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摘要2023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委会议等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密集发声,市场也对国企改革产生热议;本轮国企改与过往有何异同,哪些领域或需重点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问:新一轮国企改革与过往异同?本轮国企改革仍处深化改革阶段,更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大致经历经营管理方式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四个阶段。1978-1998年,国企改革初期主要针经营管理和经营制度进行改革,采用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激活生产效率;1999-2012年为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时期,期间国资委设立,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也趋于完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进入深化改革时期,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全面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仍处深化国企改革阶段,更侧重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增强核心功能。作为“1+N”的政策体系的 “施工图”,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更加强调改革落实,围绕提升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等改革方向提出可衡量、可考核的目标要求;三年国改行动收官后,2023年初,国资委提出本轮国企改革进一步从科技、效率等方面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等增强核心功能,后续改革方向或延续巩固三年国改行动,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技术突破等方面进一步推进。
二问:本轮国企改革缘何重要?本轮国企改革或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统筹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2021年,国有资产总额占我国GDP比重近六成、国有企业总营收占GDP比重近七成,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行业来看,国有企业在能源、基建、公用事业、金融等基础性、安全性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市值占比在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重要性提升,或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加速落地。逆全球化思潮加剧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短中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二十大”报告对产业转型升级重视程度明显强于“十九大”;科技前沿、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突围升级,与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绿色转型等重点产业发展成为当前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国企改革或在推动产业突围、绿色升级等方面加速推进。
三问:哪类领域或需重点关注?升级改造、创新驱动、安全发展等领域国有企业或受重点支持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或与新时代“朱格拉周期”或与形成共振,助力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等国有企业加速发展。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设备升级改造支持力度加大,或加快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与此同时,政策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快落地、且重点支持产业升级等,或共同推动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相关国有企业发展。(详见《2023年,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元年》)。随着高科技自立自强与安全发展成为政策的重要考量,创新驱动与安全发展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或是重点。3月下旬,创建世界一流示范和“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发布,或指向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重点加大对创新驱动类国企业支持力度,以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二十大以来安全发展重要性明显提升,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或是后续改革与支持重点。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正文
新一轮国企改革,有何不同?一问:新一轮国企改革与过往的异同?2023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委会议等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密集发声,新一轮国企改革或加速落地。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大致经历经营管理方式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四个阶段。1978-1998年,国企改革初期主要是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制度的改革,采用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激活生产效率;1999-2012年为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时期,期间国资委设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趋于完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进入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两类公司”改革等全面推进;近期中央、国资委频频提及新一轮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蓄势待发。









二问:本轮国企改革缘何重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落实国家政策的“先行军”,历次稳增长阶段国企往往逆周期先行扩表、加码投资;同时,国有企业经济体量较大,2021年,国有资产总额占我国GDP比重近六成、国有企业总营收占GDP比重近七成,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行业来看,国有企业在能源、基建、公用事业、金融等基础性、安全性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市值占比在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详见《稳增长“先行军”,国企如何加力?》)









三问:哪些领域或需重点关注?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或与新时代“朱格拉周期”或与形成共振,助力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等国有企业加速发展。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设备更新改造支持力度加大,或加快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与此同时,政策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快落地、且重点支持产业升级等,或共同推动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相关国有企业发展。(详见《2023年,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元年》)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1)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大致经历经营管理方式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新一轮国企改革仍处深化国企改革阶段,更侧重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增强核心功能。(2)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统筹发展安全、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性提升下,新一轮国企改革或在推动产业突围、绿色升级等方面加速推进。(3)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加速开启或与新一轮国企改革形成共振,升级改造下的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央国企或值得关注;同时,随着高科技自立自强与安全发展成为当前政策的重要考量,创新驱动与安全发展领域央国企业改革或是政策加力重点。
风险提示:1、 疫情反复。疫情演绎仍存在不确定性,仍需紧密跟踪各地疫情演变及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的潜在扰动。2、数据统计误差或遗漏。一些数据指标,可能存在统计或者处理方法上的误差和偏误;部分数据结果也可能受到样本范围、统计口径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