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各地开始出现“拼经济”的热潮,生物制药产业依然是被争夺的热点。地方生物医药产业的招商引资被按下快进键,抢项目、争人才、砸资金……现实中上演的城市争夺战远比想象中的更白热化。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医药制造业、生物产业列为优势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在全国399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有超过一半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但医药项目是一个长线投资,前期不惜重金吸引企业,之后又出现回流的案例比比皆是,失败经验表明:找产业项目容易,但留住和培育它则是另外一段长征。
到底如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把企业主动吸引过来,且留下来?
上海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之一,其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本链、人才链、空间链“六链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又是否能起到借鉴意义?
提前押注生物医药这条赛道,让上海争到了一个全国第一。目前,上海生物医药聚焦在最前沿领域,包括细胞免疫疗法、生物制剂、靶向药物、疫苗及血制品、创新药等。就创新药来说,全国每四个I类创新药,就有一个来自上海。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疫情三年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达到每年千亿规模的增量。2022年全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达1849.76 亿元,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已成为支撑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柱。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柱,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从“研发、临床试验、制造,最终到销售应用”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总量近15%,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数超过500家。
近年来,上海更是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以解决在张江生根发芽的生物药企一度因为供地紧张的问题,而迁移至周边用地成本更低地区的问题。目前已有58个产业化项目按此“行动路线”落地,并探索出“张江研发+浦东转化”“张江研发+外区转化”“张江外溢+回流上海”“张江试水+本市扩张”四种模式。
例如:金山区高新区基地核心区域的27万㎡为金山与张江的合作区域,共建“张江研发、金山智造”,成功引进张江药谷孵化的恒润达生、安瑞唯科、砥石生物(南方模式)等优质产业化项目,深化“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联动机制。
近年来,围绕创新策源、重点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龙头企业打造,上海先后出台多层次产业政策,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累计推出了近20项区级支持政策,形成了市级和区级政策体系的叠加互促。
这里多提一句,地方能不能给政策,不是取决于政策一开始想得多好,而取决于地方的经济实力和政策落实细则。在整个创新药火热的时候,一些地方园区几近疯狂地吸引新的生物医药项目,它们拿着支持传统药企的那一套政策——大手笔地把土地资源、财政补贴喂给嗷嗷待哺的生物医药。到了行业寒冬、财政紧张时,它们才意识到,这种粗放式的投入是一个彻底的无底洞。
上海经验表明:要根据企业需求分阶段给出政策。企业在初创阶段,对启动资金、研发场地、高管租房方面有需求。园区会给企业部分启动资金,房租两年或三年全免,还会给一两套人才公寓,企业高管可免费住三年。企业进入临床阶段时,在研发投入较大,也需要有中试基地。园区会在研发补贴、贷款贴息上出台相应政策。企业到了商业化阶段时,因为买地建厂,固定资产投入更大。园区会匹配优质土地。“比如,企业要投10个亿的固定资产,园区会给出一定比例的补贴,但这笔补贴也是有上限的。”
作为高附加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其实对土地成本的敏感度并不高,生物医药产业不靠补贴存活,而是效率。与其给企业1000万元补贴,不如帮助企业借助上海的临床等资源快速审批、拿证、上市,加速企业的产业化进程。
以上海通过MAH(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为例,在该制度实施前,药品上市申报单位只能是药品生产者。MAH将上市许可与生产主体相分离,拥有药品技术的药品研发机构也可申请药品批准文件。再说新药临床试验申请,2010年上海一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流程要走一年。但如今,上海已实行“60天默认制”,60天无答复即默认许可。
自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这给难以短期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许多城市在投资上不愿冒风险、缺乏服务早中期项目的创投环境,认为“必须投一些无风险的项目。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积极探索全链条孵化转化新方案,力争从源头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更多新生力量,已经陆续与产业园区(BioTOP、广慈-思南园区、飞镖加速器等)、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等)、科研院所(霁因研究院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共27.8万人,国家级人才千名以上,拥有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的人才占全国的1/5,产业人才占全国的1/4。2021年,上海市人社局首次发布了“上海海归300指数”,生物医药产业位居海归创业领域首位,占比接近20%,显示出海归人才与上海重点产业发展的高匹配度。领英2021年人才报告亦显示,在生物技术、制药与医疗器械行业中,中国对海外高端人才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从生命科学产业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流入中国的人才是中 国流出至该国人数的2.30倍和2.26倍。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我国生物医药方面的专利创新与日俱增,以生物科技为例,2020年中国申报的专利数量将近1万项,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4%。
上海依托张江药谷等产业载体,形成了四大人才群体。一是海外高层次专家和科学家人才群体,二是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三是研发人才群体,四是工程师和高级技能人才。这四类人才群体构成了张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支撑。
确定“1+5+X”空间发展格局
提出特色化发展要求
为努力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墙内开花墙内香”,上海积极适配发展空间,通过拓增量、挖存量等方式,到2025年,共计将推出可用空间近2.6万亩,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空间需求。
根据各区自身生物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对全市产业空间规划,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加速高能级项目落地,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此外,上海积极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提升细分领域特色集聚度,营造“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的园区经济。
根据上海2022版产业地图,张江成为了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真正产业高地。在“张江药谷”的带动下,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徐汇枫林园区、青浦生命科学园等多个上海医药产业园相继崛起,形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1+5+X”的集群布局。且园区聚集了本市80%的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贡献了超过80%制造业产值,形成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上海药物所、转化医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近期,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租赁需求持续扩张,据仲量联行追踪,在核心型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的租赁需求从2020的13%攀升到2021年的26%,成为最主要的需求来源之一。其中,张江核心板块仍然是租赁需求最活跃的区域,在过去两年里录得众多企业有扩张和新设的需求。除此之外,周康、浦江、临港生命蓝湾等产业园区板块凭借各自产业定位、扶持政策等各类资源,同样受到企业青睐。
不仅是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在办公租赁市场成交中占比亦稳步上升,日趋成为甲级写字楼高质量高承租能力的主要租户来源,在新成交量中占比将近10%, 500强药企租户面积占比医药企业总存量高达74%。
生物医药企业在选址考虑的各因素中,明确的产业定位、成熟的产业集群、 高端人才的可及性和可环评项目分列前四位。由于市场上带环评的研发项目供应有限,租户往往遇上“无房可租”的困境。可选址的带环评项目稀缺是企业在租赁上遇到的最大挑战。
而事实亦是,无数个地方招商部门奔向了张江,极尽所能去抄一份作业,虽然很多地方生物医药园区尚处于成长阶段,它的产业配套力、号召力、吸引力与上海成熟的医药园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而且很多地方不具备从头开始做孵化的时间,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才和资金都可能配备不全,尤其经过前几年发展,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完,生物医药产业进入高端化竞争时代。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地方高端人才、项目引进困难。但仔细研究,还是可以从上海六链融合的经验中构建起适合自己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逻辑,或者干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选择更适合自己地方的产业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