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定义是什么?富人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很明显,他们是“拥有大量资产的人”。例如:现金存款、储蓄、股票、具有形状和价值的东西(可以转换为价格的东西)被称为实物的资产,例如,土地、房产等,贵金属如黄金、白银等也是实物资产。此外,被评估为有价值的绘画等艺术品也是资产;原油、谷物等也是。超高净值人士 (UHNWI) 是指净资产超过 3000 万美元(包括其主要住所)的任何人。属于这一类的人往往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拥有全球财富的很大一部分。与其他群体相比,富人更倾向于向专家咨询资产管理,强调高收益。关于金融财富的构成,根据凯捷的调查结果,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在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的投资组合中占主导地位。在不确定的时代,据说守业(保护资产)比创业(创造资产)更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沉重的税负、通胀以及不确定的地缘政治、经济动荡。全球经济在2008年雷曼冲击和2009年希腊危机触底后也进入上升阶段。当时,IT公司的规模以及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也使得直接投资海外股票、海外企业、房地产相关金融产品的富人和超高净值人士(UHNWIs)获得丰厚回报。此外,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新的投机目标,如加密资产和NFT,即使是资产很少的人,如果成功避免了崩盘的风险,也增加了获得巨额利润的机会。从2020年开始,各国实施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害。也因此,富裕的钱持续流入金融产品、房地产、黄金、艺术品、奢侈品等,并不断创下新高。即便各国已开始收紧金融条件,但股价和其它资产仍然居高不下。
富人资产管理意识的变化在受益于大流行导致的货币宽松带来的资产增加的同时,许多高净值人士对投资环境的未来发展也保持一份谨慎。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对被归类为富人和超高净值人士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对投资持谨慎态度。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简单明了的产品,而不是复杂和令人困惑的产品。46%的人表示,他们更担心可能导致他们失去本金的金融风险产品。俄乌冲突后,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可靠的投资,而不再下大赌注或激进。换句话说,尽管许多富人因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受益于资产的增加,但他们判断利率、汇率、经济、海外市场以及其它影响每个公司业绩的因素决定了金融产品的价值,这是极其不稳定的。
寻找“资产保护”手段为了在未来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生存,许多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士越来越意识到“资产防御”,以维持资产安全。甚至为了资产保值,在使用各种工具的同时,不惜考虑将资产部分转移到离岸司法管辖区。在一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高净值部门,对被认为是高增长市场的亚洲的期望正在消退。据分析师和银行家称,一些银行已切断了对富人的贷款。许多客户也在评估全球不确定性,并将资金转移到其它地方或兑现。高净值业务的放缓在瑞士信贷、瑞银、汇丰和渣打等金融巨头的盈利业绩中也很明显,这些巨头在亚洲的收益有所增加。一家专门从事亚洲业务的私人银行(新加坡)负责人说:“我们将不得不忍受这种情况几个季度,并正帮助客户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等。瑞银首席执行官哈默斯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目前亚洲客户不太愿意投资,对积极投资持保守态度。不过,银行家们强调,世界上最富有的企业仍将亚洲视为最佳增长机会。香港一家美国财富管理公司表示,其客户去年年底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分散投资组合,以保护资产免受政策的影响。“但现阶段我们还不清楚哪些行业将产生新的财富或将被打击,或者整个高净值业务是否能够维持过去的增长,这带来了长期的不确定性,”他说。同时,更严格的监管也意味着高净值企业的新客户减少。过去那种在 “互联网行业不断产生富裕客户的时代已结束了。近几个月来,不确定性加剧和市场暴跌导致一些高净值客户不得不增加保证金,私人银行一直在缩小贷款范围以购买股票和其它物品。咨询公司Oliver Wyman驻香港合伙人Jasper Yip表示:“银行表示,客户往往对他们的交易非常谨慎,不承诺结构化的事情,这使得它们非常轻松。据欧洲一家大型私人银行的财富经理称,目前亚洲客户投资组合中的现金份额为20-25%,高于去年同期的5-10%。如果未来几个季度收入继续下降,金融机构可能被迫削减成本。
新加坡可能成为“新贵”崛起之都凯瑞•奥尔森(Carey Olsen)亚洲信托和私人财富业务主管Rachel Yao表示,亚洲,尤其是中国,越来越多的超高净值人士正使新加坡继续成为财富管理服务和咨询的首选司法管辖区。在过去三年中,在新加坡建立的新家族办公室数量从2018年的27个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453个。到2024年,亚太地区的超高净值员工人数预计将增长约2.13万人,并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达到近6.6万人,其中42%或将来自中国。平均财富上升是百万富翁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新百万富翁的75%。由于人口规模的增长和不平等,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相对贡献各不相同。

2010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的净资产组成部分变化最为明显,而亚太地区的整体变化相对较小。
全球有445人从超级富豪地位跌落,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人此外,根据中国私人智库沪君研究院23日发布的《2023沪君全球首富榜》,过去一年,全球有445人失去了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的地位,其中一半以上(229人)是中国百万富翁。截至今年1月16日,全球超级富豪中有3112人,中国继续位居国家人口榜首,超过969人,美国超过691人。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69名新人加入了超级富豪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