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欧阳明高:2023年,新能源汽车进入革命与深度转型的阵痛期

作者:智阅汽车 来源: 头条号 56904/07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产业的巨大进步,如中国纯电驱动汽车从1万辆到680万辆,动力电池从100Wh/kg上升到300Wh/kg,成本从瓦时5元降到1元以内等,都发生在近十年(2012年—2022年)。” 4月1日,在202

标签: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产业的巨大进步,如中国纯电驱动汽车从1万辆到680万辆,动力电池从100Wh/kg上升到300Wh/kg,成本从瓦时5元降到1元以内等,都发生在近十年(2012年—2022年)。” 4月1日,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到,现在进入了2023年,我们进入了新的阵痛期——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产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的转型阵痛;电动车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的转型阵痛;电池锂价波动与电池产业链的转型阵痛。

第一,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的转型阵痛。1.新能源汽车全面在挤压燃油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从燃油车拿来的,燃油车全产业链承压,新旧竞争拉开了“辽沈战役”式的决战序幕,还没到“淮海战役”。2.总体看新能源车快增长、缺利润,燃油车缺增长、但还有利润。新能源车的成本仍然高于燃油车。3.新能源车的品牌和影响力溢价在上升,合资油车的品牌溢价在下降,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可以与合资的燃油车价格竞争,但成本还不能竞争。4.新能源车阵营的不断扩大,你追我赶,竞争进入了阵地战阶段,市场进入了淘汰赛阶段。

第二,大规模的新能源车普及带来了电动车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的转型阵痛。1.大规模的快速普及超出了电力行业的预期,城市配电网的负荷压力大,转型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的挑战多。2.石化行业也面临着燃油供应量在减少,不熟悉的快充与快换需求急剧增加,相对熟悉的氢燃料业务发展迟缓三重挑战。3.我们新发展的充换电产业链商业模式还不成熟,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急需要确定新能源行业的战略定位。4.新能源汽车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倒逼能源产业转型,但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电池锂价波动与电池产业链的转型阵痛。1.借助电动交通和储能与多个风口,电池产业突飞猛进,但锂价波动、产业膨胀、竞争加剧、业绩不稳。2.随着对电池的认识加深,更多的整车企业进入电池产业,电池产业链跟整车产业链的结构性矛盾在加剧;3.中长期看,车用电池仍然占到电池应用的70%,储能也就占整个电池产量的百分之十几,如何优化电池企业的定位,是定位成新能源企业、还是定为汽车的零部件商要做出选择,企业定位和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三个转型阵痛,欧阳明高提出三个发展路径:即全面电动化,实行EV/PHEV双轮驱动;面向低碳化,加快能源基础设施转型;拓展智能化,创新动力电池商业模式。

第一,深化电动化,实行EV和PHEV的双轮驱动。欧阳明高指出,纯电插电混合动力是“过渡与转型”相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汽车全产业链转型新能源汽车大约还需要10年左右,因此要继续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深入推进纯电驱动转型战略;比亚迪去年成功转型为全部生产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各占一半,总共186万辆,全面盈利;双轮战略有利于汽车全产业链的平稳过渡,缓解汽车行业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为发动机还可以继续用;双轮战略有也有利于降低降低车辆的平均电池装机量,可以平抑锂价的波动,缓解电池产业与整车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近中期看,电动车价格成本偏高、电池成本也偏高、补贴又在下降,所以未来5~10年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的占比会从去年的22%逐步提升到30%~40%,甚至接近50%,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中级主流轿车,还有大型SUV。但中长期看,电池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大,电池购置和使用的综合成本还会继续下降,纯电动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2030年之后,这两种的占比会逐步降低,“这是我个人的判断”。

此外,今年欧盟通过协议将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也包含了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由于德国汽车业的反对,欧盟同意就不禁售使用绿电合成燃料的车型进行讨论,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燃油车将来是不是全面从化石能源汽柴油车转型为绿电合成的汽油柴油车?能源基础设施转型的问题就被重新提起。

第二,面向低碳化,加快能源基础设施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革命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新能源汽车真正要成为新能源汽车就得用绿电,绿电就是新能源来的;而新能源需要储能,储能又需要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氢能。

目前新能源发展的瓶颈就是储能,未来储能基于成本的竞争性比较,最终是绿氢储能和电池储能,这是全球共识。绿氢是长周期、大规模的储能方式,电池储能目前就是动力电池产业,因为94%都是电池。

新能源电力也可以做液体燃料,绿电制氢,再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氢和碳进行合成,可以制成甲醇、汽油、柴油、煤油。所以从绿电可以直接搞纯电动汽车,也可以电解水制氢搞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在氢的基础上再从大气捕捉二氧化碳做醇、汽、柴油搞内燃机汽车,内燃机燃烧之后再把碳排到大气中,这样让碳循环不增加碳,所以这也是碳中和。

此外由于电动车补电太慢,还要解决快速补电问题。首先,轿车发展超级充电。现在超充电池只需要最高充电倍率4C,350千瓦充电,理论上充电5分钟可以对续航600公里的电动汽车补充200公里里程,也就是充1/3。另外,高压平台350千瓦的充电系统已经开始超充的试运行,标准也已经发布。在过渡过程中间还可以继续使用快充,用两把枪来充,就是充电功率加倍,甚至三把枪充也可以。

其次,卡车主流模式是换电重卡,它已经在成本上可以跟柴油车竞争。现在换电重卡吨公里成本已经低于柴油卡车,而且短途封闭场景已经非常成熟,现在正在向干线扩展。估计换电重卡2030年会超过30万辆,2025年会超过10万辆,去年是25000辆中一半是换电重卡,今年估计总量应该到5万,换电大约占70%。

基于上面两种方案,可以进行汽车能源基础设施的转型。卡车快换、轿车快充,用卡车换电的备用电池给轿车快充,此外还有加氢,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整个问题。能源基础设施的转型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属于新基建,是政府应当投入的地方。

第三,拓展智能化,创新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针对动力电池行业动力电池成本偏高的问题,一方面是降它的价,另外一方面,是让电池增值,电池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要靠技术进步降价,靠商业模式增值,这就需要智能化。

智能化的高级形态主要是智能驾驶和能源交互。其中能源交互是智能化很重要的内容。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1、车网互动将会成为解决充电容量和提高分布式储能的关键路径。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城市配电网受不了,如果能车网互动,又能充、又能放,双向充电桩,就可以反而减小电网的功率负荷。2、战略重要性。V2G技术正在成为中外绿色技术竞争的焦点,现在美欧组建了“贸易北约”,搞战略标准化,还发表了联合声明。3、智能化催生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发挥电池的附加价值,使我们电动汽车充电可以免费,甚至成为赚钱的工具。随着技术进步,电池性能变得富余了,比如循环寿命,现在磷酸铁锂可以做到1万次,三元做三五千次都是可以的。这些富余的能力完全可以用来做储能的充放电,这样用户就会有收益,低价充电、高价卖电。如果用户觉得太麻烦,可以搞车电资产分离、电池租赁,创新商业模式,让电池资产的拥有者来集中管理电池的储能获取收益,返还给客户,这样减轻客户负担、降低整车成本、加速电动车的市场渗透。

展望未来,欧阳明高也做了三点预判。第一,锂离子电池引领电动汽车革命:汽车全产业链颠覆性转型已经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新阶段,预计2040年左右保有量达到3亿~4亿辆,发展成为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第二,碳中和战略引爆新能源革命:新能源汽车普及将倒逼能源基础设施全面转型和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电池光伏的黄金组合和氢能风电的白银组合预计在15-20年发展成为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第三,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革命: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将被重塑。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将带动智能机器人、智慧能源、智能低碳建筑、智慧城市的大发展,这二三十年也是一个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所以,今后二三十年汽车产业、信息产业、交通装备、能源化工相关产业将发生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共同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