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舷歌
坐了太久冷板凳的“硬科技”创业与投资终于站到了舞台中央。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金额最大、投资事件起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是“生物技术/健康医疗”“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到2022年上半年,医疗、半导体、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热度依然冠绝群雄,而且还有更多的硬科技投资项目藏在水面之下。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对此感慨万千。从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米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光所”)工作,后来又继续在西光所读了硕士和博士。从本科到博士,学校的价值观一脉相承。米磊说:“在西工大和中科院得到的熏陶就是科技报国,西光所的成立就源起‘两弹一星’,当时一个棘手的任务是要拍摄原子弹爆炸过程的照片,成立西光所就是为了研制拍摄需要的高速摄影机,研究所的前辈就是这样不负国家使命。”
在这两年热潮之前,“硬科技”的创业和投资都太难了。
20年前,西光所与外部资本联合,共同投资设立了一家梯度折射率棒透镜及变折射率光学器件公司,西光所也派出了38位科技及管理人员随同项目一起进入公司,米磊就是项目的其中一员。这项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产品自聚焦透镜(G-Lense)成功问世,量产上市之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市场局面。“当年高达10美元的元件价格直线下降到了1-2美元,关键是国内产业链终于摆脱了受制于唯一一家国外供应商的状态,我们真正在光学核心材料技术上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就在西光所希望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米磊发现了社会资本存在的一些问题。“从2008-2012年间,资本并不太愿意支持硬科技领域的项目。那时有社会商业资本主动为我们出资,但他们不了解我们的科研项目,更不了解科技项目的成长特点,到第二年时,有些投资方就坐不住了,甚至有撤资的想法。”
也就是在当时的形势逼迫下,米磊有了做硬科技投资的念头:“既然社会资本不愿意投资这类硬科技成果转化,那我们自己做个天使基金行不行?”
2012年,米磊在西光所指引下和其他合伙人共同发起了国内第一支专注于硬科技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2013年米磊作为创始合伙人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的国家级孵化平台——中科创星。目前基金规模达70亿元,已投资了380余家硬科技企业。
仅在这两个月,中科创星就领投了高温超导技术平台「翌曦科技」、新兴科研工作者社区「络绎科学」;参与投资了投资EDA物理场仿真软件公司「芯瑞微」、高端显微仪器制造商「超视计科技」;其被投企业「赛德美」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奇点能源」完成A+轮融资、「介方信息」完成1亿元B轮融资、「拜安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中科驭数」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博雅新材」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迅实科技」获得逾1亿美元D轮融资。
“前些年大家不看硬科技的时候,我们坚定看好硬科技的发展,就是要在其他人没明白之前多投,把市场占有率提起来。事实上当时的这个策略是正确的,现在大家都开始投资硬科技项目之后,才发现很多企业都有中科创星的身影。”米磊告诉「真探」。现在,中科创星凭借在硬科技投资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样,硬科技是长周期、高投入的产业,需要足够的耐心。作为一个与过去模式创新逻辑非常不同的板块,硬科技怎么投?这似乎是个无法回答的“天问”。
一方面是领域“太专业”。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每一个领域都是理解的门槛,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逻辑、技术路线都不尽相同。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已经延迟了6年,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大概在人生的前40年都在学习知识。从业者尚且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才能有所建树,专业理解对于投资人的挑战便可想而之。
如今,一些正在转型投硬科技的VC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此。“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经理是可以高薪招来的,但一家机构原有的投资理念是很难转变的。不仅仅是硬科技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难懂、难学,产业发展模型也与模式创新的产业模型不同。”米磊对「真探」说:“比如量子计算的企业,如果投资人连量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项目是属于多种技术路线中的哪一个?每种路线优劣势分别是什么?哪一种技术路线又是最值得投资的?这些问题都看不清楚的话,很难投出优秀的企业。”
另一方面则是硬科技的每一条路线都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遇到很多乐观的创始人,他们会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提前预判,比如今年、明年、三年之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实际上很多创业者都是高估了自己出结果的时间。”
而在技术之外,大环境情况、上市通道,甚至社会的思潮都会对硬科技投资产生巨大影响。“以前主流就是认可投模式创新和快速爆发的行业,投硬科技是不太被认可的。记得几年前我们投硬科技的时候,硬科技企业要获得后续轮融资还是很不容易的。在主流不认可的情况下做一个孤勇者是很不容易的。”米磊说。
尽管面对种种困难,我们仍试图找到一些做好硬科技投资的锚点:
首先是理念的统一。硬科技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早期的投入回报不成比例,在开始的前5-10年,堪称“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我们今天进入一个科技更为发达的时代,但是科技本身并不是瞬间“爆炸”的。科技增长遵循指数法则,前期缓慢,后期爆发。正因为硬科技创新具备周期性长、难度高、不确定性强等特点,所以需要耐心资本,需要长期主义,如此才有可能助力到科技创新发展。
米磊认为,投资的底层逻辑就是认知,如果投资项目只为了经济价值,没有看懂它背后真正的社会价值和知识价值,当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时,就很难熬过去。在硬科技领域更需要投资人能够拥有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发展的心态,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落荒而逃。“同时还需要对科技创新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研判到底遇到的是什么问题,是市场不够成熟、技术不够成熟,还是投入的资源不够?”
其次是人。决策层的人,一线的人,都需要专业且能坚持。
“我们很多被投企业都有反馈过一个现象,在和其他投资人交流的时候,讲的内容会相对专业,但很多非技术背景的投资人却听不懂,这样就很难得到投资机会。一方面是在早期阶段看不懂项目,就没法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是当项目进入到中后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创始人也不愿意和这样的投资人合作。所以现在硬科技领域比较成功的投资人,要么是科研背景,要么是产业背景,极少数是金融背景。”
事实上,坚守硬科技和金融行业的特点是有背离的。投资是金融行业、是人员流动非常大的行业、是诱惑很多的行业、是非常容易就去挣快钱的行业。对此,米磊的思路是寻找“务实”的人——“我们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产业背景和技术背景出身,中科创星投资团队里拥有10年以上产业经历的投资人有近50%,理工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占比近80%,他们对技术本身、对硬科技领域都拥有极高的热情和信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诱惑”面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企业要想健康且长久地发展,首先要确保优秀员工与企业核心团队的稳定性,据「真探」了解,中科创星在行业内的人员稳定性也是相当不错的。
明确了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聚齐了专业有恒心的人,硬科技投资这件事已经成功了一半。再看到具体项目上,虽然硬科技充满着不确定性,周期很长,但有一些因素是可以给投资人以明确信号的——比如团队情况,创始人是否具备把企业做到百亿千亿的素质,团队进步速度如何;再比如市场情况,市场空间是否动态向好变化、该技术是否是市场最需要的;以及随着研发迭代,该硬科技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壁垒、拥有的壁垒是否稀缺等等。
2017年,Pitchbook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由于VC的长线LP不足,导致中国VC项目持有期平均只有3.3年。而现在,低垂的果实已基本被摘完。树更高、水更深,硬科技的创业与投资还有太多的迷雾尚待拨开。
以下为「真探」整理后的访谈实录:Q=真探A=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
变量的问题
Q:科技创新尤其是硬科技的不确定性很多,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有哪些确定的东西,怎么列时间表?
A:科技创新本身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研发出成果的过程会很难、周期会很长。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遇到很多乐观的创始人,他们会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提前预判,比如今年、明年、三年之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是会把这些考虑进去的,把时间的冗余量留出来。我们一直讲要做有耐心的投资,所以不会刻意列时间表去要求创始人一定要在哪个时间节点做出来。
但是我们会坚持那些确定的东西,核心是团队是否全力以赴,持续进步。
Q:有没有一些您之前研究觉得能行,但成熟周期比想象中更长的领域?
A:这种情况挺多的。有的是团队能力不够,有的是当时市场环境不好、后续融不到资,从而导致研发周期又延长了,各种因素都会有。
Q:您对自己在硬科技上的坚持和判断有过怀疑吗?长时间得不到正反馈。
A:当然有过迷惑。前些年硬科技不火,我就很迷惑为什么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都能融几亿美金、几十亿美金,还有一些是主流投资机构投的。我们这边很靠谱的硬科技却融资困难。
但迷惑归迷惑,我始终坚信硬科技一定会崛起,这个信心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我觉得这需要非常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而且有一种“你越不认可,我就越要干成”的想法。
前些年大家不看硬科技的时候,我们坚定看好硬科技的发展,就是要在其他人没明白之前多投,把市场占有率提起来。事实上当时的这个策略是正确的,现在大家都开始投资硬科技项目之后,才发现很多企业都有中科创星的身影。
Q:影响硬科技投资的变量都有哪些?
A:影响因素非常多,大环境、上市通道等等。当然比较特别的是社会思潮,比如以前主流就是认可投模式创新和快速爆发的行业,投硬科技是不太被认可的。记得几年前我们投硬科技的时候,硬科技企业要获得后续轮融资还是很不容易的。在主流不认可的情况下做一个孤勇者是很不容易的。
Q:现在舆论和思潮开始逐步认可硬科技的价值了,那么LP对硬科技投资的态度有变化吗?
A:在大家不断努力下,观念确实有了转变,硬科技的投资逻辑已经得到了认同。但这个过程还需要持续,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还是要继续被发扬,毕竟想要尽快看到回报是人之常情。
人的问题
Q:硬科技需要长期主义,项目研发必须长期坚持,但是人却是每天都处在变化中的。我们看到一些硬科技项目本身还在坚持,投资机构还在坚持,但具体的项目对接人换了好几轮。怎么确保我们团队的“人”能在各种变化的冲击下还坚持来做这些事情?
A:这个就是得看一个投资机构的使命和价值观。投资的底层逻辑就是认知,如果投资项目只为了经济价值,没有看懂它背后真正的社会价值和知识价值,市场如果出现短期的波动,就很难熬过去。在硬科技领域更需要投资人能够拥有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发展的心态,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落荒而逃。“同时还需要对科技创新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研判到底遇到的是什么问题,是市场不够成熟、技术不够成熟,还是投入的资源不够?”
Q:投资机构的价值观确实很重要,但实际工作中的人的流动呢?换句话说,硬科技对投资人的稳定性是什么要求?
A:投资是金融行业、人员流动非常大的行业、诱惑很多的行业,非常容易就去挣快钱的行业。实际上坚守硬科技和金融行业的特点是有一点背离的。所以你看在金融行业坚持硬科技投资,坚持真的价值投资的人很少。在美国的价值投资人也很少,巴菲特为什么要搬到小镇上,因为他不能浸泡在华尔街的浮躁中。
我们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产业背景和技术背景出身,中科创星投资团队里拥有10年以上产业经历的投资人有近50%,理工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占比近80%,他们对技术本身、对硬科技领域都拥有极高的热情和信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诱惑”面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Q:硬科技下面其实有很多细分领域,而且每个领域的门槛都很高。这对于需要全盘思考的合伙人、CEO要求就会很高了。之前看到一些投资机构,投资经理是专业对口的博士,但是投委会的老板们之前都没有投过硬科技,最后决策就做得很吃力。我们怎么确保高层的“投资决策”也是专业的?
A:这个问题很关键。这也就是我们的优势。如今,一些正在转型投硬科技的VC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此。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经理是可以高薪招来的,但一家机构原有的投资理念是很难转变的。不仅仅是硬科技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难懂、难学,产业发展模型也与模式创新的产业模型不同。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个团队都是干技术出身的。我们的爱好就是看硬科技,这是爱好,也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我们投了很多科学家都是院士,也会不定期的邀请全世界最前沿的顶尖科学家来给投资人上课,我们在做尽调、谈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认知,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我是光学出身的,但现在投资的企业覆盖硬科技八大领域,这些新兴的技术领域都驱动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积累经验。
Q:所以文科背景、商科背景,很难做硬科技投资,对吗?
A:不是说他们完全做不了,但肯定会有天花板,做到一定程度就跟不上了。我们很多被投企业都有反馈过一个现象,在和其他投资人交流的时候,讲的内容会相对专业,但很多非技术背景的投资人却听不懂,这样就很难得到投资机会。一方面是在早期阶段看不懂项目,就没法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是当项目进入到中后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创始人也不愿意和这样的投资人合作。所以现在硬科技领域比较成功的投资人,要么是科研背景,要么是产业背景,极少数是金融背景。
项目的问题
Q:我们内部对硬科技项目有怎样的决策和复盘机制?
A:我们大概分了八个组,每个组都对应着一个硬科技领域的专业方向。每个组都会有一位牵头负责人,组内的成员也都是这个专业领域的。再往上是合伙人,每一位合伙人会负责2-3个组。其他机制和大部分投资机构类似,从立项到过投委会,一步步来。
复盘的话,我们每年也会有复盘会,另外在发展过程中其实也一直在复盘。
Q:既然是长期主义的投资,会有还没结果就退的时刻吗?什么情况会让我们不再坚持?
A:我们会选择我们特别看好的方向不断加注。对于一些发展不及预期的方向,我们如果发现它并不能成为硬科技冠军企业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退出,比如团队出现问题、创始人不具备把企业做到百亿千亿的素质、团队进步速度、进化速度相对较慢等。另外就是看这个市场是否在不断增加,市场空间情况、这项“卡脖子”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这个项目已有的壁垒是否还是稀缺的。
Q:您怎么看现在一些硬科技项目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的情况?
A:一般倒挂的都是不够“硬”的技术。真正“硬”的项目上市后大多会有不错的表现。
Q:硬科技是科技越先进越好吗?我们看到一些自动驾驶从L4降到L2做落地应用,那么看硬科技项目这么去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技术能力呢?
A:确实不一定。对于产业化的项目来说,肯定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跟市场的结合度。越硬越好的思考维度主要来自于壁垒视角。如果你的技术不够先进,那么一旦这个市场起来了,大家蜂拥而至,这个时候你就没法拉开差距。硬科技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愿意做短平快的事情,做模式创新,但在一些特别硬的、周期特别长的领域就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青春。
Q:今年的硬科技投资您觉得和之前比有什么特点,项目源还多吗?您觉得明年/未来几年会是什么状态?
A:今年内外交困,资金量是在缩减了,大多数投资机构募资很困难。但我们投资的项目数量还在增加。被投企业也没有受到过大的影响,前两年有些过热,今年正好降降温。
今年的项目数量并不少,源源不断。因为中国现在科研经费每年投入还是很多,项目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出来创业的也越来越多。