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29日)上午,由陕西省财政厅主办、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财投)承办的“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链投资峰会”在西安举行,11家央企投资机构与陕财投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这种批量搭建“央地基金”的方式陕西历史上尚属首次。
同日,有9支引导基金子基金集中亮相,均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在“三个年”活动中,进一步渗透出“有为政府”的迹象。
01央地基金:批量设立“新工具”
陕西与央企之间的密切协作,始于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与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央企进陕推进大会。
有数据为佐证,截至2022年8月已签约央企进陕项目62个,总投资1936.41亿元,已落地项目59个,总投资1759.41亿元,完成投资655.39亿元。从项目类别上看,央企进陕的项目聚焦军民融合、高端能化、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例如彩虹光电扩产技改项目、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家能源锦界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等。
但与直接落地产能不同,本次峰会上的亮点是正式开启“央地合作基金”新模式,详细名单见下图。

面对这份名单,很容易看出“基金在央企序列内日益获得重视”。
首先是“百亿级基金”现身,包括中石油“昆仑资本”,注册资本均达100亿元。
其次是除围绕体系内进行投资之外,很多央企基金展露出明确的“新赛道”布局。

例如国华能源投资旗下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整体规模100.2亿元,主要投向是风电、光伏项目等新能源项目。
再如中油昆仑资本正在切入新材料领域,其首个投资项目为杉杉锂电,主攻负极材料。
更重要的信息是,央企基金向地方加注已有预期。
例如中电科投资旗下研投基金,仅在无锡就投下中微亿芯、睿龙材料、邑文电子等项目,深度对应了无锡对集成电路、高端高频材料的产业规划。

将如上信息击穿,我们还看到了“央企基金”在陕西已有试水案例。
如招商局资本于2022年与西咸新区、西投控股签署设立18亿元规模的招商西投“两链”融合产业基金。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以基金形态扩张赛道、赋能地方是央企的显著特点,陕西可以说是抓住了又一个风口。尤其可贵的是,在今日亮相的11家央企基金中,有9家央企基金属于首次进陕。
陕财投负责人表示:与央企战略合作的集中落地,将深度结合央企主责主业与陕西重点产业链,核心是“以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带动陕西科创型中小企业进入央企供应商序列,最快的形成多元化产业协同”。
029支子基金:聚焦高质量发展
异曲同工的是,当日9支新设子基金完全指向了“高质量发展”,保持了陕财投“基金矩阵”一贯的导向,而且在具体方向上已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苗头。

1:产业资本明显强化:
以“陕西财投三元航科投资基金”为例,陕财投选择了三角防务(300775)与巨子生物(02367)创始人严建亚,其管理的两家上市公司在2022年都获得十足的产业突破,前者净利预增超过45%,后者收入增幅超过52%。基于对产业的深度认知,三元航科已累投9家公司,包括陕西天成航空、四川航浩科技等,其中西安爱科赛博已进入IPO阶段。
2:投资方式又见创新:
代表性基金是“陕西千帆企航壹号”,这支由中国农银资本、陕财投、西安财金共同参与的基金,虽然规模只有10亿元,但却是“陕西第1支硬科技主题债转股科创基金”。面对“债转股”一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与中国农业银行之间的投贷联动。

3:放大效应持续显现:
继四川母基金首度联手陕财投之后,详见《第二波24亿来袭:“四川引导基金”加盟陕财投“子基金”》,重庆也来了。
这支规模3亿元的“陕西财投渝农股权投资基金”,由重庆、榆林、陕财投共同发起,主要聚焦乡村振兴及农业领域,重庆出资主体穿透后是重庆市政府涉农资本投资运营第一平台——重庆农投集团。
4:深度扶持民营创投:
典型符号是“西安唐兴中小科技企业投资基金”,作为陕西唯一一支中、省、市和社会资本四级联动的基金,其管理人唐兴资本已完成斯瑞新材料(688102)、华如科技(IPO审核已通过)、西部新锆等一批业内知名硬科技企业的投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等母基金支持下,这支规模达20亿元的“唐兴科创”已成陕西民营GP中“单支管理规模最大”的科创型基金,对陕西搭建“创投生态”起到了关键性的示范作用。详见《20亿!宫蒲玲“二期”创纪录:格力7000万“远道而来”》。
金融棒棒糖从陕财投获知,9支新设子基金将密集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这一主题,梳理被投企业信息,全面赋能“秦创原”、“三项改革”等创新驱动,还要进一步放大陕西优势主导产业的全国影响力。例如我们注意到,“陕西财金泰合建章股权投资基金”就深耕国防军工。
03母基金大暴发:内卷下的模式探索
基金业在2022年出现了明显的热度分化。
一方面是母基金热。
《2022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有350支,其中政府引导基金258支,总管理规模达到3.6万亿元,同比增长28.69%,这其中较为知名的是湖北100亿元省科创天使母基金、广州市政府的2000亿元母基金等。

一方面是全国股权投资市场热度有所下降,2022年度投资金额同比减少36.2%,全年共发生10650起投资案例,披露投资金额超900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6%、36.2%。
但是,2022年度,西安股权投资逆势增长102%!西安金融棒棒糖的态度是,这种“逆势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省市区多级母基金的“超常规赋能”。
首要的表现是“央地战略合作”落地并不容易。
陕财投董事长刘亚介绍称,自“三个年”活动开始,其内部就不断提升紧迫感,前后共有7批队伍“带着任务跑北京”,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完成与11家央企的沟通及谈判,甚至连项目储备清单都摆放在了沟通现场。
更重要的是,在全国母基金“内卷”的背景下,陕财投仍不断探索新模式,具典型意义的是摸索出“基金+新型孵化+园区”模式。
2022年5月,陕财投以3亿元出资拿下空天院30%股权,成为第2大股东。
2022年12月,陕财投以5.4亿元出资,拿下西科控股20.70%股权。亦名列第2大股东。

熟知陕西“一院一所一校”的读者均知,西工大及光机所意味着什么。而在具体操作模式中,陕财投已经形成了三个清晰的路径。
其一:直接出资作为科转平台股东,通过对顶层设计的介入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其二:参与两家科转机构所设基金,以LP身份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直接支持。
其三:以直投方式进入科转平台所孵化的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引导这些创新型企业进入科转平台自建的产业园区。
面对这样的创新场景,参会嘉宾向金融棒棒糖表示,母基金作为“投资型政府”的重要抓手,能否持续撬动外部资源与激活本土创投机构,将是旺盛进攻欲的关键。因此“央地基金”在未来的批量落地,将成为我们持续观察陕西母基金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