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正文

国产手机影像大战会卷往何处?

作者:负束 来源: 银杏科技 171904/04

今年手机市场争夺战,由影像掀起。从外观设计到制造工艺进步,借助自有技术研发和供应链技术升级,国产手机近年进步明显。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跌12%,用户换机周期超40个月,承压的市场催促着手机品牌们继续冲击高端。如何冲高?国内手机厂商

标签: 国内手机品牌 影响 独立芯片

今年手机市场争夺战,由影像掀起。

从外观设计到制造工艺进步,借助自有技术研发和供应链技术升级,国产手机近年进步明显。

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跌12%,用户换机周期超40个月,承压的市场催促着手机品牌们继续冲击高端。

如何冲高?国内手机厂商们给出了较为一致的答案:影像。

在供应链只能获得相同的IPS、传感器,手机品牌们需要为高端机型提供足够的说服力,作为冲高班,手机影像需要差异化。

在陆续推出1英寸大底旗舰机型的同时,各品牌展露出了不同的进阶路线。

小米将研发前置于上游供应链,vivo与蔡司深度合作,OPPO力推全主摄,荣耀发力抓拍成像等实际体验。

品牌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手机影像发展已经显现出一些新趋势。

01 相同武器不同打法

影像大战,既拼硬件也比体验。

今年旗舰手机最直观的升级毫无疑问是搭载了1英寸摄像头传感器。由于三星缺席,国内主流厂商暂时只有索尼一家可选。

荣米OV的1英寸大底旗舰新机已悉数亮相,均采用了索尼IMX989。

旗舰机标配处理器为骁龙8 Gen2或天玑9200。同样的处理器ISP和摄像头传感器,意味着国内品牌们在影像大战中,拿到的是“相同的武器”。

谁能脱颖而出,还得看自家功底。

小米无疑具备先发优势。去年7月推出的12S Ultra搭载的索尼IMX989,由索尼和小米联合研发。

研发集成于产业链上游,使得小米手机影像在深度适配和产品体验上有一定进步。

雷军在今年初曾表示,“小米12S Ultra的全年销量已经提前卖完。”其市场反响可见一斑。

小米13系列沿用了IMX989,对于这颗传感器的打磨小米已历经两代产品。而友商们均是首次搭载这颗传感器,在大底适配和调校上所投入的时间不及小米。

无独有偶,vivo曾与联发科合作调试SoC,成就了X80系列最强“天玑9000”的美名。

研发嵌入上游供应链,已是手机品牌们打造差异化的良方。

从已经亮相的旗舰机型来看,各品牌在镜头光学品质、独立芯片、影像算法、基础成像体验等细分层面各有特点,极力营造*影像标签。

例如vivo X系列,一直追求夜景或暗光成像效果。由微云台负责成像稳定性,以算法优化画质效果。

X90系列的夜景超清功能,正是基于V2芯片实现的暗光成像算法进阶,继续保持住自X60系列以来的“夜视仪”称号。

蔡司T*镀膜以及还原色,也在1英寸大底加持下提升了解析力,潜望式长焦回归,在焦段上弥补了上一代机型的遗憾,距离“写实”影像风格更进一步。

作为国内最早发力影像的手机厂商之一,vivo将影像视为长赛道。

V2芯片、微云台、人像及夜景算法,蔡司色彩、镀膜等软硬件积累,对这次供应链技术升级似乎早有准备。

手机厂商以*算法、硬件实现影像差异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OPPO Find X6系列不仅采用了*研发的NPU马里亚纳芯片,还首次提出了“全主摄”概念。

三摄模组中,一颗摄像头为IMX989,其余两颗为IMX890,后者为Find N2/Flip、Reno系列等多达8款OPPO高端及中端机型主摄传感器,历经多次打磨。

OPPO此次影像升级方案,意欲解决行业通病。

全主摄概念将影像大战卷度升级,“战术镜头”在旗舰机上已经没有生存空间。这可能是高端机型影像模组的进化方向。

除此之外,对于启动、对焦、响应、成像速度等基础体验,国内厂商正在补齐短板。

比如荣耀Magic5系列的鹰眼相机系统,用户可以在不按下快门的情况下凭借AI技术抓取镜头,获得高速运动状态下的清晰影像。

荣耀的影像升级方案,侧重于借用算法向传统单反相机的拍照体验靠拢,实力毋庸置疑,而影像美学尚无加持。

借助传统影像大厂根深蒂固的美学基础,联合研发、打磨自有软硬件,已是大多国内厂商的选择,如小米与徕卡、vivo与蔡司、OPPO与哈苏。荣耀、华为(与徕卡合作到期)暂无影像合作伙伴。

“手机联名”被荣耀赵明称为噱头,能够在DXO榜单上拿到152分的Magic5 Pro为荣耀增添了独立研发影像的底气。

而当前手机厂商与传统影像大厂软硬件走向协同,并非简单联名而是联合研发,例如vivo与蔡司的联合影像实验室,在光学、器件、算法等层面都有深入合作。

来自供应链端的技术相同,影像大战的实质是比拼差异化。有专业领域的帮手无疑为差异化提供了说服力。

继续卷下去,也更有底气。

02 卷向软实力

高端化是国内手机品牌的主要课题,影像实力是为数不多的抓手。从*品牌对于影像的创新及投入,也能够看出影像与高端之间的强关联。

苹果自2007年以来,研发投入一直走高,涨幅较大的两年(2021/2022)分别达到16.8%、19.8%,那两年正好是iPhone电影模式、宏观模式、智能HDR4等影像新技术井喷的时期。

DXO前十占四的成绩、全球75%的高端市场份额,足以说明手机影像的重要性。

高端市场差异化仍是决胜核心因素,影像也需要软硬件提供差异化支撑,国内品牌可选的范围并不多。

三星今年并没有推出1英寸大底手机传感器。Galaxy23系列采用的是2亿超高像素影像方案,iPhone则长期以相对低的像素打天下,两者影像之路彻底分野,有各自圈地的意味。

一高一低都有*,国内手机品牌不约而同选择了1英寸大底的影像方案。

由于可选硬件上的局限性,影像差异化更需要软硬件协同实现,AI+算法成为各品牌逐鹿影像的焦点。

自研芯片和算法,以提升影像质量和效率,在于以降低功耗的方式实现差异化。vivo的SuperRAW为多帧合成算法,所需算力由V系芯片分担。

OPPO的马里亚纳也是类似思路,但超光影图像引擎则更加*。

在暗光拍摄之中,更加强调计算光影的能力,尽可能还原被摄物体、光线、环境的真实关系,相对应的成像立体感、空间感、临场感理论上都能获得增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游戏中的光追,以物体间的光影关系在二维画面中营造三维立体的效果。

全主摄概念大概率会在旗舰机阵营快速普及,焦段、适用场景等会变得更加丰富。运动、暗光、长焦等成像效果,就需要准确的场景识别,调用对应的算法进行修饰,AI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过去AI场景识别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路灯照亮的街景和漆黑一片的小巷,本属于两种暗光场景,各品牌AI识别往往判定为同一种暗光场景,曝光、快门速度、光圈等参数失准。

而OPPO Find X6发布会上的“暗室”演示,则让人看到了硬件、算法之外,AI的进步。

作为自动化成像的入口,AI已经是各品牌逐力重点。手机影像的进化,正在从硬件堆料过渡到软实力比拼的阶段。

供应链上的技术主流厂商都能获取,影像赛道具有“文无*”的特点,*算法+AI的软实力,才是差异化赛道中的长效竞力。

这也是国内厂商焦虑依旧,对于影像冲高的又一次加码加注。

03 国产旗舰将往何方?

两个榜单,让国内安卓厂商的高端梦碎。

一是IDC统计的2022年全球高端手机出货量*机型,:iPhone占据前8,三星占据第9、10;

二是Counterpoint统计的2022年国内手机畅销前十机型:iPhone 包揽前三,iPhone13以6.6%的市场份额登顶。荣耀占据4席,vivo占据两席,OPPO占据一席,让人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一款是旗舰机型。

如此看来,国产手机在消费者心中,离高端品牌距离还远。

iPhone拥有APP Store和iOS两大闭环护体,即便以灵动岛代言其创新力有躺平的嫌疑,却依然拿下了全球高端市场75%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安卓的开源特性注定了加入其中的厂商,在系统底层、第三方供应链上,获得的硬件与竞争对手没有太大差异,手机影像是为数不多不受这一限制的领域。

发力影像,也是缓解冲高不利的焦虑。安卓阵营暂时只有通过影像互卷,以激进的姿态展示竞争力。

冲高另一大抓手是折叠屏手机,去年全球出货量增幅为118%,330万台的出货量仅占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约12亿台)的0.275%,不足以挑起高端化大梁。

但可折叠的物理结构特点,其自拍体验与直板机型相比有天然优势。大底能否加入前置摄像头暂未可知,但AI和算法的进步能够体现。自拍很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影像大战的焦点。

让国内品牌比较头疼的现状是,影像实力提升转化成高端销量的效果并不佳。除此之外,国产手机厂商暂无更有力的冲高抓手。

或许安卓阵营的高端化也在做排除法,目前旗舰机型所展现出的影像特性,可能又是一次实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过往看,手机影像一路进化,已经取代了一些设备。

2012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首次跌破一亿台,此后一路下跌,截止于2022年年底,全球出货量仅为785万台。

继拍立得、卡片机被大范围取代之后,单反已成为手机影像对标的数码设备。今年1英寸大底的加入,让消费者对此报以前所未有的希望。

理性而言,高端单反相比旗舰手机具备更多镜头选择、更大的画幅、更专业的调节等优势,短时间仍然很难被手机取代。

两者也并非对立,而是各有侧重和场景。

受手机体积限制,手机影像进化难以持续依靠更大尺寸的传感器。硬件升级路线将很快遇到瓶颈,AI算法和自研芯片成为突破口,这也是手机影像的优势所在。

相比封闭的iPhone,安卓厂商无论是联手传统厂商和硬件堆料上,都显得更为开放和激进。

各品牌1英寸大底机型陆续登场,看似将一统手机影像赛道,而3月的DOX榜单前十之中,iPhone仍然占据四席。

第三方供应链的硬件升级,还不足以让安卓手机影像彻底甩开iPhone。

除了1英寸大底的加入,今年国内手机品牌让人看到了加注软件算法、独立芯片的研发投入动作。

长期以来,安卓硬件参数占优势而成像不占优的尴尬局面,有望彻底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