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国家级“双创”载体和平台13个;累计培育企业、创业团队23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0家;2022年专利授权量1041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742件…… 碑林区有高校17所、科研机构131家、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以及3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密集。如何让大量诞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要素走出“围墙”,充分释放科技潜力?面对这份“考卷”,在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基础上建设的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建设沿“友谊路—金花南路”L型主轴外扩一个街坊,将沿线高校和重要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纳入,在政策和各项服务保障下,让人才和科研成果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走来,流入创业园区,汇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秘籍”是如何炼成的。建大静态交通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沙盘智慧化手段缓解停车难问题 去年11月,“西安市智慧停车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市民提供了停车信息检索、停车泊位诱导、ETC便捷支付等服务,而这幕后的技术支撑正是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建大静态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3月30日早上,记者来到西安建大静态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时,工作人员正在西安市智慧停车综合服务平台前忙碌着。 “我们公司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和实验室的技术沉淀、科技成果转化组建而成,由学校教师研究团队、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和两家企业共同持股,融合了学校‘研究院+公司’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院开展城市级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智能化研究、机电技术研究等学术研究,公司负责城市级静态交通物联平台集成、实施与大数据产业化运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静态交通研究院院长、西安建大静态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小辉介绍道。西安建大静态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西安市智慧停车综合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城市级停车规划、平台研发与商业运营技术输出研发,采用“AI+5G”技术融合,运用智慧化手段不断解析静态交通数据,创立了城市级无人值守智慧停车,完成了智慧停车全系列21套产品的研发,已部署包括北京、青岛、拉萨等63个城市750万个实时车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在线停车大数据运营中心。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周都要来,主动了解我们企业的需求,上门提供服务。”对此,史小辉十分感慨:“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各项服务保障,包括考察指导、上门指导各项惠企政策、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悉心指导等,帮助企业获得了众多荣誉,让企业得以快速发展。”高延性混凝土让房屋更坚固 西安五和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最早入驻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企业之一,计划2025年前后上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延性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西安五和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邓明科告诉记者,该公司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支持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已取得80多项国家专利,成功应用在全国30余个城市2000多个项目,涉及中小学校舍加固、危旧房改造、文物保护修缮等领域。 2008年汶川地震后,邓明科作为住建部派出的第一批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奔赴四川,排查鉴定震损房屋,为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提供技术保障。目睹了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破坏后,邓明科一直在思索,如何解决既有建筑的抗震问题,降低地震中的房屋倒塌率?通过数年的努力,邓明科带领团队首创发明了“高延性复合材料加固砌体结构技术”,涂抹该技术生产的高延性混凝土后,即使是遇到9度大震,(砌体结构)墙体也不会出现裂缝。 “科研的目的是转化成产品,而不是仅仅是写成论文或者留在实验室。”邓明科说,从科研成果到产品,要跨越“转化鸿沟”,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公司成立初期,相关政府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启动经费和办公场地,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主动上门服务,为我们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促使我们科研成果在西安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相关部门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是我们企业安心发展、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邓明科坦言,学校的科研资源支持和西安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让他有了迈出第一步的信心和底气。 “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由试验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让老百姓住上更安全的房屋。”邓明科坚定地说。 西安建大静态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西安五和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培育出的2000多家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要素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围墙”,在西安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汇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新经济,形成大学发展的新优势、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接下来,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将紧紧围绕创新街区试点任务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重点工作,坚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建平台、育主体、强转化、促融合,持续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主城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文/图 记者 郭旭
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 让科研成果和创新要素走出“围墙” 释放科技潜力
作者:西安新闻网 来源: 头条号 60404/06
建成国家级“双创”载体和平台13个;累计培育企业、创业团队23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0家;2022年专利授权量1041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742件…… 碑林区有高校17所、科研机构131家、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