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之八九,你会更想点开前两个标题。因为你很可能戴着眼镜,更可能穿着内裤。我们天然对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感兴趣。但以下我想讲讲,
那些远离生活的科学技术的普及,有多么重要。2004年起,我做了19年科普。从平媒时代最多同时写10个专栏到管理200人的科普公司,从台前到幕后,从纸媒到PC到移动和社交时代,再到今天AI2.0时代。
这么多年,在网络传播的切身实践,我发现,一言以蔽之,网络科普“主流”是生活科普,是大众科普。对创作者(机构)而言,势必要做目标群体最大公约数的内容、选题,要关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要在热点讨论中找到科技角度切入。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催动了这一“主流”的形成。算法时代,生活科普类型更是全面优先于其他领域。从图文到视频,
科普创作者需要细心推敲打磨标题、第一段落、视频前十秒,抓住用户注意力,反复思考转化漏斗。否则,用户就“跳出”,完播率/完看率就低,平台算法就不会推荐。在这样环境下,“硬科普”的效果就比较差。首先来给“硬科普”下个定义——
硬科普,就是为硬科技服务的科普,指向的是前沿科技的科普、科技产业的科普,比如涉及新材料、合成生物学、芯片、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科学传播。往往硬核,复杂,先进,难以理解,无法靠直觉把握,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硬”的质感。由于大众传播效果不好,创作者很难获得正反馈。为了追求平台推荐,往往需要来点“噱头”;“噱头”多了,又容易偏离科学事实。
也有少量人能兼顾两者的平衡,但难度很大。对此我也深有感触。果壳在2019年组建产业科技内容团队,至今积累了近150篇深度研究分析,团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纯看传播量和投入成本,肯定是无法跟生活科普类相比的。
过去有不少师友一直在做硬科普创作,比如曹则贤、李永乐、袁岚峰、孙亚飞、李剑龙等。再比如曹天元的作品。甚至我们可以扩展至诸多海外科普畅销书背后的科学大家们。但整体来说,硬科普的“性价比”较差,付出多,反馈和回报相对差。即便这些师友的工作很出色,但无法影响网络科普的主角是生活科普。后者更容易传播、更容易商业化,在过去20年间越滚越大。当然,商业侧的壮大反哺了科普供给,使得科普同仁能坚守阵地,这都是特别好的事。果壳做的大部分科普也是生活科普,环境使然、发展使然。相比而言,硬科普创作更需要长期主义,需要坚守,需要情怀导向,需要更多的前期资源推动。
作为创业十多年的创业老兵,社会化大科普的躬身入局者,我,太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那根桥梁之难。“硬”,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内容本身比较硬核,它们往往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和先进水平,能引领科技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也往往使得公众理解起来显得过于“硬核”;二是相对于生活科普的传播,“硬科普”的受众比较狭窄,先行者就有点“硬性科普”的使命和悲壮。但是,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产业界的发展,使得硬科普的大环境正在快速向好。另一方面,流量变现的环境正在变差,生活科普创作者可能越发面临商业和理念平衡之难。
是时候多看看、多想想、多搞搞硬科普了。不妨关注一下科创/科技创新领域。过去一年,我深度参与科创,略有发言权。由于硬科技赛道的兴起,由于原始科技创新催生很多投资和产业合作,
地方政府人员、产业界、投资人纷纷开始学习普通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纺织面料学、可控核聚变、量子科学……简而言之,一切跟科技产业相关的科创各要素人员,都必须更精通专业。生化环材就业一片大好。
某投资人的案头读物各方热情高涨。明显存在大量空白点需要优质“硬科普”内容来填充。我的观点是,
科普行业朋友们、科普创作者们不妨用更多精力、资源尝试硬科普。原因有三:1.
前沿科技的理解门槛越来越高,而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时代的兴起阶段。未来的孩子,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前文所说科创各要素人员,都亟需理解前沿科技的各细分领域,以及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理解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这些都超出了过往生活科普的狭义范围。青少年需要理解全球科技的进步,才能在未来选择专业、选择赛道时做出明智的选择。成人需要具备产业思维,看清“社会运行的本质”,面对产业和经济热点话题能客观看待,理性思考。
2.
把一项前沿科技成果,说清楚,价值很大。设想一个科学家或科技创始人做项目路演,台下有100人,包括社会资本、国资引导基金、政府科技招商、产业上下游各方的人。有的科学家虽然肚有干货,但讲得就像论文报告一样,只有10个人能勉强听懂。有的科学家(或在科普工作者的帮助下),把一半内容用科普化方式重新演绎、表达,特别生动,让至少80个人频频点头。这个沟通的价值,就相当相当大。3.
硬科普天然和产业近,直接指向产业合作的各个场景。在产业的日常交流、传播中,由于受众往往不是“小同行”,顶多是大同行,很可能是跨领域,快速理解变得很难。能用电梯时间向一个产业上游方讲清楚你的创新科技成果吗?在一场面向主政官员的报告中,将某项科研攻关的价值讲得更透彻?能把你所在企业的科技故事向各方讲好?不用怀疑,科普行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都能帮助到这几个场景。科普工作者用已知的科学框架,将艰深概念转化为平实解释,对公众兴趣点和误解点的把握,这些能力都是通用的可迁移的。
科学传播者的一大困扰,是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科学理想”。从这个角度说,硬科普有其天然优势,其内在冲突是最小的。通过科普来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更可持续和技术驱动的未来,是最不违背理想主义的商业模式。做好硬科普,也将促进科普产业的深入探索。
难点肯定有。做硬科普,创作者不仅要有C端思维,还要有B端思维。“硬科普”是场景科普,是产业科普,是精准科普。有可能涉及文章、演讲、视频、展厅、VR、AI对话等多种形态,甚至是不同形态的组合。因为他往往远离日常生活,需要把完全脱离直觉,脱离经验,脱离日常的东西,倾注到受众心中,而且受众还不是一个空杯子,可能是一个已经满了的杯子。可以想象其难度之大。实验动物学家秦川教授在讲解新冠疫情初发时,她们从病人身上分离病料,感染了实验动物之后,才能最终确认是哪种病毒引发了疫情。不但需要懂专业,还要懂受众,懂沟通。最理想的是,由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共创硬科普。显然,放在这一场景下考虑硬科普,对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解释,还要关注在科技产业上下游的转化力。要懂产业,懂科创各要素的语言和需求。
总结一下:硬科普,是服务硬科技的科普,是面向前沿科技的科普,是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普,是连接科技交流各要素的科普,是加速科技产业、科创产业各方沟通、理解的科普,是超级连接器。硬科普,可以在无数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心中埋下火种,可以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这些潜在的变革性技术,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可以促进科学素养文化,使社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潜在环境、社会和伦理影响。
比如长期以来前辈同仁们对天文宇宙的科普,使得一代一代青少年投身空间科技。如今,我们需要更多细分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投入,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尝试用科普方式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链接科创各要素。我国要完成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华丽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样离不开科学普及。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并相辅相成,是一代科普人的历史机遇。2010年,我和朋友们曾提过一个愿景,“让科学流行起来”。眼下,几乎每个咖啡馆、酒吧都可以听到有人聊量子,聊人工智能,聊进化心理学。科学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接下来,深入理解前沿科技的公众,将成为这一轮科技革命的坚定基石。3.本文没有区分科普与科学传播。尽管在学界来看,两者有所不同。4.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硬科普”概念,意为“硬科技”的科普。与前人所述的概念有所不同。本文没有也不想定义软科普。5.本文完全没有使用ChatGPT。仅有一张图片使用了AI技术。6.感谢几位朋友的建议。写的比较快,没有考虑太全面,也没来得及添加充足案例。若有错漏,都是我个人不够严谨所致。应该还有续篇。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姬十三的脑力劳动(ID:jbird2019),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