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经开区与曲靖高新区以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步伐不断加快;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打造,泸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正努力成为代表业内领先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国绿色铝谷”云南样板;玉溪高新区内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进,烟草、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成长为千亿级产业指日可待……
开发区是项目落地、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开发区发展,相继出台产业强省和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以全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开发区能级和水平,开发区成为激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2年,全省开发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7个开发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其中,昆明高新区超过3000亿元,昆明经开区、滇池旅游度假区超过2000亿元;7个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安宁产业园区、昆明高新区超过1000亿元;昆明高新区等9家开发区被认定为首批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
以绿色铝、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加速向重点园区布局,产业聚集效应不断释放。2022年,全省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绿色铝硅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产能规模居全国前列,中国铝谷建设成效明显,硅光伏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迅速壮大。
突出重点打造、错位发展,各类开发区将形成新的增长极。15个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的园区突出“一园一业”,加快上下游产业集聚、功能互补;安宁产业园区、昭阳经开区、曲靖高新区、禄丰产业园区、泸西产业园区、砚山产业园区、祥云经开区等7个开发区成为首批重点打造的千亿级省级园区;聚焦具有云南独有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一批国内一流的“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特色优势园区正在崛起。
“抓住云南大力发展绿色铝产业的契机,加上被当地政府的热情和务实打动,我们选择在泸西扩能,未来公司铝制品可通过产业园区辐射整个南亚东南亚,我们十分看好市场潜力。”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处处长刘剑飞说。
不只在红河,随着《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落地实施,未来3年,一批经济体量大、主导产业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千亿级园区将成为产业强省的主引擎、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开发区营业收入较2021年翻一番,超千亿元开发区数量较2021年倍增。
“此次选择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明显,具备较好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7个开发区进行重点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绿色铝、光伏、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并在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要素保障、服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希望以此为引领带动,推动全省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年行动》为曲靖高新区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曲靖高新区被列入7个千亿级省级开发区,极大鼓舞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曲靖高新区正按照‘一园三片区’加快布局,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绿色铝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曲靖市沾益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开发区正是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当前,云南省已初步形成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昆明、曲靖、蒙自、大理、嵩明杨林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带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1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昆明、红河2个综合保税区,瑞丽、畹町、河口、临沧、麻栗坡、孟连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姐告边境贸易区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在云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昆明接管磨憨是推动经合区发展的有力手段,我们将以‘一年见行动,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发展’的势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提升开放型园区外贸发展水平,把园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阮勇说。
站在新起点,云南省将着力在推动开发区做大经济规模、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为实现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旗帜鲜明作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部署,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的目标和路径,体现了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纵观全省,开发区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氛围日渐浓厚,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产业配套的思路越发清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意识逐渐增强。但与支撑全省跨越发展的需要相比,全省开发区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产业集中度不高、软硬件环境不优、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
在规划指引下,各地要树立“项目为王、效率至上”的意识,因地制宜优选特色产业,加大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在“亩均论英雄”改革上探索,在全产业链布局上发力,构建主导产业明晰、特色错位竞争的开发区体系;还要瞄准痛点、堵点,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合力加大统筹协调,做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千方百计狠抓项目落地,以改革创新推动各类开发区扩容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以开发区快速发展助力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