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时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胡萨克访问中国,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这无非就是一次普通的外交来访。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太会专门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情。然而这次来访并不普通,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就是在这次会见中,由邓小平首次提出的。我们之后的”科教兴国“战略,其实也是一脉相承下来。时至今日,在资本市场,仍旧可以明显看到这一论断的生命力:A股有科创板,港股有科技指数。不过香港的恒生科技指数,更多是由偏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类的公司所构成。港交所缺少所谓“硬科技“公司,近些年来越来越成为投资人热议的话题。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改革一直在继续。港交所刚刚宣布,今年的3月31日起,专门为这一类偏重科技的公司量身定做的上市新标准就要正式生效了。这一类公司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特专科技”类公司。那么什么是“特专科技”类公司呢?目前主要包含5大类: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并且将来还会根据变化不断动态调整。按照港交所的估计,如果快的话,今年年内就有可能有符合条件的公司以新的标准挂牌上市。港交所上一次类似的大动作,其实时间也并不久远 – 就是接纳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短短时间,我们已经看到成果:目前香港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很多在港上市创新药公司的价值,已经逐步为全球投资人认可。其实港交所也并非完全没有“硬科技”公司,而且有的还曾经是所谓的“大牛股”。只不过国际投资人对于投资标的之选择较为严格,因此很难出现多数公司都有很好流动性的局面。当这些为数不多的优秀个股随着行业波动或者其它因素进入调整期的时候,由于整体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细分行业不多,热点就难以不断接续,看上去缺失较为明显。将来如果上市公司数量足够多,那么假以时日,投资人还是会把其中的优秀公司不断筛选出来。长期来看,香港交易所充当的“称重机”这个角色还算是称职的。纵观最近这几年,港交所的改革,如果和历史上的节奏相比,明显是加快了许多。如果我们把2014年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看成是港交所全力打造的一款新产品,那么后面的这一系列改革,就是围绕这个划时代产品的版本在不断更新迭代。
从这个角度去看,难道不是科技感十足?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并在少数极端情形下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银全球属于R3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3型及以上的投资者。中银港股通属于R4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4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银全球、中银港股通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中银全球可能的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由于本基金将投资于海外市场,因此一方面基金净值会因全球市场的整体变化而出现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各国各地区处于不同的产业经济循环周期之中,这也将对基金的投资绩效产生影响。同时,境外证券市场因特有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市场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对于特定负面事件的反映存在诸多差异;另外,部分投资市场如美国、英国、香港等证券交易市场对每日证券交易价格并无涨跌幅上下限的规定,使得这些国家或地区证券的每日涨跌幅空间相对较大等。上述因素可能会带来市场的急剧波动,从而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