的商品运输费用,依然居高不下。

常年的原地踏步给了对手达利集团可乘之机。

达利集团本来在中保和长保的赛道上是常胜将军,比如大众熟悉的达利园蛋黄派、好吃点等等已经耳熟能详。

但是讲求激进扩张的达利,怎能看着短保这块肥肉放手呢?

所以达利2019年创立了美焙辰,美焙辰所有的包装、用料和市场定位和桃李几乎一模一样,明摆着要争夺桃李的市场。

美焙辰能模仿桃李到什么程度?

桃李面包有醇熟系列,美焙辰有汤熟系列;桃李面包有天然醇熟面包,美焙辰有天然汤熟面包;桃李面包有红豆起酥面包,美焙辰也有红豆起酥面包。

美焙辰无论外观还是包装可以说跟桃李一模一样,且定价均低于桃李面包。

这次南下,桃李和美焙辰算是兵刃相见了。

一位经销商朋友告诉刀哥。国内的短保跟大型商超签的都是排他性协议。

接受了这家供应商就不能接受那家。

美焙辰会引导经销商签长期协议,并且承诺过期的面包给退款。交易额上还给经销商更多提点。

比如桃李给经销商20%-30%,美焙辰就给更多。

经不住亏损的很多经销商放弃了桃李,迅速签约达利。

如果只是一些经销商的影响,桃李大可不必担心,可以签新的商家。

相比之下在南方的战略布局才更重要,谁先占领市场,谁就是赢家。

但是达利恰恰横了一刀,早就把大本营扎到了福建,让桃李根本没有机会在福建建厂打开市场。

除此之外,为了抢占先机,美焙辰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专门请来了杨紫等明星站台,打出名气。

这招效果也不错,杨紫的一大批粉丝都来买美焙辰。

面对强势的达利,桃李先天的优势完全被打掉了。

03 北方老字号,为何南下困难?

像桃李面包这样的老字号,南下屡屡失败并不罕见。很多老字号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比如好利来在南方开店“小心翼翼”,根据不同城市特点落户类型各异主题店。

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打开局面,福建、广西、广东、浙江好利来都没有开店。

老品牌们屡屡失手,既有客观原因也有自己的问题。

1、吆喝不够 酒香也怕巷子深

要说桃李面包是性价比*,没有人会反对。价格加高频次消费就能直接提高收益。

桃李为了加大复购率也是在打折促销上下足了功夫,10元2袋的吐司面包经常能在南方超市见到。

高性价比就是桃李的金字招牌,连广告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口口相传,但在南方却不灵了。

首先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广。

全国的烘焙企业有将近16万家,广东就有6万多家,江苏有将近2万家,南方省份牢牢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

选择面宽了,消费者自然对品牌忠诚度更低,加上买面包6成的顾客为女性,就更注重消费体验了。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市场尤其华南,是烘焙市场消费频率和消费档次最高的区域之一。

其次网红品牌林立,更抓眼球。

这两年南方成为了“网红经济”的摇篮之地。喜茶、奈雪、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无不从南方市场起家。

烘焙的消费人群中,年轻人的占比达到了一半。

即便桃李面包已经是成立了26年的老品牌,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红宣传,也很容易淹没在其中。

面对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桃李也只能默默接受。

奈雪每年都要花上亿元打广告。能拿得出这笔钱因为毛利率在43%,能覆盖营销成本。

但是桃李的毛利现在只有23%左右,在业界都很低,根本没有多余的费用来宣传。

2、后来居上,反应速度太慢

虽然好利来已经成为网红品牌,但是线下的布局依然很局限。

好利来在北京、天津、沈阳拥有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

这些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供货好利来门店,新品牌的供应链也可以配套。

但是在南方好利来就没有很多这样特大型的园区。

一来终端零售的网点太少了没有必要建设,二来市场变化太快,工厂建设在哪里更需要花费时间。

即便已经建成,产能能否高效利用是个问题。

南方市场更加多变,每天卖多少货量变化幅度更高,无法适应更快速的铺货节奏。

桃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是虽然已经在南方建厂,但由于还有嘉顿、宾堡等等的竞争。

二是进军南方不到8年,和经销商磨合度也不够,怎么配货配送多少都成为问题,工厂的产能严重不饱和。

面对知名度出不去的局面,桃李面包也不是没做改变,已经在试图推出自己的鲜食品牌。

不过现在看来未免太晚了,南方市场已经形成万店群雄逐鹿的局面。

要想稳住地位,出圈的速度和硬实力一个都不能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