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硬科技 » 正文

西安高新区:“双中心”建设再现“硬实力”

作者:陕西网 来源: 头条号 103704/14

2023年陕西两会“官宣”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西安市也成为了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规划图 供图 西安高新区4月7日,“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在西安高新”

标签:

2023年陕西两会“官宣”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西安市也成为了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规划图 供图 西安高新区

4月7日,“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在西安高新”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同城热搜榜,话题热度位居榜单前五。“双中心”获批以来,作为唯一核心承载区的丝路科学城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丝路科学城是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阵地,按照规划,到2035年,这里将聚集人口150万,经济规模突破3万亿,带动西安高新区经济总规模达到5万亿,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丝路科学城里的“芯”力量

此前,“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西安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来到西安高新区,来到丝路科学城,从汽车到芯片再到材料,一路溯源而上,一切便有了答案。

新能源汽车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极大,要求也很高,西安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为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提供了稳定的支持。丝路科学城里的“芯”力量,也让相关企业安全感倍增。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宏波介绍公司情况

据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院)副总经理侯宏波介绍,公司创新性地打造了“公共平台+专项基金+专业服务”的光电芯片孵化生态,致力于打破核“芯”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先导院平台占地83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拥有设备仪器400多台(套)。目前平台已聚集入驻光电子领域企业30余家,平台企业的多项科技成果及产品突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光电子芯片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先导院孵化培育了唐晶量子、炬光科技、奇芯光电、鲲游光电、本原量子等一系列“硬科技”光子企业。这些企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家家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硬本事、真功夫。

以炬光科技为例,据公司研发总监周凯介绍,他们为荷兰阿斯麦尔等行业内顶级的企业提供服务,这些产品最终将应用于全球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同时,他们也为国内各类光刻机的研发项目提供着支持,为“中国芯”的研发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炬光科技外景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先导院通过产业孵化,带动光子产业全链集聚发展,在形成陕西光子产业发展全生态体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用实践推动“两链融合”。

在未来,“双中心”的建设会为先导院以及他们背后的西安光子产业带来无限的机遇,而这一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也将帮助西安不断释放“西引力”。

3D打印助力“双中心”建设

3D打印技术自诞生以来便像一位“大明星”,收获了无数关注,“双中心”这个大舞台之上,自然也少不了这位“大明星”的精彩演出。

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未来场景图

据了解,位于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的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项目目前已主体施工至15层,裙楼已全部封顶,计划2024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8.91万平方米,总投资7.85亿元。项目主要建设标准厂房、研发中试楼、综合服务楼等,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环境优良、服务配套齐全、吸引力强的企业产业园和增材制造产业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将推动3D打印产业集群在高新区的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未来场景图

项目还将汇集陕西省内院所、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服务平台,并将与投资行业协会、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投融资服务组织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直接投资、引入投资以及投融资服务全面专业的资本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打通资本通道,促进高校院所、增材产业与创新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争分夺秒”还远远不够

时间该如何衡量?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还是“争分夺秒”,又或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守时、授时,从陕西蒲城到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授时中心)数十年如一日地与时间赛跑,在时间的维度里,书写着中国。

国家授时中心内景

在这里,时间以“日”为单位。1858年11月17日,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去世。2023年,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从1858年11月17日到2023年4月7日,60041天,历史以数字的方式呈现在国家授时中心这块小小的屏幕之上。

在这里,“秒”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概念,国家授时中心目前正在建设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授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授时精度。项目总投资约16.7亿元,已于2022年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项目将建设连接全国主要城市和重要用户的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骨干网(总长约两万公里),时间传递精度优于百皮秒,频率传递精度达到E-19量级,国际领先。

国家授时中心条件建设处处长、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副总工程师张涛介绍相关情况

该项目将在西安建设项目核心部分——总体运控中心,负责系统总体的运行、控制、监测、维护和数据中心,建设国家标准时间基准系统,建成科学研究综合实验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精度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地基授时系统,同时与星基授时系统一起构建我国的星地一体化授时服务体系,支撑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长远发展。

国家授时中心授时系统性能综合监测平台

从最初的陕西天文台到国家授时中心,从一秒到一万亿皮秒,北京时间从西安出发,抵达世界。手机时钟上不经意间闪过的一瞬,是灿烂星河的馈赠。被揉碎的光阴里,是宇宙回望的余晖。

无论是“中国芯”还是3D打印,抑或是国家授时中心,无数的高新技术汇聚在西安高新区,汇聚在丝路科学城。作为全国唯一的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图景在西安高新悄然展开。

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突破的技术难关不会凭空消失,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不会凭空出现,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烂。”无数有识之士汇聚于此,五指攥成拳,也可撼山岳。西安高新区,未来可期。(通讯员 王紫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热门推荐

“硬科技”是什么

来源:头条号 作者:陕西网02/03 22:02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