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京东科技已在证监会提交境外上市审批,也即将递表港交所。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京东美股隔夜大涨近8%。
目前,京东系已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2014年赴美上市的京东集团、2020年赴美上市的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以及2021年赴港上市的京东物流。
近日,阿里巴巴官宣组织架构调整为“1+6+N”,各业务集团“成熟一个”便可“上市一个”,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对于多业态的大型公司组织来说,如何实现敏捷高效的公司治理,是共性议题。
如今,京东集团又计划分拆旗下京东产发、京东工业上市,若分拆上市顺利完成,“京东系”上市公司将达到7家(包含德邦股份)。
公告介绍,截至目前,京东集团间接持有京东产发约74.96%的股权,间接持有京东工业约77.95%的股权。
据了解,京东产发于2012年1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中国和亚洲领先、增长最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发及管理平台,主要包括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及其他。京东产发提供定制化、全面且智能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并将其客户群拓展至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制造、零售等新经济产业。
京东工业于2019年11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通过践行变革性的、全链路的工业供应链数字化,京东工业帮助其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及增效。
京东集团表示,拟议分拆完成后,公司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产发、京东工业50%以上的股权,因此,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将仍为公司的子公司。
此外,京东工业刚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背后股东阵容豪华。
今年3月,京东工业刚刚宣布完成B系列优先股交易,总额3亿美元。京东工业本轮投资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大型资管集团M&G、全球私募巨头EQT旗下的亚洲平台BPEA EQT(原霸菱亚洲投资)和老股东红杉中国跟投,投资方阵容令人惊叹。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仍为京东工业的控股股东。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打造工业供应链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京东产发则是京东集团在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抓手。京东产发成立至今共计融资两轮。2021年3月,京东产发与联席领投的投资人高瓴资本和华平投资及其他投资人签订不可赎回A轮优先股融资的最终协议,交易融资总额预计约为7亿美元。时隔一年的2022年3月,京东产发又获得由华平投资、高瓴资本以及一家全球领先的机构投资者联合领投,就不可赎回B轮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融资总额约8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产发是京东仓储REIT的资产运营管理机构,也是京东集团旗下唯一仓储物流设施开发运营管理子集团,持有京东集团旗下自建的全部仓储物流设施项目。
图源:港交所
京东产发提供定制化、全面且智能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并在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制造业、零售业等新经济行业持续拓展客户群。根据仲量联行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积累了庞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资产组合,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人民币937亿元,总建筑面积为23.3百万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在亚洲排名第三,在中国排名第二。根据仲量联行报告,京东产发亦于同业中实现最快增长,自2018年初至2022年底,总建筑面积扩大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开发、拥有或管理庞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资产组合,包括合共219个物流园区、13个产业园区及4个数据中心。
京东产发收入主要来自(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基金管理服务;(iii)开发服务。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实现了可持续增长,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5.82亿元增加37.2%至2021年的人民币7.99亿元,并进一步增加190.3%至2022年的人民币23亿元。
京东产发的净利润之所以远高于收入,是源于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2020年至2022年,京东产发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23.5亿、29.5亿、36.1亿。由此看来,京东产发的盈利并不是因为主营业务,而是因为不动产。
图源:网络
另一个主角京东工业于2021年7月完成更名,正式成为京东集团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在此之前,其前身“京东工业品”作为京东一级类目,于2020年获得2.3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元。截至目前,京东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总发行股本的77.95%左右。港交所公告显示,拟议分拆完成后,京东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产发和京东工业50%以上的股权。
图源:港交所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2022年交易额达人民币223亿元,2020年-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4%。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在业务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京东工业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保持稳健盈利。
京东工业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创新的产业协同模式形成了可扩展的平台,不仅能够迅速覆盖不同行业企业及场景,以高效的方式快速扩大规模,还成功将业务版图从通用MRO产品拓展到专业MRO产品,并正在向BOM产品渗透。受益于这种可扩展的商业模式,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建立了领先地位。招股文件显示,2022年京东工业已服务6,900个重点企业客户和超过260万家中小企业,平台已提供48个产品类别和约4,250万个SKU的产品。
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京东工业已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根据招股文件,京东工业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扩大客群,继续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2020年至2022年,京东工业收入分别为68.0亿、103.5亿、141.3亿,年复合增长率44.2%;毛利率分别为20.3%、18.6%、18.0%,连续两年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亿、-12.3亿、-13.3亿,三年亏损22.2亿。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中概巨头阿里巴巴稍早也传出港股分拆上市消息。30日晚间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旗下价值200亿美元的物流部门正在为香港的IPO做准备。对此,菜鸟回应称,目前尚无明确规划和时间表。
28日,阿里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将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未来或将独立上市。
阿里的分拆计划彻底点燃市场情绪。自发布拆分消息以来,阿里股价节节高升。阿里28日美股大涨14%,创去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29日升近100美元。阿里港股30日开盘涨超2%,收涨2.49%,报96.9港元。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5%。
市场分析认为,阿里的分拆上市计划将导致公司估值方法发生彻底的变化由市盈率(P/E)估值法切换至分部加总法(SOTP),公司或借此释放巨大价值。
根据阿里最新方案,将设立六大业务集团独立经营,阿里将以控股公司身份对各个业务版块进行管理,每个业务集团被允许单独上市。在这一模式下,市场将更容易发现各个业务版块的价值。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分拆能带来几大好处:“一个是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对市场的响应更快,其二是独立上市能够让市场价值更高,能够实现新一轮价值发现。其三是打破业务之间相互依赖,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业务的盈利情况,同时促进各个业务形成独立的盈利能力。”
大摩分析师Gary Yu在针对阿里本周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时也表示认为,该公司的交易价格较其各部分的总和相比有很大的折扣,随着市场对其业务部门的价值有所认识,其潜在的上升空间十分广阔。小摩更是认为阿里拆分后股价或将翻倍。
来源: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北京日报、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责编:袁凯校对:风华审核:龚紫陌
最新的市场动态,最热的企业分析,最前沿的经济分析。你想知道的财经新闻,都在这里。快来关注财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